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楼红平 《经济论坛》2007,(8):99-102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在企业中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才能,并能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人才。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由企业家、国有企业产权代表、职业经理人、复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管理人才等人才构成。本文拟结合温州的具体情况谈点看法,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于卓俐 《经济师》2006,(10):225-225
文章认为,搞好企业统计工作必须要有要高素质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但并不是所有的统计工作都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完成,搞好企业统计工作必须构建“金字塔”型企业统计人才队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大量的中低层和少量的高层次统计人才,企业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来打造统计人才队伍。并就此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3)
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可重复开发的特点,是未来推动GDP增长的强大动力。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还有许多差距,阻碍其发展的很大因素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欠缺。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需要经营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把握市场、组织管理的能力。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和选拔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文章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构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胜任力模型,阐述对胜任力模型中包含的不同素质的测评方法,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机制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生 《经济师》2007,(1):201-2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迅速变化,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那些富有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经营管理人才。文章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国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先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经营管理人才在国有文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才有可能更加科学地开发利用高素质管理人才,最终实现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通过对美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招聘、使用、培训、薪酬、激励和绩效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中国企业在人才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日企业人才招聘的优势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振东 《当代经济》2016,(27):78-79
人才供应链管理旨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帮助企业颠覆传统的人才管理思路,构建动态的、Just-In-Time的管理模式.人才供应链是企业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管理,人才供应链的建设包含了人才的选拔、培养、储备、使用和评价等阶段.对于企业而言,储备、建立人才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才的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的远景和目标,通过人才为企业的服务,实现企业的业绩.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某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构建基于人才供应链的人才发展体系构建的目的、方法、步骤和实施路线等,试图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打造一种动态的人才输入、输出机制,以提高企业的全员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8.
构建民族人才回流机制就是要建立吸引少数民族人才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措施体系 ,从根本上理清民族人才培养思路 ,为人才回流和人才使用开辟通道 ,搭建载体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证。构建人才回流机制一是要发展经济 ,改善条件 ;二是要建立鼓励民族人才回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 ;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以致用 ,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 ;四是建立人才回流及使用的信息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产统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发电厂影响产品成本各项指标的统计、整理、分析,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挖掘潜力、采取干算结合、改进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还对生产统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比较它们在人才培养、选拔以及管理机制方面的差别,以探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与管理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未导致管理人员满意度的差别。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建立起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静  邓大胜 《技术经济》2021,40(3):108-118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人才政策,政策重点从以往的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转向形成覆盖高层次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甚至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顶天立地"人才政策体系,以形成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规模优势.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规范和制度,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等范围较窄的统计指标进行替代,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人才宏观管理需要.因此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科技人力资源内涵界定,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基础统计资料现状的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测算方法,测算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仍呈现东部高度集聚,中、西部规模较小的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创新活力、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是核心层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但范围更广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地区薪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和生活成本不相关;高技术产业规模、文化教育水平是东、中、西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东部地区受到地区薪酬水平、创新活力和生活成本影响更显著,西部地区则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中、西部地区重视打造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平台,逐步减少政策对人才流动的直接干预,通过科技力量布局倾斜间接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1.人才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落后。 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仍抱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陈旧的人才理念和用人模式,没有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或者认识到了,而行动上却滞后缓慢。企业领导者在经营管理中,只重视资金、设备,忽略“人”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只把人看作管理的对象,对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人才无用武之地,工作中失落感较强,导致人才流失。另外,国有企业在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中处于支配的优势地位,权力的失衡使企业较少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人才薪酬满意度提高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山 《经济师》2005,(9):144-145
人才薪酬满意度是影响人才个人绩效进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一项最关键因素,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并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保持企业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加强人才薪酬满意度的管理,提高人才薪酬满意度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走向现代企业中应当努力把握的重要课题。文章在人才薪酬满意度内在分析的基础上,从薪酬管理及人才主观感受的角度,提出了人才薪酬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定义创新型人才特质,梳理不同理论视角的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以加深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赵永强 《经济论坛》2004,(21):77-78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及CEO)作为企业的领袖及“特殊”人才,在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支撑点。企业经理应当具备的素质很多,但总体上要具有三维模式素质(心智模式、行为能力、情商养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面对大量的数据,统计位居企业信息中心的重要地位。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必须以企业统计为基础,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企业统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总结经验、出谋划策的参谋和助手,不仅要及时提供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统计资料,还应该完成国家的各类统计报表和专项调查任务。为此,企业必须拥有统计信息人员和资料,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福建省委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反复强调“关键在人”。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在谋划“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发挥其在推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企业,关键人才的培养更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本文借鉴管理咨询领域的KTDP培训,探讨设计企业的关键人才识别与人才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吴红忠 《经济师》2013,(11):235-236
企业文化如同无形之流水,人才则是企业的支柱与脊梁,只有构建好适合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打造独有的企业人才队伍,才能有益于企业的"肌体",进一步激活和谐因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文章对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经营 管理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日渐复杂,这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经济社会战略指导方针的迫切需要。试从五个方面论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新标准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