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相似文献   

2.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林区,将现行的林区职工森林资源家庭管护承包责任制适时地深化为森林资源股份合作经营制度,是东北、内蒙古国有森工林区振兴的有效途径。森林资源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指以职工持股为基础的国有森林资源股份合作经营。森林资源股份合作制度是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主体多元化、运作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森林资源股份合作经营的股权结构为国有资产法人股、职工认购股、劳动力股和科技股。  相似文献   

3.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 ,目前的管理体制 ,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职责不明、国有森林资产的产权虚置。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 ,国有重点林区的森林资源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责、权、利相统一 ,管事与管人相一致。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国有森林资源负起责任 ,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保护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两个主要部分。我国在这些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旨在使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使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使东北内蒙古林区,海南、新疆的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现存管理体制下政企不分,管资源与砍树木同出一家及其带来的问题,介绍了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2007年底以来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初步理顺森工与政府的关系,强化了林管局的林业生态建设管理职能和国有森工企业的经营职能,优化了生产关系和发展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关键是强化林管局职能,在剥离企业社会职能的同时,赋予林管局林业行政许可权。  相似文献   

7.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目前的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分开,职责不明,国有森林资产的产权虚置,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国有重点林区的林林资源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直接管理,责,权,利相统一,管事与管人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国有森林资源负起责任,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为我国生态发展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建设地区,其中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更是当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自建国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将从历史演进和现实情况分析论述,以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六局为例,探析自2015年国有林区全面禁伐后内蒙古森工集团国有林区民生发展情况,同时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国有林区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和学理依据,通过对职工民生结构多元化落实情况的调研,探寻当前国有林区民生改革战略推行情况,指出民生问题改革与国有林区改革动力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并针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改革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有森工企业是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培育的微观主体,也是承接林长制在重点国有林区落地推行的基层单位。以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森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国有林区改革深化与林长制全面推行的双重背景,展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在林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企关系因此更加紧密;林长制工作目标、管理机构、工作机制与重点国有林区的利益相关者诉求、管理惯性、地方性知识有待进一步磨合。这也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大挑战。因此,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策略:第一,制定林长制工作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包括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诉求;第二,制定林长权力清单,厘清地方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关于森林资源管理的责权边界;第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形成森林资源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家林业局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营目标重新定位,指出"天保工程"的重点任务是减少木材采伐,分流安置人员,使林业有效休养生息、恢复森林植被.实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业新定位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需要;是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天然更新能力强特点出发,采取封山育林和管护经营措施为主,低成本恢复森林植被的重大经营决策;是利用非木资源,分流减产下岗人员,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面对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新的会计核算任务,我局在总结营林村财务核算办法、工程造林分户承包核算办法、人工更新造林小班财务核算办法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4—2017年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对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存在消极影响;家中有人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上班有利于促进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从事农林经营不利于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虽然通过获得农林经营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工资性收入的减少,但是对家庭人均收入无显著消极影响。因此,建议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进行专项资金扶持;转岗分流安排富余劳动力;改变国有林区居民保守的就业观念并鼓励自主创业等。  相似文献   

12.
李茗 《中国林业企业》2013,(6):30-31,54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建设事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化,国有林场也积极谋求新的发展路子,分析国有林场的经营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国有林场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更好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以林业总产值、森林管护面积、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作为衡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产生抑制效应;林业财政投资额对林业总产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对森林管护面积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业工作站数量对森林管护面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工作顺利进展,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以2001—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改革进程对不同收入组林业局职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职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改革进程对高、中、低各收入组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越高的林业局职工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获益越大。因此,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关注天保工程资金在重点国有林区创造就业岗位及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效益、关注中低收入职工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经营的行为,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对经营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的反向的影响,户主对政策的认知、户主对政策的主观评价以及户主对政策的认可程度有着正向影响,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及家庭森林经营收入对森林经营的参与行为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劳动力及收入并不是影响森林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而森林经营相关政策是职工家庭关心的关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政策宣传的力度、创新运营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森林认证是创建现代国有林场的重要举措,开展森林认证的前提是具有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森林经营方案。本文通过对10家已开展CFCC认证的国有林场进行调查研究,依据调查结果总结出林场在森林经营方案上普遍存在的7个潜在不符合项分别是:编制的质量、公众参与、年采伐量的控制、高保护价值森林、生态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林场职工培训制度以及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保障机制;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剖析提出我国林场在开展森林认证时森林经营方案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以促进我国林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推动林场森林认证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已经由木材生产转入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际情况,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推进规模化发展,推广品牌效应,完善销售网络等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