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农村经济非均衡发展与非正规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堂 《海南金融》2005,(11):53-56
现阶段,我国农村之所以存在大量的未被政府登记与记录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改革的先行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矛盾,经济组织分散与正规金融供给集中的矛盾,商业性金融趋利性与政策性金融严重短缺的矛盾等导致非正规金融的产生与繁衍。为此,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理性态度应该是正视其存在,认可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正确对待非正规金融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及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对于促进金融公平、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农业大省吉林省构建农村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建设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7年中国银监会实施调整后的农村金融政策为界点,阐述2007年以来吉林省农村地区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通过浅显的研究,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财务治理能否做到既符合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特征,又尊重现代金融企业财务治理基本规律,将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还存在决策层和经营层职责模糊,监事会的监督功能难以发挥实质作用,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方面的缺陷。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现状,然后通过现状总结归纳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效率,为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来增进对社会管理的理解。如何对新形势下的农民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引导,是当今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广东省郁南县的实践表明,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县级征信中心、创新信用评级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不断深化、拓展信用体系功能,可以探索出一条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的低效率和资本先天的"趋利性"使农村金融部门的储蓄资金避开农村流向城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家应采取措施,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同时改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并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规范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现状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终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中既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定义的缺陷,在分析其成因与影响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从交易视角重构了"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概念内涵,试图以此深化对"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认识,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建立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惠农基础工程。自四平辖区梨树县被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确定为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后,四平市和梨树县两级人民银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考察了试点的实践情况,对试点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详细阐述了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金融供给缺乏、体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失、金融供给机制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风险特质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PPP模式的发展等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跨期贸易凭证,仓单现已成为很多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建立现货与期货市场之间的有效联系,而且已成为改进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现阶段的中国,仓单系统有望为农村金融体系注入新的血液,特别是为农户或乡镇企业解决抵押品不足的问题提供方便.而原国有粮食系统改进成专业化仓储机构,使其可望在未来的仓单系统中充当仓储运营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年-2014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建立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和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金融支农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支持要素。但我国农村金融配置 资源的整体效率低下,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从时空角度对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相关 性和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地区金融平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此,首先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07-2016年的金融支农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面板 模型对各省(市)的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在 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即本地区金融支农效率会对相邻地区支农效率产生“溢出 效应”。其中金融发展规模、财政支农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支农潜力对支农效率影响显 著,据此提出加快农地市场资本化进程、加强空间集聚区域金融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信用不足的角度分析了农村融资难产生的原因,认为涉农信贷的有效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足,是造成融资难的关键,提出了创新农村信贷保险产品,构建保险与银行之间更紧密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并论证了贷款信用保险这一新型融资类保险产品的性质与作用,最后初步提出了探索建立以信贷保险为核心的农村融资体系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领头雁,自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之后,积极践行农 村金融改革,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本文以农村金融组织与农类企业为对象,分别深入调 查实施主体的改革成效与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现状,从三维视角研究分析当前农村金融服务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78--2009年的农村经济金融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多变量VEC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金融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良性互动的农村经济金融关系还尚未建立。从长期看,农村金融的发展还是要取决于质的提升,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税费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总体补偿价格.作为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的理顺和价格的合理形成与制定,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农民福利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本文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切入点,从分析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和最终诱因出发,剖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弊端,指出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需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现有资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推导出资金合作制度运行的稳定条件,以此为线索,分别从合作机制创新、支持方式创新两方面重点论述了新型农村资金合作体系制度建设,指出新型农村资金合作组织可以通过拓展合作范围、建立联合社体系,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整合现有支农资源、创新支持方式,保障制度创新初级行动主体的净收益,限制搭便车行为。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新型农村资金合作体系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对于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的基础与机理分析,对实现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帕累托改进进行探索,以期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