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创建大学科技园的战略构想与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洪成 《经济师》2004,(9):96-96
文章阐述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并以青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为例 ,对大学科技园的运作和管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发展大学科技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眼于大学科技园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各种管理模式的详细分析,结合我国高校和大学科技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创新源泉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设大学科技园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认为大学科技园是高技术产业孵化器和科技科技创新基地,提出建设大学科技园对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大学科技园问题研究,是在理论和经验总结基础上论述大学科技园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多的是论述大学科技园的经济角色和作用,没有涉及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推导法,深入研究大学科技园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以及大学科技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作用及发展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学科技园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对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初步实践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对京沪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园区发展规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共性问题以及科技园组建方式、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支持等差异性特点展开,并对我国科技园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技园作为实现创业型大学功能的组织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从表面上看,它作为大学的一个附属机构而存在,是大学功能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但实质上,大学科技园是一种创新网络,是由社会网络、商业网络和专业网络相互叠加所构成的网络组织环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科技园成为创新系统中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它的发展以知识资本化为中心和目标。深入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征,认为知识资本化是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发展定位中的关键。这对大学科技园在创新网络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虚拟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化运作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种趋势,总结了虚拟大学科技园的若干理论基础,并以虚拟组织理论为依据,提出虚拟大学科技园的定义。结合国外虚拟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例,从虚拟大学科技园与实体大学科技园的关系、虚拟大学科技园运行模式与组织结构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建设虚拟大学科技园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积极走出去,实施跨区辐射战略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园自身创新能力释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大学科技园跨区辐射行为的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大学科技园两个主体,科技园跨区辐射发展受到政府和科技园财力的制约。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会资本参与情形下的跨区辐射三方模式,探讨如何通过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管理架构设计,协调科技园公益性和社会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促进科技园跨区辐射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推进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实施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聚焦三地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情况,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方法,对2014—2019年京津冀国家级科技园区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进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京津冀三地国家科技园区的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协同创新关系仍不稳定。因此,应破除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12.
America's national park system is widely admired, but the economic rationale for national parks is not compell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market failures of various kinds can, in principle, be used to justify national parks. The best rationale for national parks is based on existence or nonuse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ir recreational aspects. The author also shows that more evidence, especially regarding the costs of providing and operating parks and the magnitude of nonuse values, needs to be gathered before the case for national parks becomes compelling. Although this evidence will be difficult to obtain, it is hard to give an economic rationale for national parks without it.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顺畅与否关乎一国科技发展命脉,依托大科学装置建立的高科技园区在宏观上受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管控,是一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以美日英三国科技管理体制为例,探讨了多元分散型、高度集中型和分散与集中相协调型的科技管理体制特点,通过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中心、英国哈威尔科技创新园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以及中子科学城自身特点,提出了中子科学城管控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many authors have analysed the role and the efficiency of science parks, only a few contributions have analysed national science park systems (SPSs) as a whol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data, evidence regarding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ce parks in a nation is very limited and there is a lack of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a simple framework to analyse SPSs and to show its use for comparing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SPSs.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talian and Spanish systems shows that science park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pain than in Italy. The main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are argued to be (i) the presence of a set of coherent and particular policies which favour science parks in Spain and (ii)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Spanish science park system, including business models of the science parks and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6.
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地理环境维、生态技术维、发展方式维、运作方式维和盈利状况维五个维度.作为钢铁企业建立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的一个工具,该模式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钢铁企业建立生态友好而又有经济效益的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实现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蓬勃开展,但海洋类国家公园建设十分滞后,且学界关于海洋类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从海湾型和海岛型2个角度选取美国比斯坎湾、海峡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3个海洋类国家公园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法,总结其政策法律背景、遴选标准、规划体系、运营管理、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从规划法规、概念普及、选址布局和交通联系4个方面对我国海洋类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主体,在国土尺度 下保护具有代表性景观风貌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公园体 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成为体制建设的 核心问题。合理规划中国国家公园整体空间布局,有助于在国 土尺度下进行景观风貌管控。景观风貌是一定范围内景观特征 的反映。通过引入景观特征评估方法,制定了用于遴选国家公 园的综合区划方案,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并在此基 础上结合分析各国国家公园的面积、离散度等指标,对中国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关键指标进行限定,以期对中国国家公园 的整体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景观特征 综合区划方案包括7个一级景观特征区域、115个二级景观特 征区;2)国土面积的25.12%可以作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 域;3)建议国家公园设立的数量为65~133个,国家公园总面 积占国土面积的5.23%~10.70%。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随着《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出台,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逐渐步入正轨。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且生态环境脆弱,正在建立的国家公园极易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且我国关于国家公园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较少。美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较为完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有较为深入的探索。通过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法,以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和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国家公园为例,分析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与经验,并从气候监测、国家公园管理、适应性规划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公园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建议,使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入手,揭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动因,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总结出发展产业集群所要求的三大要素,为我国培育产业集群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