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文章运用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将山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目的地市场分别分为金牛市场、明星市场、幼童市场、瘦狗市场四个类别,分析了各自的特征及对应的发展策略.最后建议通过多种举措,如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打造名牌旅游产品,延展旅游产业链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制订多元化国际市场开拓策略;加强国际宣传促销等等来推动山东省入境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入境旅游是我国发展最早、发展最快的旅游市场,已成为国际旅游大国,但与美、法、英等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入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创汇能力和创造就业岗位能力较弱、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营销投入少与力度弱等.我国入境旅游要成为国际旅游强国,需要在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加大营销投入力度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杨智勇 《经济论坛》2011,(12):61-62,78
从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两个角度分析了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入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将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目的地市场分别分为金牛市场、明星市场、问题市场、瘦狗市场四个类别,分析了各自的特征及对应的发展策略.最后认为,应从入境旅游产品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增强旅行社的国际竞争力入手,推动四川省入境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旅游的形势看,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而入境旅游是国际旅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占据地位非常重要.纵观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较快,至今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这对我国入境旅游业产生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针对中国旅游客源市场,从总体特征入手,在研究时采用回归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产生影响力的因素为切入点进行定量分析,在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制定出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6.
秦继伟 《经济地理》2019,39(11):235-240
河南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既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从时间的纵向比较看,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整体上增速明显,各项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保持着良性发展的势头。但从空间的横向比较来看,河南省入境旅游还存在以下困境:入境旅游收入与其他创收强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内差异显著,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因此,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国际知名度;多种方式培育和壮大旅游企业;打造河南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旅融合;大力提升入境旅游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碳排放核算——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终端消费角度核算了2007年山东省旅游碳排放。结果表明:以隐含碳指标衡量,2007年山东省旅游碳排放总量为7.88MtC,其中国内旅游碳排放占93.07%,入境旅游碳排放占6.93%;以单位消费碳排放指标衡量并与最终使用相比较,在山东的旅游消费属于低碳消费;以人均碳排放指标衡量,入境旅游碳排放远高于国内旅游碳排放,同时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碳排放的差异也反映在碳源构成方面。由此建议山东省发展低碳旅游时关注入境旅游低碳产品的开发,以及在入境旅游碳减排中侧重建设低碳旅游交通,在国内旅游碳减排中提倡使用清洁的热力与电力。  相似文献   

8.
拓展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玮 《经济地理》2004,24(4):568-571
入境旅游是湖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是湖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关键。文章结合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拓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游客集中系数、年际集中指数、IPA法,从客源地域结构与旅游者类型结构分析福建入境旅游市场动态演变、地市发展差异.研究表明:福建入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但对比全国发展仍显缓慢;客源市场空间高度集中,形成外国人、台湾游客、港澳游客“三分天下”的格局,高度依赖港澳台市场;对台湾、美国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其他客源国、地区优势不显著或不断下降;入境旅游淡旺季不明显;省内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巨大,区域联动性差;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未来市场营销需要特别关注女性、老年人、学生、宗教朝圣等细分市场.研究提出加强客源市场调查、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加强省内外区域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理2000—2009年入境游客中外国客源市场统计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大理入境旅游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时间结构看,大理入境旅游总体呈良好状态,但依然存在游客停留时间缩短、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大理要发展入境旅游,需要细分目标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旅游精品,培育专业的旅游人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强区域联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地区的入境旅游消费支出与地区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入境旅游的消费支出并没有显著差异,入境旅游的消费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收入平均只能提高0.09个百分点。不同区域的自发收入水平差距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旅游发展的自发收入以拉萨最高,其次是深圳和南京等城市;最低的城市为兰州,其次是西宁和成都等城市。本文认为提高旅游发展投资力度、规范旅游发展制度、进一步开发多元化旅游市场、扩大文化交流和加大海外旅游营销力度是提高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能力,缩小不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差距的有利举措。  相似文献   

12.
李丹  赵媛 《经济问题》2008,(6):124-126
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入境客流量的精确预测和分析对旅游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年度数据进行预测等问题,采用新的包含季节变量的ARIMA模型对6个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1990~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滚动样本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回归模型以及预测结果均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对旅游预测可行且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亲景度的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了1997—2007年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的外国人市场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特征。为合理、有效地开发云南入境旅游市场,提高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2000-2009年湖南省主要入境客源国(地区)入境旅游人次为样本,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对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较为合理,市场竞争力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客源结构也呈现出过度集中化的趋势。对此,应根据各客源市场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广西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济学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教对2003-2010年广西备市及桂北、桂东、桂南、桂西、桂中五个区域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区域性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各区域的入境旅游经济受国际环境、旅游营销措施、各地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及与主要客源国之间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宁一北海“双核”经济发展空间廊道,建立现代国际旅游营销体系,加大对旅游发展重视程度,抓机遇、促发展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华  赵磊  陈田  杨竹莘 《经济地理》2012,(1):146-152
运用SSM分析方法,选取江苏省2001年-2009年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和泰国客源市场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客源市场基础也较好,但竞争能力更具显著优势;除其他地区之外,马来西亚市场基础最好,然而竞争潜力却较弱;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菲律宾和俄罗斯原有市场基础相对于其理想规模,市场基础较差,但其竞争能力相对优势明显。从整体上看,由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均大于1,说明现阶段江苏省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结合相应的Shift—Share分析图表,给出了不同结构状态下江苏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旅游对航空运输高度依赖,入境旅游流网络与航空网络有密切关系。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中国大陆城市与国境外城市间的国际航班信息,对由45个大陆城市与4个境外城市、110个外国城市组成的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①中国航空国际网络是核心—边缘网络;网络中核心节点数量偏少且主要是出入境口岸城市,香港、北京、上海、广州、首尔、新加坡等城市是核心节点;边缘节点数量偏多,许多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客源地城市在中国航空国际网络中的地位不够重要。②中国航空国际网络对入境旅游具有决定性影响,不仅决定其空间组织模式,而且决定入境客源国结构,还影响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接待规模。③从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和扩大规模的角度看,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亟待改善:首先,要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枢纽机场建立更多的国际航班联系;其次,要提升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机场在国际航空网络中的枢纽地位;第三,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培育国际枢纽机场,改变枢纽机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第四,要充分发挥香港的枢纽作用,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