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中梁 《当代经济》2005,(10):28-29
今年以来,地处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逐月改善,工业产销同步较快增长,工业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但工业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经营成本持续“三高”(原材料、生产要素、企业环保和安全生产投入)、要素制约依然“三缺”(缺电、缺钱、缺地)、经济运行呈现“三回落”(增长速度、企业效益、投资增长)等问题,尤其是“低、小、散、弱”的结构性和素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下一阶段,在各种生产要素硬制约未有突破性好转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强化“工业兴市”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切实防止“三回落”趋势的放大,努力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此,要注意把握以下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汪洋  马良渝 《现代财经》2005,25(9):32-34,46
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镜像”,即为企业资本结构功能的“反射映照”。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时,必然会要求调整企业的治理结构。经济环境中的因素作用,影响企业资本结构改变的手段和途径,进而调整资本结构的属性、功能,并将其通过企业治理结构形成“镜像”反射——企业资本结构属性、功能的映射: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战略性性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十五”计划的主线。纵观10多年来的结构调整过程,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许多地区的结构调整工作也陷和了“调不准”“调不好”甚至“调不动”的尴尬局面中,究基原因,首先必须反思指导思想或者说理论上存在着的一些误区,然后才能根据实践探讨新的思路及设想。本文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践,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一些理论上的反思,并提出构建云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协凋联动机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4.
英、美、日三国经济结构转换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转换既是一个产值结构转换(数量)的过程,更是一个就业结构转换(质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变革是催化剂,服务业是核心领域,农业效率是供给基础,城市化是落脚点,要素流动是制度前提。只有在城市统一市场和技术革命带动的农业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和业的发展,才能促进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的双得并进;同时,也只有在生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实现了双重并进时,才能保证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两个经济体的协调发展。通过对英、美、日三国经济结构转换时点的比较和结构转换前提条件的考察,从中得出一些有益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最发达地区之一,对外贸易发展在金球亿的持续影响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传统贸易结构的很多缺骆也开始显露。文章从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武结构、出口模武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长三角两省一市现存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并对该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俊青 《经济管理》2007,(19):29-36
本文认为非国有企业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推进性组织。在此基础上,用国际经济学界使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进程进行了测度。测度显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1992~2003年)转化效果不如第一步(1978~1991年),甚至第二步转化有使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趋势。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我国第二步转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选择了资本密集化发展战略。针对这一问题和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本文提出非国有企业应选择和实施“新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林毅 《经贸实践》2013,(11):26-27
秉持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工业强市”的理念,海宁市自觉推进“机器换人”。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以机器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优化,促进工业企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景祥  田艳 《经济论坛》1997,(18):11-13
“四力”联动缩减离差构造河北省经济结构新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在“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关键地位,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河北省经济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进程,我们对河北省的经济结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产业革命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调整经济结构则是跨世纪产业革命的先导性工程。经济结构调整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能否抓住跨世纪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全面振兴和后来居上。 孝义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产业政策的导向,小煤矿、小铝矿、小焦化厂一哄而起,在短缺经济背景下,煤焦市场走俏、需求旺盛,煤焦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0%以上。然而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弱化、经济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产品结构上,“傻、大、粗”一统天下,缺…  相似文献   

10.
农地使用权流转中面临的难题可以归纳为:“缺的是资金,盼的是技术,少的是销路,愁的是保障,难的是剩余劳动力之去处”。“缺的是资金”指的是转入者在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生产、购置农机设备时可能遇到的资金困难;“盼的是技术”指的是转入者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时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少的是销路”指的是农民在转入土地之后,农业生产的生产率明显提高,但是农产品卖难、“丰产并不丰收”的情况时有所见;“愁的是保障”指的是农地使用权的转出者在转出土地之后,  相似文献   

11.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如“蜀道难”。调来调去,总摆脱不了“搞什么亏什么”的境地,农民甚感苦闷。今年,一些地方欲压缩市场滞销的早籼稻而改种其他,可因为决心难下,只好照搞“老一套”。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此,大家没有异议。可一到实际工作中,却又总免不了“翻烧饼”。结果,“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早籼稻还是那茬早籼稻,百姓家里还是那样“空空行囊”。敢问结构调整路在何方?最近,笔者到江西铅山县紫溪乡调研,找到了答案:专业大户带动,不失为调整措施到位的一条“…  相似文献   

12.
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明 《经济问题》2000,(11):21-23
经济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经济战略和布局的宏观调整对县域经济结构的选择提出了新的原则和规定性。从我国经济的宏观经济结构和当前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必须采取“三个为主”的模式,即在所有制上以民有经济为主、在经营主体上以“老板经济”为主、以经济内容上以特色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一、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 (一)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用来描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也是整个财务会计要素体系的“框架”。其目的在于通过它来描述、归纳企业经营活动及相关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曹伟 《经济学家》2023,(3):79-88
汇率变动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在一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结构转型,进而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民币升值通过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从而强化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来源;(2)人民币升值通过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有助于制造业结构升级,从而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3)人民币升值通过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有利于拉动服务型消费增长,从而强化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连,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在大连,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农”问题、人口结构问题、生存条件问题、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等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相对集中在北部县域,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统称为北三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是以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承继诺思的“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适应效率而非配置效率”思想,提出金融体系适应效率的学术性见解,分析金融资产结构与实质经济之间的适应关系,突出不适应的金融资产结构对经济的扰乱影响。进而,针对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对中国目前股市规模的发展作出了“冒进”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东亚经济的调整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恩富  夏晖 《财经研究》2003,29(7):34-38
本文描述了东亚经济及其模式的一般特点,重点阐述了其显露和隐含的问题。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东亚国家必须突破日本一雁领头的“雁形结构”,尽快形成由日本和中国领先的“双头鹰结构”,或由日本、中国和韩国三足鼎立的“鼎形结构”,提高产业调整速度,共同实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要在和平条件下提高区域合作紧密化程度,其中,“东盟 中国 日本 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组织的不断完善,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将为东亚和整个亚洲经济的高效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操作,才符合国际国内实际,是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环境分析,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问题,即筹建农业项目筹备库、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采取农科教结合,采取科教兴村等。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演进的分析入手,采用比较动态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工具,通过比较东北地区与全国“经济二元结构”变迁的趋势差异,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路径并没有像刘易斯所描述的那样呈线性演变过程,而是呈现出一种波段“振荡”的运行趋势。同时,东北经济二元结构的演进又表现为显著的“异化”特征。可以把刘易斯模型的结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称为“悖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是开启这一“悖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