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了虚拟企业,其中伙伴选择是虚拟企业能否组建成功的关键。已有的选择办法只为一项子任务选择一个企业,这可能导致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伙伴选择方法,最后举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灰色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企业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而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联盟中伙伴的选择问题。在描述虚拟企业中伙伴选择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伙伴选择的多目标灰色优化评价模型,为联盟有效选取伙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朋  黄世祥 《技术经济》2006,25(4):86-87,82
本文分析了影响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因素,通过引入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企业伙伴评价模型。模型运用粗糙集和信息量知识计算指标权重,然后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到候选企业的综合评价值,最终为盟主企业选择最优的合作伙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功效评分法在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周迎春 《经济师》2006,(10):223-224
伙伴选择问题是敏捷虚拟企业组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成败,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功效评分法是一种根据功效系数评定各项指标的计分值的简便方法。文章以定性和定量(功效评分法)的方法通过三个阶段实现虚拟企业伙伴的选择,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松  吴剑东 《经济师》2004,(12):290-290
一、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战略评估模型的层次1 .目标层。选择合作伙伴 ,要看在不同的候选企业中 ,哪些更适合于与决策企业形成虚拟企业。因此 ,模型目标可定为形成虚拟企业。动态模型是以产品为导向的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 ,从而对战略层产生不同的影响。2 .战略层。虚拟企业的形成须通过实施具体的战略来实现。这些具体的战略应有助于把握机会并有助于将风险降至最小 ;对于决策企业 ,则有助于其扩大竞争优势地位 ,分享市场份额 ,获取利润。这些具体的战略主要有 :打开新市场、分担…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秋容 《经济师》2005,(2):157-158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企业经营战略 ,虚拟企业的优势发挥有赖于对其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决定因素的准确把握。根据其运行规律 ,可以分为 5个发展阶段 ,各阶段都有影响虚拟企业战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决议阶段要关注合作机会与本企业的兼容性 ;伙伴选择阶段要考察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和可信度 ;设计阶段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实施阶段要确保合作各要素的顺利结合 ;结束阶段关注参与各方权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经济的到来,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机遇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短缺资源。而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企业的高级形态——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来弥补企业知识资源的不足以快速响应变化的市场需求。首先对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的知识缺口类型进行研究和划分,然后分析并描述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知识活动;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虚拟企业组建阶段考虑知识要素的伙伴选择过程;最后,针对不同的知识缺口,提出伙伴选择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应考虑的知识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将企业看成是一组属性的组合,从虚拟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性标准出发,将企业的属性划分为互补、兼容和协同3类,再运用联合分析法对候选企业的互补属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按照综合属性值进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将企业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属性结合起来分析,从而得到盟主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候选企业的概率,在虚拟企业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虚拟合作的最佳伙伴。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经济的到来,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机遇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短缺资源.而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企业的高级形态--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来弥补企业知识资源的不足以快速响应变化的市场需求.本文首先对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的知识缺口类型进行研究和划分,然后分析并描述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知识活动;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虚拟企业组建阶段考虑知识要素的伙伴选择过程;最后,针对不同的知识缺口,提出伙伴选择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应考虑的知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信息系统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敏捷制造的最佳实现形式,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工具快速准确而且经济地选出合作伙伴关系到虚拟团队合作的成败。本文在分析和总结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目的在于对此领域的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不确定性成为环境的重要特征,创新与学习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团队创新涉及冲突和利益分配的复杂过程,影响团队创新的关键问题在于识别和解决组织公共产品困境。改变供给收益的地位竞争对公共产品知识分享和风险承担的关系还不明确,且在团队信任的边界条件下对团队创新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澄清。因此,有必要在解决组织公共产品困境的视角下,探索不同类型地位竞争行为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来自29个项目团队的233份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威望型地位竞争对团队创新有积极影响,支配型地位竞争则负向影响团队创新;知识分享和风险承担是地位竞争影响团队创新的中介机制,威望型地位竞争是解决组织公共产品困境的有效方式;团队内部信任氛围也会对团队层面的地位竞争行为产生影响,关系信任正向调节威望型地位竞争与知识分享和风险承担的关系,威胁信任负向调节威望型地位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关系,正向调节支配型地位竞争与知识分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是创业战略实施的基础,是决定创业成败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创业技能、管理经验和社会声誉,在创业资金识别、吸引和整合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导致创业融资中出现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不足和筹资风险大等诸多缺陷,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在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实施创业项目创新以提高创业项目吸引力和融资能力,改善项目融资环境;完善金融体制,发展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融资租赁以拓展融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完善企业资金结构,降低融资风险;合理规划资金需求,整合创业资源,构建创业团队和创业导师来提升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大学生创业者和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虚拟企业具有快速整合资源响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在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一些虚拟企业开始进行实体经营,呈现虚拟企业实体化现象。