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洪梁  张雪 《当代经济》2009,(18):86-88
外汇储备占有我国储备资产的绝大部分,近年来其增长速率是迅速的.控制外汇储备在合理的规模可以最大化经济效用,减少风险,所以研究外汇储备的规模适度性和投资运营方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规模,投资收益和趋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投资收益率低及短期内必然增加的结论,并针对的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主要对未上市企业直接提供资本支持、并从事资本经营和监督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组建产业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委托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保管基金资产,委托专门的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投资收益按投资者的出资份...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基金实现投资增值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汇储备必须在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拓展投资渠道,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企,而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却只有3%的营运收益率.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增值的现状,从区分管理功能和投资功能,组建高效基金运营模式;设定投资基准和投资限额,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培养吸纳国际金融市场操作人才,完善有关法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增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罗素梅  赵晓菊 《财经研究》2015,41(1):107-117
在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且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如何对外汇储备进行优化配置是政府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外汇储备多层次需求和资产选择入手,构建了基于CRRA效用函数的期末财富期望效用最大化和VaR最小化的双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尝试运用多目标优化的NSGA-Ⅱ遗传算法求解出最优资产组合权重,进而结合实际数据计算出我国历年超额外汇储备的最优投资组合.结果表明:(1)在对超额外汇储备资产进行优化配置时,应灵活执行投资策略,充分考虑各类资产的特性,避免投资的盲目性;(2)应减少债权资产权重,增加海外股权投资,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3)超额外汇储备资产投资要多元化、分散化,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论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的外汇储备管理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当今的外汇储备管理已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日益追求收益性,并对储备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然而,面对投资的高风险,储备投资的风险管理已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一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追求储备管理收益性目标的考虑,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外汇储备投资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又给各国储备资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各国储备管理增加了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到底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究竟是亏损还是收益?思考这些问题,客观评价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益,进而改革外汇储备管理机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净收益,并对今后的投资策略与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产业基金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产业基金是证券市场上各种投资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投资基金不同的是,产业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实物资产,并通过实物资产的增值及运营实物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回报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陈贤冰 《当代经济》2016,(21):72-73
近年来,随着烟草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市级烟草企业作为辖区的法人主体,实物资产存量也随之急剧增加,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实物资产管理的要求.本文旨在从实物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出发,通过细化资产管理层级、深入运用信息系统、引入RFID条码管理、建立监督考评体系等方式,实现实物资产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痕迹化的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资产投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投资者已经认识到投资的积极效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投资,本文主要就实物投资与金融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为投资人进行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保险经营的绩效通常表现为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两个方面,在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保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如何提高资产的投资效益,保证公司经营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是每个保险经营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保险资产负债匹配、资产战略配置、战术研究、投资组合管理、资金交割、会计核算、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活动中,如何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与收益率的一个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假设持有美元、欧元、日元三种币种结构的前提下,构建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的分解方程,利用Recursive Residual和虚拟变量法来处理异常点,同时借助CUSUM检验确认了2003年8月为结构性断点,继而分为两个子样本分别估计,并得出:(1)2003年8月前,我国外汇储备平均收益率约为3.66%,欧元资产比例大约为11.78%;2003年8月后欧元资产比例上升至21.79%,收益率微升至4.03%.(2)利用估计出的币种结构进一步对收益率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收益率与我国同期的GDP增长率和FDI投资回报率进行对比,说明改变现行的消极管理模式为强调市场化手段、旨在提高收益率为特征的积极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积极型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给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被认为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受到贸易条件、相对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的投资等因素变量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人民币实际汇率大幅升值来调整外汇储备增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前应该采取措施促进非贸易部门的技术进步,适当增加进口,优化外资引进政策以减缓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从外汇储备“藏汇于国,,与“藏汇于民”的不同管理模式出发,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可以2003年为拐点,考察近年来我国存在外汇储备超额现象。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部分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经验,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5年12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8000亿美元,关于其数额是多是少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对充足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有利之处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后.又采取数学方法对我国2004年最佳的外汇储备数额进行了测算.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多。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的悖论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年咏 《经济管理》2006,(20):67-70
当前中国的外汇结构优化,面临既有紧迫性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悖论困境。其成因则是诸多矛盾因素的交织: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稳定性变数增多,外汇储备增长迅猛但周期性波动频繁,美元持续疲软但美国霸主地位难撼,黄金、能源价格高居不下但“中国因素”短期不易去除。因此,必须谨慎而稳妥地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同时稳步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货币当局的困境与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储备的存量、流量管理以及汇率体制三个层面正同时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作为一种理论参照,"永恒三角"对此的解释存在局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困境的现实根源在于中国迄今.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走出这一困境不仅需要金融制度层面的相应调整,还必须在实体经济层面做出根本性转变.转变的具体措施与优先次序必须加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土地储备与城市经营的融合、互动与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昌中  陈敬雄  范宇 《经济地理》2004,24(1):91-94,90
从历史、经济和政策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土地储备和城市经营所产生的背景,并阐明了当前土地储备和城市经营融合的经济意义,进而明确了土地储备在城市经营进程中的机构和功能定位。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实践为例,印证了土地储备在政府城市经营中大有可为,分析并提出了储备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和规避机制,以及土地收储过程中土地收益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stability in an open economy with a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Firms use currency futures contracts to manage their exchange rate exposure – caused by balance sheet effects as in Krugman (2000) – and therefore their investments’ sensitivity to currency risk. We find that, depending on whether futures contracts are used for risk reduction (i.e. hedging) or risk taking (i.e. speculation), the implied magnitudes of recessions and booms are decreased or increased.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can therefore substantially affect economic stability on the macrolevel.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ehaviour of a competitive exporting firm under joint revenue and exchange rate risk. The firm can trade unbiased currency futures contracts for hedging purposes. We show that neither the separation theorem nor the full‐hedging theorem holds when the revenue shock prevails. I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venue shock and the random spot exchange rate is non‐positive, the firm optimally produces less than the benchmark level when the revenue shock is absent. If, in addition, the firm is prudent, the optimal futures position is an under‐hedge. Finally, we derive sufficien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firm's optimal output level is higher in the presence than in the absence of the revenue shock. Operational hedging and financial hedging as such interact in a complicated way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multipl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faced by the firm.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及优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额外汇储备存在极大机会成本和潜在风险。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借鉴国外多层次储备管理模式,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优化储备资产及币种结构,注重外汇储备管理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