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崔海霞 《现代经济》2007,6(8):119-120
新修订的《会计法》突出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到建设问题。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既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目前最紧迫的课题之一,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则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内部控制理论在两个世纪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进入80年代以来,企业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和相互协调为指导思想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部业已财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晰)》等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2.
崔轶雄 《全国商情》2012,(17):30-3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渗透,本文笔者以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的分析为基础,指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笔者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市场与企业被视为配置资源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研究企业之间的共生很有必要。文章从共生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入手,运用shapley值解决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的囚徒困境。在博弈论的基础上,运用可信度机制实现博弈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一致。结合两者得出共生模式动态的发展方向,同时,运用容忍性与报复性给出企业的策略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内部控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真正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从“内部牵制”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1.内部牵制。在这个萌芽阶段,内部控制的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只是散见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惯例和实务中,管理者还没有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牵制只是凭经验和直觉在运用。1912年R&;#183;H&;#183;蒙哥马利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即一名员工与另一名员工肯定是相互控制、相互稽核的。它隐含着两个假设: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2.内部控制制度。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审计程序委员会在报告《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采取这些方法和措施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3.内部控制结构。...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释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在实践中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谈谈由此产生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企业组织变革是当前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通过变革使组织整体性能改善。而员工越轨行为普遍存在于企业组织变革中,会影响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研究在企业组织变革情境下的员工越轨行为,分析组织诱因和个人贡献如何影响员工越轨行为,有利于通过控制变革中的员工越轨行为,来减少破坏性越轨行为,强化建设性越轨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组织变革效能。  相似文献   

7.
理论内在逻辑自洽性是评价一个理论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而这正是组织变革理论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本文使用严谨的学理分析,发展出可以满足理论内在逻辑自洽性标准的组织变革理论,且通过逐渐放松假设,在组织变革理论中引入企业家和组织学习能力两个重要变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家领导企业进行不同类型的组织变革,熊彼特式的创新型企业家进行的是超前组织变革,而柯斯纳、卡森和莱宾斯坦式的模仿型企业家进行的是滞后组织变革;组织学习能力越强,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形成变革型企业文化,这是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选择和培养熊彼特式的创新型企业家和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以尽快形成变革型企业文化是成功开展组织变革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的重新定位——基于企业本质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局限于审计视角,所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中缺少所有者及相关利益者,忽略了企业治理控制这一最基础的内部控制.企业本质与内部控制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内部控制致力于实现企业系统整体有效.从企业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应包括六个部分:控制环境、企业治理控制、企业管理控制、业务控制、信息系统、监督评价与报告.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综合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朱昱 《企业家天地》2011,(5):158-15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而会计电算化也已成为国内大部分企业内部核算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企业电算化会计发展的现状谈起,引出与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相关的若干个概念,透视企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利弊,分析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对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和风险管理的发展,指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注意到分工与组织信任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发展是分工、组织信任、知识共享等领域全面协调共进的过程,信任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信任是影响分工的一种深化机制,并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分工提供长期化的、稳定的预期,从而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进一步扩展。内部控制机制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内部治理机制,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内部合作、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12.
赋能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核心,只有揭开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在形成机理的“黑箱”,领导者才能完成“管理+控制”向“领导+教练”的角色转变,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促进员工的主动性行为。为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首先揭示了“领导角色转变”“授权赋能感知”“自我效能提升”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涵核心关键词;其次构建了基于“领导者角色定位—员工授权赋能感知”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形成模型,探讨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内在形成机理;最后,围绕着“行为—态度—行为”这一路径形成了其效应框架,对组织实践活动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组织创新的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企业原有的组织形态越来越难以适应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使新一轮的组织创新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焦点。以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了组织创新的生态特征,解读了组织创新的生态规律,以期能为组织创新理论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8年深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企业内控缺陷披露的经济因素以及管理者发现和披露内控缺陷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经营更加复杂,上市时间更短,近期经历了兼并重组或注册会计师变更,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的资源更少。同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多的经历了财务报告重述,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15.
组织自主创新:理论观点与研究视角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发展与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作者从组织创新理论与创造力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组织自主创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考察,探索了构建组织自主创新的理论框架,并讨论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网络化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平偏好的同事压力及团队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博弈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引入纯粹自利偏好之外的公平偏好,研究了同事压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指出由很强的公平偏好单独形成的内部同事压力,以及由惩罚成本不太高的同事惩罚和强度不太弱的公平偏好共同形成的外部同事压力,对团队合作都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培养和增强员工的公平偏好是促进团队合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产业的演进是以其内部企业的动态演变为标志的:在某个时刻,一些企业进入,而另一些企业则退出;一些企业成长,而另一些企业则消亡;产业内企业的边界和内部组织结构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的文献研究了产业成长中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动态过程,但并未具体分析产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特点和组织形式。产业成长的内在机理究竟如何?它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等又有何联系?本文回顾了产业生命周期(ILC)理论的相关论著,试图从微观角度入手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从组织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提出:在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产生上,根源是短期效率和长期适应性的矛盾;在内在机制上,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激励和交易成本,激励旨在通过主动改变规则获得更高的收益,交易成本旨在缩减交往成本;这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伴随着产权的调整和再分配,对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及其主要受益者拥有剩余收益权和控制权,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食品、药品安全门"等事件均显示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缺位。一个完善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边界,结合ISO26000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框架,由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对利益相关者的八大责任所确定,对这一双重维度的内控框架、要素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更好地获得发展,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文章首先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信息时代企业组织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方向,即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