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金融集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考察金融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分析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均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增强趋势。金融集聚、金融投资比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都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理距离关联模式下溢出效应更强;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城镇化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研究国际股市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7年香港、台北、纽约股市的相应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三变量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不同股市之间的收益和波动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香港股市对台北股市存在显著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台北股市对香港股市仅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纽约股市对香港股市和台北股市存在明显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香港股市、台北股市对纽约股市的溢出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鉴经典C-D 生产函数模型, 构建包括 R&D 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内部支出和 FDI、 ODI、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4 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等变量的双对数回归模型, 利用 2007~2016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以上变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R&D 经费内部支出对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R&D 人员全时当量和 FDI 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ODI 的逆向技术溢出只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起到了较弱的促进作用;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多以抑制作用为主。 基于上述结论, 本文提出了包括科学规划经费支出、资方向、 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进行ODI 及主动开发并完善内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结构调整和模式选择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相关强度呈现规律性的递减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生产率的高值集聚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城市间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0-850公里范围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波峰出现在450公里左右;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东部城市产业内的高端化升级以及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产业的有效承接,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而由劳动力跨行业配置引致的结构性失业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对中国城市化而言,城市多样化模式比专业化模式更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围绕消除"市场分割"、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架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结构红利假说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我国2010~201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碳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均对本地区和相邻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效应更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在金融体系的支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起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4~ 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根据 2000~2016 年中国大陆 31个省的面板数据, 本文探讨了自主研发、 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示: (1) 自主研发与技术溢出是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省技术创新存在差距, 且从长期变化趋势看差距呈扩大趋势; (2) 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R&D 吸收能力、FDI 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人力资本高度相关, 且自主研发相比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 (3)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 即当人力资本处于充足或稀缺阶段时,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更明显;R&D 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 即人力资本越多,R&D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显著。 因此应提高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并减少地区差异, 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向前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总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进出口、FDI、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国内技术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FDI、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TFP和规模效应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TFP;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率,但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PPP是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实现方式, 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也间接具有 “溢出效应”。 本文根据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1990~2017年 PPP 及基础设施数据, 对其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和分析, 结果表明,PPP 模式下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对 TFP 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进而本文提出今后要发挥私人资本在电信等科技领域的相对比较优势, 以PPP 形式发挥基础设施溢出效应、 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同时沿线国家也要推进城镇化建设、 完善市场制度环境等, 为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市场条件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代工制造业实现了规模的急剧扩张,但由于吸收能力弱,代工制造业创新绩效和国际竞争力低下,并在金融危机中遭遇重创。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国际代工联盟知识溢出的框架内,分析了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并构建吸收能力指数,利用珠三角代工制造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的调节效应,即吸收能力增强了外部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相比,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更重要;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隐性知识溢出对代工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重要,而在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中,显性知识溢出更重要;此外,本文还比较了吸收能力的四个结构维度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物化型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已成为承载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过程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FDI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利用FDI技术溢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 2006~2015 年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利用区位熵法测度区域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通过计算全局 Moran's I指数, 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 从整体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通过发挥其 “专业效应”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生产率, 在有效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同时, 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 分地区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在3 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最大, 其次是东部, 而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为负, 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 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 利用中国 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 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实证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地区创新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正向相关性 ,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滚雪球”效应;(2)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金融集聚均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交互项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3)以金融集聚为门槛变量进行非线性检验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双门槛效应。 随着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经过两个正向促进体制后, 转为较强的负向抑制体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东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明确区分和分别测定FDI技术溢出的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并从FDI市场导向性和企业所有制类型两个细分层面对技术溢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FDI的后向关联溢出相比行业内溢出是更重要的溢出途径。FDI通过后向关联对当地供应商生产率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前向关联产生的技术溢出不显著;通过水平方向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挤压效应"。同时,FDI存在与内资企业的这些绩效关系不是普遍一致的,而是主要存在于FDI为国内市场导向和针对内资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溢出效应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新的明显转变;加入WTO后,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水平虽具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特征,并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本地企业过度依赖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形成的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形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引资政策和方向,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跨国公司人才和重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参与全球生产链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生产链背景下的中国进口和外资表现出两个典型化特征:一是全部进口中中间产品占比非常高;二是在华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程度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外向型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进口和外资这两大渠道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中间产品进口对内资企业没有产生理想的技术溢出,且拉大了外资、内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度越小,其技术溢出效果越好,且进口依赖度和外资数量的技术溢出效果存在正的交互作用;外资企业出口导向特征越明显,技术溢出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95—2005年我国16个四位码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Pakes&Griliches提出的专利生产函数,对三种R&D溢出与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R&D溢出是促进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力量,且与我国本地企业自身R&D活动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技术引进、购买国内技术等R&D溢出没有对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中,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引进的负溢出效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还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加快提升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春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3):97-105
本文采用2014 年7 月 ~ 2017 年4 月欧盟排放市场组织 (EU) 以及中国7 个主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交易现货价格的对数收益率的月度平均数据, 采用 DCC-MGARCH(1,1)模型, 尝试分析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结果表明: (1) 两个市场均存在集聚效应, 但欧盟市场集聚特征和价格波动幅度更显著; (2) 两个市场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相互引导关系, 但这种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 欧盟市场对中国市场溢出效应更明显; (3) 欧盟市场对外界反应更为敏感, 其价格高低相随明显。 但当欧盟碳交易价格出现急剧变化时, 中国碳交易价格波动幅度较之欧盟更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碳市场仍较为脆弱。 建议加强全国统一性市场的建立, 完善价格监管机制, 避免价格波动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凯 《山东纺织经济》2013,(12):11-13,7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贸易都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突出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重视出口贸易、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对本国科技水平提高、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我国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总体倾向。受这一政策倾向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加剧,贸易摩擦频发,技术含量低、贸易附加值少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技术溢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部分,分别从国家整体、分区域的角度,考察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从而为相关政策的推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