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组成属于企业的一项利得。本文就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所涉及到的增值税进项税是否允许抵扣、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是否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如何确认应纳税所得额、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当如何会计处理以及非货币性  相似文献   

2.
叶青 《财会学习》2006,(3):28-30
一、会计与税法对受赠资产是否计入所得的差异 (一)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同时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收入,不计入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3.
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税法保持了一致,改变了以往接受捐赠不确认收入的做法。但企业受赠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企业每股的收益水平,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税法保持了一致,改变了以往接受捐赠不确认收入的做法。但企业受赠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企业每股的收益水平,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捐赠和政府援助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尚难由(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解决的会计业务。如企业接受捐赠和政府援助,企业取得免税和获得无息或低息贷款等,这些业务的会计处理还得不到规范。本文拟就这方面的会计处理作一些探讨。(-)非特定项目的非货币性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我国会计实务界对非特定项目(企业经营性)的货币性政府补助确认为当期的收益,国际会计惯例也是这样处理。但对于补助资产是固定资产或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收益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递延法。1.直接法是企业一旦收到政府补助的固定资产或土地使用权,就借记“固…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川南片区预算会计研究会召开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四川省川南片区预算会计研究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沪州市召开,片区所属沪州、自贡、乐山、内江、攀枝花、宜宾等6个地、市成员全部到会,省研究会副会长周平浓到会指导,成都市研究会派代表参...  相似文献   

7.
企业捐赠及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13日,财政部颁布了财会[2003]29号文件即《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三)”)。该文件对企业对外捐赠及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调整作出了新的规定,其中企业接收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有关规定。本文依据问题解答(三),结合有关基本会计原则,对企业捐赠及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和纳税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捐出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对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的净利润和所得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两项永久性差异,及捐赠年度会计与税法因视同处置收入与折旧额不同所产生的两项时间性差异,均应于捐赠年度一并进行纳税调整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明 《税收征纳》2004,(2):28-30
一个企业,因某种原因可能发生资产捐赠业务,它包括对外捐赠和接受捐赠两类业务。由于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关于这方面的税法规定有所不同,为此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了内外资企业接受捐赠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且针对接受捐赠不同的资产(主要是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也作出了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但是随着内资  相似文献   

10.
方飞虎 《财会学习》2014,(10):63-66
正公益性捐赠税法上属于视同销售行为,该事项不同的会计收入确认方法虽然对会计利润没有影响,但对企业所得税会有所影响。因此,有学者和从事实务的人士提出了如何避免多缴所得税的筹划方案。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此类筹划方案存在的缺陷,揭示了节税的实质是两种不同会计收入确认方法下税法所认可的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额不同而导致的,而这正是现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极其不合理和有失公允的地方。笔者认为,不管会计处理方法如何,同一捐赠事项的税前扣除政策待遇应该保持一致,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有时会涉及到资产捐赠问题。比如企业有时将本企业的一部分资产捐赠给其他企业,或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捐赠。企业的性质不同,或资产的形式不同,其税务处理、会计处理也不同。本文试对此进行比较。[典型事例]A企业2001年8月接受B企业的捐赠,其中现金50,000元,设备一台,但未从B企业取得该设备价值的凭证,市场上同类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00,000元;2001年12月A企业将该设备对外出售,获价款90,000元,该设备账面累计折旧5,000元,出售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一) 接受方A企业为内资企业的会计…  相似文献   

12.
内资企业捐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外商投资企业捐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差异较小,因此,本文主要从内资企业的捐赠支出和受赠收入两方面分析其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内资企业捐赠支出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差异分析1.内资企业捐赠支出的会计处理。捐赠人捐赠资产,是对企业的一种无偿援助行为,内资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不分公益、救济性捐赠和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2.内资企业捐赠支出的税务处理。税法对纳税人捐赠支出的限制主要有: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②纳税人(金融保险企业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税法限定其捐赠必须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各级政府)。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下列(略)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捐赠业务也日益增多。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捐赠的规定,对企业公益性捐赠业务和受赠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投资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剩余资产,在税收和会计上均相当于处置投资资产。由于会计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有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根据不同方法计算确认的投资处置损益金额悬殊较大,而且两种方法下与税务上确认投资转让损益也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新税法、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研究投资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剩余资产,在税收与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损益存在差异的原因及相应的税收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若干处理规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规范的 ,关于捐赠、政府补助、受托代理业务、文物文化资产、资产减值会计、净资产的分类与列报、收入的确认、费用的确认与列报等民间非营利组织特有或者特殊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 ,阐述了这些处理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健 《税收征纳》2001,(11):30-30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纳税与核算,现行行业制度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为此,新《企业会计制度》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具体会计准则为基础,充分体现会计要素的质量特性,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对其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纳税与核算作了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7.
浅谈流通费用、待摊费用与递延资产四川省内江财贸学校王顺金一《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商品流通企业的实际支出可划分为两大类:1.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在本会计年度的各种耗费,主要包括流通费用和不跨会计年度的待滩费用等。流通费用是企业为组织...  相似文献   

18.
对外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周柏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于某种目的,有时发生对外捐赠产品或货币的行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予以扣除,超出3%限额的以及非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不允许在...  相似文献   

19.
吴淑芳 《财会学习》2016,(12):90-91
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会计专来新词,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会计记录等就是这类新说法。为更好探究这类新词本身内涵,本文从“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一词来源、会计确认内涵、会计计量内涵、反思会计确认概念理论、意见与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供具参考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会计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对社会、经济以及个人带来严峻挑战,而且对“以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下的传统会计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应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一、知识经济对现行会计的影响(一)知识经济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会计确认是会计运行系统的基础,任何经济事项要进入会计运行系统加工处理、生成有用信息,都是从会计确认环节开始的。现行的会计确认标准,普遍采纳的是“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影响和可靠性加以计量。”而在知识经济中,无形资产中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