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赤潮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的赤潮灾害损失评估体系非常必要。现阶段赤潮灾害损失评估主要存在评估指标归类随意、评估体系构建局限和评估指标选取不全面三大缺陷。利用AHP构建赤潮灾害损失评估体系,能对赤潮灾害损失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为海洋环境损失最大,海洋经济损失次之,社会影响最小,经检验为一种较为简便与准确的评估方法,为我国赤潮灾害损失评估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1,(17):15-15
<正> 为切实加强赤潮预防控制治理工作,有效减轻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日前,国家海洋局向沿海省市发出了《关于加强海洋赤潮预防控制治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海洋赤潮灾害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本文介绍了赤潮的发生、危害、治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赤潮预防治理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海水富营养化现象加剧,赤潮在福州海域呈现早发、多发和持续时间长的现象,给福州市海洋环境和渔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福州的近海海域赤潮灾害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记录了福州近7年的赤潮灾害,分析了造成赤潮灾害的损失原因,提出了福州市最好的赤潮防灾减灾方法是预警,以为赤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洋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这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灾害通过赤潮灾害水体和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着海洋劳动者收入.基于海洋各产业,我们将海洋赤潮灾害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展现出来,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做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赤潮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论文从赤潮生物、海水温度、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营养盐和PH值、数学模型和卫星遥感等7个方面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赤潮监测预报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赤潮灾害的减灾对策.研究发现:目前赤潮预报方法存在着测量速度慢、操作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的瓶颈,并且减灾对策大多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际应用较少.下一步应把各学科科学耦合起来,综合研发基于海洋生态过程的新型预报技术;同时完善赤潮发生后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7.
海洋赤潮灾害对海洋劳动者收入范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这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灾害通过赤潮灾害水体和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着海洋劳动者收入。基于海洋各产业,我们将海洋赤潮灾害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展现出来,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做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暴潮灾害已成为目前致灾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合理评估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防灾减灾及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考虑到灾害系统的复杂性,间接经济损失往往难以统计,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采用山东省沿海受灾城市2003—2007的统计数据,对风暴潮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历年受灾城市的总损失,并制定出山东省风暴潮灾害综合损失分布的区划图。评估结果按综合损失程度排序依次是:威海、烟台、青岛、潍坊、东营、滨州、日照。  相似文献   

9.
当前,污染类生态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污染类生态灾害损失评估可以判断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严重程度和损失类型,对于应急救援、生态系统恢复及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踪制度和损失赔偿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随着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稀缺,污染类生态灾害损失评估理论、方法、制度体系的确定,能够为推进环境资源作为人类持续发展基本资本储备的量化研究,以及经济发展过程环境成本的核算提供基础依据。文章在明晰生态灾害、污染类生态灾害等概念和损失类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欧盟在法律体系、评估机构、技术方法体系及资金保障等4个方面的损失评估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污染类生态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污染类生态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旅游业、海洋药业、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水利用业等对海洋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依存性。特别是海洋渔业等第一产业,一旦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海洋渔业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已初见端倪。例如,由于过度捕捞及近岸、河口地区污染加剧,赤潮灾害频发,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沿岸海域已经无鱼可捕,致使政府采取了“海洋捕捞零增长”和实施伏季休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开发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发展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各沿海国家的国家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诸多因素,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污染严重、海洋灾害频发等。为实现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应该做到:实施科技兴海,优化产业结构;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健全海洋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构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有利于维护公众海洋生态环境权益、创新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机制、增进政府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持续互动,是提升政府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能力的优先选择。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愈加重视在海洋塑料治理实践中纳入公众参与程序,但仍面临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不明、政府部门职能不清且动员不力、社会组织参与不足、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困境。借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在建立健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塑料垃圾源头管制、推进各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建议我国应做好顶层设计,从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高公众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健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模糊测定——以风暴潮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慧  赵昕 《中国渔业经济》2009,27(4):105-110
本文以灾害经济学、海洋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海洋灾害损失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价指标体系;以数量级为灾害损失定级标准,建立风暴潮灾害模糊灾度5级分类表,简化了现有的损失单一因子模糊灾度计算公式,并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对风暴潮灾害损失进行定级分类,给出了实用性较强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损失等级模糊定级测度法。  相似文献   

14.
海洋战略资源开发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战略意义。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对海洋战略资源的界定不清晰、海洋经济区的规划以及海洋产业布局中海洋战略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科学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相当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应该采取树立大海洋战略资源观念、协调发展各海洋产业、遵循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政府应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地质灾害治理现状 ,在此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 ,如地质灾害治理缺乏统一规划、治理经费无保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规程与规范不健全、工程监理队伍不适应需要、评估机制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6.
谈灾害会计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可能会导致自然灾害渐渐频发,因此有必要将经济发展、灾害管理与会计研究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灾害会计的基础。国外对于灾害会计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间对灾害应急方面的管理,以及对灾害的法规制度以及灾害的保险;国内对于灾害会计研究较晚,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受海洋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通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但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及预案编制、监测及预警预报、应急管理组织、应急救援、应急管理调查及评估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做了简要概括,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GIS为设计工具,对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数据库建设进行设计,研究灾害损失评估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更新。研究认为,行蓄洪区灾害损失数据库建设包括数据库内容、数据来源与处理、Geodatabase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库管理与整理等关键工作内容;数据库建设完成后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更新主体和路径要以淮河流域当前管理体制为依托,以淮河流域当前各项数据统计路径为载体进行。  相似文献   

19.
赤潮生物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方法,已经逐步应用于实践。本文依据生物治理方法的不同原理进行分类:利用营养盐竞争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和繁殖、利用他感作用(植化相克)及细胞接触杀灭赤潮藻、利用捕食作用抑制赤潮藻的繁殖。在量化各治理方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生物数学模型。通过微分方程形式,探讨生物治理过程中赤潮藻和治理生物(如无害藻)的生消变化过程。将生物数学竞争模型应用于生物治理中无害藻的筛选、投入时机选择、投入数量计算等,通过竞争模型构建对于赤潮治理及海洋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赤潮治理的技术、经济、生态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治理应从技术、经济与生态三个角度进行评价与分析。技术评价主要探讨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和实施手段的可行性;经济效益评价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建立赤潮治理的经济评价模型,对赤潮治理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用以评价不同治理方案的优劣;生态效益评价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建立赤潮治理生态经济学模型,用以寻求赤潮治理的对策。基于分析,本文提出解决环境富营养化、提高环境对污染物接纳能力、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加强职能部门对措施的落实、加大科研投入探索新的治理方式等是赤潮治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