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草原退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本文从草场产权安排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两方面,对现有草原退化治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果表明:草原承包到户的改革和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城镇化并没有解决草原过度利用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解决草原过度利用的出路在于草场再集中。依靠互惠合作与草场租赁,一方面,扩大草牧场面积,适应了牲畜的移动性,利用草场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轮牧、走场等方式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与畜牧业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正在进行的草原确权和牧户非牧业化是两个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通过引导牧区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外流动,鼓励天然草场和劳动力要素禀赋较好的牧户承租草场进行规模化经营,可以在有效缓解草场人口承载压力的同时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是每一个草原牧民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为有效遏制草原沙化和退化,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展开讨论,旨在为草原生态保护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4.
试论牧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摹畜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草原退化严重、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家畜个体重量减轻、牧民收入增加较慢和牧区社会发展缓慢等。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在资金、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对实现牧区发展目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玛曲草地为代表的甘南高原生态经济面临着功能衰退、家畜生产性能低及牧区经济模式落后的突出问题,分析草原制度变迁和制度优劣,探索适应牧民家庭放牧管理条件阶段变动的放牧权流转制度,实现草地生产力的可持续维持与牧民家庭放牧资源的动态结合。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又要考虑不以牺牲当地牧民的生活生计和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从四个方面对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对玛曲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益多的一项大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六大牧区,一直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草场超载、过度放牧,使干旱缺草的草原加重退化沙化:另一方面,牛、羊等畜牧业又是牧民增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草场流转是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草场资源的方式之一,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和内蒙古的调研样本为例,从总收入、牧业收入、非牧收入剖析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收入,转入草场对非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对牧业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出草场对非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牧业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低收入层级牧民,转入草场对高收入层级牧民牧业收入的作用更大,并可能扩大牧民贫富差距,而转出草场对此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政府加强草场流转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强调流转效率的同时,不能盲目主导草场资源向大户、企业流转,仍需兼顾低收入牧民、避免贫富分化,落实牧区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省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面积居全国第四位,可利用草场4.74亿亩。以牦牛、藏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是青海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但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由于牧民采用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草原超载、过度放牧、牲畜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始终存在,导致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牧民生活越来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夯实基础创新管理 建立出租屋流动人员长效管理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国土房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起出租屋流动人员的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围绕构建和谐黄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