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的政策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郁 《经济纵横》2019,(11):55-65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的资金基本上在不同的两个体系按各自的运行机制单独运行。如何使财政支农资金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以农村金融为主要渠道,把财政资支农金和金融支农信贷更好地输导给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完善政策法律措施。包括调整各农村金融主体的业务范围,加大其"支农"力度,加强相互之间的内部协调能力;完善对农村金融主体的监督体系,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担保机制,培育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改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主体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主体格局,促进中国农村乃至整个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李梅 《经济导刊》2011,(11):25-26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必要有效的担保和抵押品,农村信贷风险较大,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度出现金融"离农"现象;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缺乏创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谌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10-112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轻农村,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呈现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并存的特征,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通过打造农村资金供给的回流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发展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审核监管以及风险保障措施,才能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加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规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在充分调查和分析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供需矛盾突出、金融机构支农乏力和信贷风险偏高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鼓励与引导发挥商业金融支农作用、建立支农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天津市金融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表明,金融支农投入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特征、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呈现下降趋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金融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金融支农相对规模和效率偏低、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等问题,天津市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亟须金融体系的全方位改革与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闻意时也一直借助干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_央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晓萍  李猛 《财经研究》2008,34(5):15-28
文章基于新比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来论述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基本逻辑。研究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控制方式不尽合理。文章充分肯定了国家2005年至今的改革措施,认为新型金融机构的引进将成为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马俊雅  邓岩 《时代经贸》2011,(12):59-60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时也一直借助于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敖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构建我国和谐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导,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有机体系,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和构成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国家整个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组织农村货币流通,调剂农村资金余缺,加强农村资金运动,加速社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目前印发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创新金融支农体制机制。《规划》称,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县域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通过开辟支农资金绿色通道、加大信贷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等工作创新,搅活农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丹华 《时代经贸》2012,(16):213-21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金融的有机统一体,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有利于引导紧缺的资金资源安全、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吏农问题的研究,是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金融体系高效运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2010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支农作用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作用,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缓解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广西组建和运营的实践过程中,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资金来源狭窄,资金运转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机构间要加强"链接",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真正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支农能力有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和非农化是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面临政府配套政策的不到位;结算不畅通;难以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于"三农"的两难选择。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加大政府对村镇银行的扶持力度,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实行差别化监管,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解决贷款缺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