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托制度是一种基于信任而委托他人管理财产的法律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一种特殊的财产制度安排,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确保信托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其也决定了信托公示制度设立的必要性。然而,我国信托立法中对信托公示制度的规定相当粗糙模糊。本文通过对信托制度基本制度的剖析,立足于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了构建我国信托公示制度的现实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托法有关信托财产权配置不明、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清等问题不解决,即使银监会转变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也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信托兑付危机。构建信托财产权的“三重二元”结构,即信托财产权包含信托财产物权和债权,信托财产物权由受托人和受益人分别享有,信托财产债权由受托人注意义务和对信托财产享有的债权构成,或可廓清信托公司不能兑付信托计划时的责任承担,赋予受益人竞合性请求权,既可化解刚性兑付危机,亦保障了受益人权益。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虽然《民法典》第1133条在涵盖《继承法》第16条的基础上,增设第四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使信托出现在《民法典》的条文当中,但纵观全典,其不仅对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衔接未继续予以细化规定,而且未在更为基础的物权编、合同编,抑或是总则编对信托进行吸收。因此,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上可谓采取了一种将信托作为民事特别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无法回避的现状是,我国信托法制发展至今,信托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信托财产归属、财产权结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解释上仍存较大争议。如何引进信托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信托法》已实施20年,信托基础理论的争议始终与实践遭遇的各种法律障碍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起能凝聚共识的信托法财产权结构,如何衔接《信托法》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是否需要对我国《信托法》进行更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信托财产权学说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理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如何在一物一权的前提下理解信托财产权及其独立性的思路,并对信托财产权与物权法定原则的冲突提出较为妥善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迅速迈入人口老龄社会的现状使得现行的养老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财产管理需求。意定监护与民事信托的结合是老人人身和财产管理的重要选择模式。应当借鉴域外法意定财产监护、生前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实践经验,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课税制度,解决受托人资质准入及其职责终止后相关问题,确定民事信托监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推进民事信托与意定监护相结合,设立强制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税收体制下的信托所得课税的设计为根据现行的所得税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信托得课税而言,因管理、运用和转让、处分所获得之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所得,都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如果信托受益人为规定的企业或组织,则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信托财产在下列信托关系人间,基于信托关系转移或为其它处分者,不课征所得税:(1)因信托行为成立时,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2)信托关系续存中受托人变更时,原受托人与新受托人之间;(3)信托关系续存中,受托人依信托本旨交付信托财产,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4)因信托关系消灭,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或者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信托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法》虽未用专章规定其基本原则,但根据法律条及信托制度之本质,亦可作如下概括:目的合法性原则;要式主义原则;信托公示原则;信托的承继性原则;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受托人有限责任原则;信托财产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离原则和信托财产范围的限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航运基金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一直备受争议,受托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者,应当享有所有权。委托人应当将此权利让渡给受托人。赋予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现行物权立法、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扣押制度相衔接。航运基金信托财产应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财产。这样一来能够将航运基金之信托制度的功效施展到最大化,拓展中国航运融资渠道,保障航运投资活动的专业化、灵活性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国家航运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保持航运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能够推动"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之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国内外有双重财产权说、物权说、债权说和法主体说,但因与大陆民法的基本理念相悖而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现代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法律渊源,因而对信托财产权的认识只能从源头上去把握,应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即认识它、接受它,但没有必要非得把它纳入大陆法系财产法体系内。  相似文献   

9.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指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益人和受托人等信托关系人并仅为信托目的而存在的基本特性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可以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法律后果 ;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信托财产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加以否认 ,但这种否认在受托人破产中不应简单化操作  相似文献   

10.
信托公示制度是将有关财产已经设立信托的事实公之于众的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护交易安全。在英美法系国家,第三人与信托财产产生纠纷时可由衡平法院进行救济,因此不设立信托公示制度。大陆法系国家将契约理念引入信托法中,从保护第三人利益出发设立信托公示制度。日韩采用信托公示对抗主义,我国采用信托公示生效主义,其中存有不足之处,应秉承自由、效率、安全的法律价值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信托财产独立性是信托的一大特点,准破产债务人利用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以合法形式从事非法行为,即转移财产规避债务;准破产债务人设立信托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可以从其意图、设立时间、财产总量等方面予以界定;法律对准破产债务人设立欺诈性信托规避债应当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2.
信托制度凭借其成熟的财产管理优势,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承认并为其所用.由于英美法系的财产法与大陆法系的物权法和债权法存在本质的差别,因此有关国际信托的法律冲突较其他领域就更为复杂.针对信托领域存在的差异,两大法系国家在实践中应认识到国际信托承认的客观必然性、<海牙信托公约>存在着关于国际信托承认范围的折中性以及关于国际信托承认的基本范畴的限制性.只有对<海牙信托公约>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国际信托的承认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转融通办法》认定转融通担保财产为信托财产,按照信托方式的构建来实现债权担保制度的设计可以有效控制证券金融公司的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信托关系的担保制度设计相比让与担保、权利质押等方式的构建更能保障债权、提高交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付诸实施,自此,我国市场经济各类主体建立财产信托法律关系有法可依.根据信托原理,信托关系一旦建立,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则发生转移,这样才能使受托人通过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 分去实现效益.然而所有权转移会使一般人难以理解,甚至心存疑虑,担心设立信托会使其财产失控,从而不敢问津,这势必影响<信托法>社会功效的实现,为此,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关系分析清楚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是信托法中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信托制度的具体构建,也关系到信托受益人的法律保障程度与效果。然而,这一重大问题在理论界却存在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没有从深层角度进行思考,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从信托本质及其机制运作、物权理论的真正内涵及其变化发展来看,信托受益权应定位于物权,并且是传统物权不能包容的新型特殊物权。我国信托法在具体制度构造上债权性因素明显,这种构造不具有逻辑性和妥当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法律对间接持有模式下中介机构破产风险的规定较为简略,且存在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和法理上的不圆满性.考虑到我国现有法律资源、特殊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监管机构特有的历史记忆和立法的便捷性,立法者可以利用信托制度来完善中介机构破产风险制度,但需要注意解决信托财产的确定性和消极信托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着力分析了英美法系下"所有权"的含义,通过与传统大陆民法体系下的所有权比较,辨析了两大法系下所有权并非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不能以传统民法财产权体系去分析双重所有权。然后以英美财产法的视角,通过考察信托起源和分析英美财产法的特质,解释了两大法系下所有权之所以不同的缘由。最后简略分析了两大法系财产法追求的功能应当是相似的,进而提出以功能面向看待大陆法系国家引入信托制度的意义,发挥出信托在不同维度上创设分割自由灵活的财产权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8.
遗嘱信托是一种新型法律制度,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应当成为民众安排身后事的理性选择。但其未能在我国得以实践及发展。本文从分析遗嘱信托在我国具有存在必要性及可行性出发,提出建构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设想,以利减少继承纠纷,并对完善我国遗嘱信托法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信托受益人救济权是指当其受益权可能或者已经遭受损害时,受益人享有的恢复信托财产原始状态,保障受益权实现的权利,主要包括事前救济权和事后救济权。在事前救济权中,我国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解任权的具体行使条件,信托监察人制度仅适用于公益信托;建立在合同责任上的事后救济权也未能有效地保护信托受益人的利益。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信托经验,明确受益人行使解任权的具体条件,建立统一的信托监察人制度,在单一所有权制度下完善信托受益人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20.
<正>信托制度最早出现在西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信托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权关系,是财产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运动和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极为需要信托制度,目前我国的信托正是初步发展时期,信托法律方面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