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1家中国本土的典型企业为案例展开研究,发现盟主企业试图提高其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是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动因,据此提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控制力受到质量控制力、技术控制力、信息控制力、成本控制力、时间控制力、渠道控制力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构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轴承模型",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量化测评公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研究中缺乏高管团队知识隐藏量表的不足,在扎根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小规模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收集可三角验证的数据资料,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将高管团队知识隐藏划分为高管知识隐藏行为预估、高管知识隐藏策略选择和高管知识隐藏行为演化3个维度,构建并验证高管团队知识隐藏测量量表,不仅可为研究高管团队知识隐藏行为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工具支持,而且可为团队运行中合理规避高管知识隐藏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团队创新关系到组织长期生存,在当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团队及其成员的跨边界活动日益频繁,跨界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这一议题引起学者关注。以自我损耗理论为切入视角,探究员工跨界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作用。以78个团队510名员工及其上级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跨界行为(使节、协调和侦测)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该影响通过团队信任的中介作用实现。跨界行为会增强团队信任,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跨界行为会招致个体自我控制资源损耗,而这一资源损耗负向调节团队信任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从新视角发现团队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于企业创新管理中的风险规避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国家队”这类特殊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重污染行业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够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该影响在重污染行业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获取政府创新补贴是“国家队”持股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时间越长,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显著。研究结论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Student and team performance in 17 sections of an introductory microeco-nomic theory course taught using team-based learning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what measu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eams influence team and individual outcom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eam performance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grade point average of the top individual on the team as well as the percentage of females on the team. While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within a team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eam outcomes, it positively influences individual performance by females while having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ale performance. Individual success also i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gender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 effort in team activities, as measured by peer evaluations.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a variety of measures of gender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创业团队异质性特征显著,如何充分利用成员知识异质性,提升创业团队和成员个体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交流视角和共享领导理论,构建以团队知识共享和个体信息细化为中介变量,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的团队知识异质性同时影响团队创造力和个体创造力的多层次模型。通过对51个企业内部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①团队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个体信息细化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②共享领导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知识共享之间、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信息细化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③共享领导正向调节团队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正向调节个体信息细化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对企业内部创业团队如何有效利用团队知识异质性,激发团队和个体创造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创业团队异质性特征显著,如何充分利用成员知识异质性,提升创业团队和成员个体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息交流视角和共享领导理论,构建以团队知识共享和个体信息细化为中介变量,共享领导为调节变量的团队知识异质性同时影响团队创造力和个体创造力的多层次模型。通过对51个企业内部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①团队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个体信息细化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②共享领导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知识共享之间、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信息细化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③共享领导正向调节团队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正向调节个体信息细化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对企业内部创业团队如何有效利用团队知识异质性,激发团队和个体创造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以及团队情感整合作用于团队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并分析横向监督对上述中介机制的调节效应。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利用79份项目团队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正向作用于团队情感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横向监督调节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间关系;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不显著;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