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券信用交易是海外资本市场颇受投资者欢迎的一种交易制度,但因其保证金的杠杆作用,也容易产生风险倍增的效应。为对证券信用交易进行风险控制,海外发达国家地区均设立了“让与担保”法律制度。而在中国证券信用交易“让与担保”制度的实施尚存在着法律障碍,为解决其困境,需对现存法律担保制度进行创新性思考及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展证券信用交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券信用交易是通过一个制度化的“弥补”差额机制,将实际的货币或者证券扩大,形成信用交易体系下的证券供给与需求的新的均衡,并进而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以及监管机构的风险与收益产生影响。要解决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高投机性和政策市的困境,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引进证券信用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完善信用交易监管,是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信用交易监管制度基础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监管依据的信用交易余额公布、信用交易监管工具以及信用交易监管部门等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经验,以为国内推出信用交易、完善做空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我国至今仍然禁止开展信用交易。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适时推出证券信用交易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学术界和证券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拟总结我国证券信用交易研究历程和特点,并对信用交易的市场影响、运作模式、监管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融资融券: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适时之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融资融券是指证券交易主体可以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借入证券售出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则是指与融资融券操作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政府可以借助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设计、监管及运作来调节证券市场的资金供需,以活跃股市和稳定股价.  相似文献   

6.
美日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和日本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如从事信用交易的证券商的股票和资金来源不同,对信用交易规模和总量的控制不同以及对信用交易证券的限制、贷款来源、偿还日期、清算时间的不同。鉴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我国在构建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时,应更多的借鉴政府易于控制信用交易规模的日本信用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期货》2010,(2):39-40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证券市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交易机制,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方式、提升投资者交易理念、改变“单边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相比以往普通交易更复杂的风险。除具有普通交易具有的市场风险外,融资融券交易还蕴含其特有的杠杆交易风险、强制平仓风险、监管风险,以及信用、法律等其他风险。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的票据市场有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较大风险,故必须规范信用行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大力推进票据利率市场化,建立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相似文献   

9.
独立保函制度是通过引入银行等第三方信用和独立性单据化设计,来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促成交易达成。这是独立保函相较保证金制度和传统的从属性担保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其与市场需求的最重要契合点。这一特性使得独立保函可以融入广泛的交易场景,也能通过简化交易流程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便利中小企业快速参与各类交易,因而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虽然保函价值的充分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中国的市场将在锤炼中愈发成熟,保函也必然会在其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暴涨暴跌"市场行情指数以区分股市异常波动与非异常波动行情,利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及五次扩容事件作为自然实验,精确分离出卖空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独立效应。研究发现,虽然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会增大股价崩盘风险,但是卖空交易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市场行情对卖空交易和融资交易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暴涨暴跌"市场行情加大了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增大程度,却显著提升了卖空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本文拓展了卖空交易经济功能的研究,并区分了股市异常波动(暴涨暴跌)和非异常波动行情对卖空交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功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完善融资融券制度、促进卖空交易功能发挥、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贷款是一种有价格的信用资产,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和买卖存在着可能和必要。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贷款交易一般可分为转让、出售、证券化和衍生产品等类型。实现信贷资产从持有到期走向市场交易、从存量管理走向流量管理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经营能力,也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我国贷款走向市场交易要从监管政策、制度体系、中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2.
国际掉期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全球范围内市场相关机构,编制了一整套交易文本架构,并持续修订,给交易活动提供了巨大方便。另外,由于衍生品的杠杆交易特性及场外交易的一对一特点,使得市场主体特别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风险的控制,由此产生了两项特色交易制度,即终止净额结算和信用支持安排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推进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做法碳交易平台为碳金融发展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交易,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英国排放权交易体系(ETG)、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澳洲国家信托(NSW)。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也先后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各国通过建立碳交易所,促使交易价格公开透明,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市场化比较完善的国家还通过碳交易所进行排放信用的期货交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封闭式回购交易制度产生了单边助涨的效果:而现行的没有标准化协议约束的“开放式回购”则存在着违约风险,对市场的危害极大。随着债券市场正式推出开放式回购、虽然可能存在信用违约和倍数放大风险,迫它能促进二级市场的交易,降低偾市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品种、债券发行和交易主体、交易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本文对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与我国股市所特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有关。由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经济实质及危害。须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赖以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常丽娟  薛英 《新金融》2004,(8):47-47
信用交易风险大部分是在交易前控制不当造成的,在信用交易之前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调查收集和分析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客户既是信用交易的财富来源,又是信用交易的风险来源,强化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开发和筛选工作,对能否提供信用及信用额度的大小做出判断。为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客户信用判别系统,为客户建立资信档  相似文献   

19.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案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违法风险是无孔不入的,即便是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也不能避免,在复杂的金融交易、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建立有效的针对违法风险的防范机制是必须的。对金融机构而言,声誉就是生命,声誉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往往是巨大的,如何维护交易主体信用、遏制声誉风险,乃是市场监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内控机制的存在及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离岸金融机构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跨国银行监管当局有必要督促金融机构依据法律与国际惯例,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巴塞尔协议是跨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国际惯例,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必须考虑依据巴塞尔协议,综合本国国情,建立自己的跨国风险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20.
诚信原则是商法维护交易信用的法理基础。商法维护交易信用的基本制度有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公司治理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定型化交易制度、商事账簿制度、公示制度、外观制度、忠实信赖规则、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严格责任制度等。信用危机的商法防治途径主要是运用商法,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利益调节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