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更注重的是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如果公司仅仅留下心态好、而做不出业绩的员工,整个组织也是无法实现业绩的.因此当强制裁员不可避免的时候,HR首先考虑需要调整和重组的流程和岗位;其次,基于个人能力的考量决定裁员对象.……  相似文献   

2.
公司更注重的是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如果公司仅仅留下心态好、而做不出业绩的员工,整个组织也是无法实现业绩的。因此当强制裁员不可避免的时候,HR首先考虑需要调整和重组的流程和岗位;其次,基于个人能力的考量决定裁员对象。  相似文献   

3.
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重要采取人道手段裁员的公司更能够赢得留职员工的信任与忠诚。而信任是企业最有价值但也是最容易消失的资产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企业在为降低成本而实施瘦身计划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裁员”。的确。裁员是最省事也最立竿见影的事情。毫无疑问,在考虑裁员的同时。企业应当考虑如何留住最有价值的员工。在市场好的时候业绩好的员工未必是好员工。真正好员工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良好业绩的那一个。因此,即便要裁员,也不能一刀切,要想法留住高价值员工。  相似文献   

5.
六、多家企业身陷裁员风波 [事件回放] 2013年1月,携程网开始大面积裁减地面销售人员,除保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七大机场渠道外,其他二三线城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面销售人员将全部裁撤. 2013年3月,成立不到四年的汇丰人寿突然宣布关闭个人营销渠道,近百名保险销售人员被裁减. 2013年7月,郎酒销售公司的部分员工突然接到裁员通知,其中大部分员工于2012年入职.随后,公司方表示,裁员决定属公司内部正常的人事调整,主要是因为目前员工队伍过于庞大.  相似文献   

6.
商界大师罗伯特说:“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重要。采取人道的手段裁员的公司能更好地保持住留职员工的信任与忠诚。而信任是企业最有价值但也是非常容易消失的资产。”  相似文献   

7.
裁员平衡术     
3月10日,联想集团正式公布了其“战略裁员5%”的消息。据悉,这是联想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裁员。联想声称,“此次裁员系战略调整的行动之一,与员工的表现及业绩无关;同时,联想集团安排了周详的补偿计划,并为离职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再就业支持等服务。”在媒体眼里,此次联想裁员表现得非常专业。然而,3月11日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些联想留任员工的文章,让业内人士对此次裁员的系统规划性及员工情绪及沟通策略表示怀疑。看多了跨国企业裁员,怎么看我们本土公司的规模性裁员,这是个问题。而且,对联想集团裁员所引发的有关裁员平衡术及企业战略决定下的人才策略的讨论,要比对联想集团裁员本身的讨论,对中国企业更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了解人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什么作用、不能起什么作用,极有可能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入歧途。本文比较了不同的人事测评观,并通过对人事测评的特征分析来揭示人事测评的一些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裁员是个沉重的话题,会涉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工作,缓解矛盾,保持员工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经济性裁员屡见不鲜。《劳动合同法》为了保护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放宽了经济性裁员的条件,给予企业更多的权利。由于经济性裁员会直接导致一批劳动者失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规定了一系列的条件和限制。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性裁员问题,如何在裁员过程中尽量做到平稳和缓,尽量避免被裁人员的抱怨和过激行为,关系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分析,对经济性裁员的条件、程序、对象等进行阐述,为企业人性化实施经济性裁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渊明 《人力资源》2006,(20):54-58
近两年来,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从跨国企业波及到内资公司。2005年,德意志银行宣布裁员5200人,惠普1900名员工“自愿”离职,BBC裁减20%的员工,爱立信因关闭CDMA业务而裁员250人,JBM实施了“全球万人裁员计划”;在国内,2006年7月中旬发生了百度裁员风波。这些知名企业纷纷举起裁员的大旗,让国内外其他企业在观望、猜测之余也惶惶不安,不由反观自身:企业是否需要用裁员来换取发展?能否承受得起裁员的风险?又该如何去规划裁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才素质测评能为企业甄别、选拔、培养和配置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指导,从而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素质测评指标反映了被测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而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则是由特定组合、相互独立又具有一定联系的测评指标组成,反应了被测对象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特征状态,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实施人才素质测评的基础,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事测评的效度研究也显得更加关键了。本人介绍了效度概化研究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效度概化结论也是具有时效性的。  相似文献   

13.
裁员对企业全体员工士气的打击不可小视,裁员对组织能力的伤害、对组织运营系统的负面冲击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裁员,一个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惟恐避之不及的话题。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裁员问题藏在口袋里,员工则更是把裁员的话题埋在心底。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到裁员问题总会  相似文献   

14.
裁员是指用人单位违背员工意愿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终止雇佣关系的行为。企业裁员虽然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但也会造成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员工积极性,还会产生负面的社会评价效果,因此,裁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极为慎重使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人事测评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过程。作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社会行业,人事测评对科学选拔人才、合理进行人岗匹配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人事测评方法有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16.
实施裁员,有的方式简单粗暴,事中冲突不断,事后遗留问题一堆;而有的借助EAP的力量,不仅方式方法充满人性关怀,事中安稳平顺,而且事后员工口碑、企业社会形象不降反升.面对这个裁员多发季节,怎样才能让你的被裁员工平静而体面地离开?  相似文献   

17.
裁员。一个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努力避及的话题,同时又是企业和员工都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裁员的问题藏在口袋里,员工则更是把裁员的话题埋在心底。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到裁员的问题,总会让企业领导感到烦恼,让员工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18.
大量企业卷入了裁员风暴,不管是出于积极变革的原因还是为了消极应对经济不景气。选择裁员,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达到了目的,但是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成本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契约理论,可以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有形契约和无形契约。企业裁员对两种契约均造成了损坏,并影响到企业与员工,为企业带来成本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契约理论视角探讨企业裁员背后的成本问题。并初步提出建议,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减少裁员成本。  相似文献   

19.
张龙 《人力资源》2015,(3):52-53
"两率"区别何在员工流失率反映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被动解除。所谓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因而又称之为员工流失。员工离职率反映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结束。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在离职种类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雇员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环境下,其数量和比例具有可预期性,其发生对于企业更新人员年龄结构具有正面价值。集体性裁员只发生在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全球企业纷纷大幅裁员,令人遗憾的是裁员风潮中也裁掉了许多具有专业技术的白领员工,企业在不经意中流失了自己的智慧资源。 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裁员的方式情有可原,但因此对公司造成的负面效应却不应该忽视。员工离职实际是公司资源的变相流失。因此,正确处理员工离职事件及其影响,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应当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