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研究我国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时,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来表示人力资本的状况,运用三种衡量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的统计指数估算我国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差异状况。通过对统计指数的分解,发现组内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人力资本空间分布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组间人力资本分布差异的贡献率;建立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省际间的教育经费差异对人力资本空间分布总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论对于我国今后人力资本政策的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锡尔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人均GDP、GDP和人口指标对1978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基于三大地带—市—县三级结构的地域行政单位,运用锡尔系数一次、二次分解对全省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细分测度,将江苏省经济发展差异分解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间的差异、三大地带市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市的内部差异三部分,通过分析发现,江苏省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来自三大地带间差异,其次是市内差异,各地带市间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4 年我国30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锡尓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尝试建立包容性绿色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探究其时空格局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包容性绿色创新能力指数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包容性绿色创新能力差异锡尓指数曲线呈现下降态势,地区间差异对其差异贡献率显著;包容性绿色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全局空间关联性,但空间依赖性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熵值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行社优势度进行测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旅行社数量及优势度空同格局具有明显的经济、资源和区位导向性;旅行社优势度聚类空间格局表现出南方省域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北方省域极化趋势相对显著l东部地带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带,中部地带总体差异相对较小,西部地带极化趋势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联合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说,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  相似文献   

6.
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78—2007年全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其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年份中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总体空间差异经历了差异“扩大”的阶段,整体呈现出倒“V”型特征,但局部空间差异缩小,依然表现出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了2000—2011年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省际差异明显,空间上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表现较为一致;三大地带间旅游企业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和西部的效率均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旅游企业效率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从三大地带对差异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最后,检验了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与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的变动随着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服从"倒U型"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利用泰尔指数对河南各地区经济差距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地区、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中原城市群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距占总差距的65.67%,而各地区内部的差异只占34.33%;在各地区内部差异中,中原城市群的内部差异占其中的86.52%。显然中原城市群内部各省辖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同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县级财政建设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部分县级财政短缺的问题依然严重:税源严重依赖于“两高”行业,财政收入中非税比重持续增长,财政供养及配套支出压力高企,政府性债务融资风险日益凸显;同时,县级财政在摆脱财政困境方面尚存在诸如财力与新型城镇化要求不匹配、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严重失衡、融资风险化解能力不足、财政性收入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尽快改善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完善县级财政监督机制,全面推进“财政省管县”改革,实施“行政省管县”试点,以实现县级财政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教育财政现状存在着总量短缺、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差异明显、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研究政府教育财政职能尤其是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划分有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政府教育财政职能划分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现存法律法规角度对各级政府教育财政职能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问卷形式研究了省以下政府教育财政职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理论和统计学中的差距分析工具泰尔指数,研究1997-2008年间西部各省(市、区)入境和国内旅游收入总体差异、位序变化及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研究发现:①西部12省(市、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而且其不平衡格局相对稳定;②入境旅游收入首位分布特征不明显,国内旅游收入首位分布特征显著;③云南省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最好的省份,陕西省入境旅游优于国内旅游,四川省国内旅游优于入境旅游,重庆市的旅游地位与其直辖市地位不相匹配,内蒙古自治区入境旅游发展相对较好,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潜力大,贵州省的国内旅游发展突飞猛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内旅游发展则不容乐观;④入境与国内旅游收入地带内差异明显大于地带间差异,是省际差异的主要来源;入境旅游中西南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国内旅游2004年之前呈你追我赶之势,2004年之后西北成为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⑤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及政治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地方财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各地区财力差异悬殊。这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还表现在同一省内的不同县区之间。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2005年—2010年县际财力差异,并提出建立省内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以缩小县级政府间在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839亿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18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达到28.6%。[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Theil系数、区位熵等指标体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来源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小。从Theil系数的分解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大区域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均处于不断下降的发展态势,并且组内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组间差异。从区位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最领先地位,而湖北、贵州处于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70%之间;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造成的。应转变城镇化推进方式,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以减小生活能源消费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天地》2006,(4):8-13
长沙:继续推动工业发展 “2005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3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3.5%;规模工业总产值达955.13亿元,实现利税5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25.48%。”这是长沙市长谭仲池在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座谈会上报出的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度量及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以人口为权数的加权变异系数对地区间财力差异进行度量可发现:对财力差异起主要作用的是财力的初次分配即财政收入,起次要作用的是财力的再分配即中央转移支付,其中,将营业税划归地方税、税收返还等保持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是造成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完善财政体制、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对策应是:扩大增值税范围,减少营业税对财力不平等的贡献率;重新界定中央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分析和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和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指数样条法估计出我国上交所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其进行静态的分析,得到上交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统计特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发现水平因素、斜度因素和凸度因素对我国国债即期利率曲线变动的解释能力分别达到51.28%、26.63%和10.86%,累计贡献率达到88.77%,不同因素对各个到期期限即期利率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影响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20.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大调整,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的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河南省直管县体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第1批5个试点县市的财政自给能力和人均财政收入占全省县级人均财政收入之比仍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与河南省市县财政体制转换过程中实行的“保存量、调增量”这一维护市县既得利益的改革策略有关。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应比照省市财政关系重新界定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并建立省对县的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