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测算方法,然后根据人均GDP时间序列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差距,最后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些指标来测算经济差距的历史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的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的有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劳力、资金等。这些因素的自身状态各以什么作为衡量指标.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占多大比重。文章就这一内容研究的动态,现存在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济区域的政策制定需对一些重要的企业群体给予关注,因此对该类企业群体的经济贡献率测算就成为必要,本文从产业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测算企业群体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进行了实证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商》2014,(24)
目前使用的GDP测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方法并没有反映污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等职能部门在进行经济测算与发展考核的时候很少把污染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本文把污染问题纳入GDP的测算中,测算扣除污染的实际经济进步指数,来分析重庆地区的实际经济进步的指标。同时本文也分析测算了了节能减排对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文杰 《商》2014,(24):269-269
目前使用的GDP测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方法并没有反映污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等职能部门在进行经济测算与发展考核的时候很少把污染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本文把污染问题纳入GDP的测算中,测算扣除污染的实际经济进步指数,来分析重庆地区的实际经济进步的指标。同时本文也分析测算了了节能减排对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旅游环境日容量分析与测算方法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环境日容量是旅游环境在一个单位周期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量,是旅游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从游客密度指标方面反映了旅游环境的承栽力.现有日容量的测算存在着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相符合、测算结果不科学等局限性.修正后的景区日容量计算方法更为可观、合理.但它并不是反映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所能够适应的游客教量,而是静态的表现出景区环境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够承受的游客数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7.
李芳艳 《现代商业》2012,(24):142-14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测算了各个省市的创新能力,并对指标的进行了排序。为提高各省市创新能力、改善创新条件提出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分析及调节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结果 (一)总体情况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以目前对基尼系数测算,有人认为,居民收入差距被低估了,还有人认为是被高估了。但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国内外学者普遍持一致观点。  相似文献   

9.
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更能反映一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而实际有效汇率测算又因人和因研究主题而异.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定义、分类、测算方法、数学表达式等以及IMF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方法作了梳理,目的是把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比较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供有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额有多大,这是研究了多年的老题目。但过去大多采用函数分解的方法和余值推算的方法进行测算,期间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提出三种直接测算方式,即技术能力指数法、宏观技术投入产出效益测算法、微观技术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累加法等,并讨论了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和介绍了具体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东亚区域内贸易飞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纷纷对其作出大量研究。东亚区域内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亚经济体间存在多种冲突;贸易摩擦问题不断;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2.
杨巍 《中国商论》2021,(8):171-173
本文通过对以往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角度(经济、社会、科教、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以及包含在每个角度下的多个分目标(人均GDP、非农业人口比重、文教卫科费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进行分析,考虑到各项指标之间重要性的不同进而对问题评价所起的不同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客观地赋权,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得到的综合指标(主成分)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这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确定性。以94.854%的方差贡献率将原有11项经济指标降为3项,并利用所得到的主成分变量对城市发展进行评价,为了解省市区域各项经济指标在未来的走势及决策部门制定出适合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2008-2016年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的区域环境效率门槛,利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区域环境效率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导效应差异,并对其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区域环境效率的交叉项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在高环境效率地区,受环境规制影响时,区域环境效率提升可以更快地消除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受环境规制影响,区域环境效率提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强化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制定适当的环境规制策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在环境规制压力下实现环境效率提升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考虑污染排放约束的我国区域环境效率,进而利用区域环境效率估算值与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外延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升环境效率,产业结构、政府规制、企业SO2去除率与区域环境效率负相关,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比重及FDI与环境效率关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蒋伟 《江苏商论》2014,(12):37-40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旅游业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浙江省旅游经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本文通过对社会经济条件、对外经济联系、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环境质量、服务水平等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来对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流通主体,生鲜电商被寄予厚望,其效率提高有助于破解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境。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及随机误差的基础上,测度了垂直型生鲜电商的经营效率。研究发现:垂直型生鲜电商效率整体较低,不仅普遍规模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也相对低下;环境因素对垂直型生鲜电商效率存在明显影响,其中,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口素质对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信息化水平和以人均收入表征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垂直型生鲜电商提升效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贸合作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焦点问题。青岛作为东亚经贸合作代表性城市,其参与区域经贸合作过程关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通过实证考察区域经贸合作对青岛生态环境的影响,理性分析生态环境因素与青岛经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发现区域经贸合作与青岛生态环保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研究青岛环保投资及生态治理的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明确了青岛参与区域经贸合作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考虑污染排放约束的我国区域环境效率,进而利用区域环境效率估算值与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外延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升环境效率,产业结构、政府规制、企业SO2去除率与区域环境效率负相关,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比重及FDI与环境效率关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various facets of a country's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namel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avoidance of corruption. At the outset, us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from data from 57 countries from the GLOBE cultural practices, we identify th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 performance based culture (PBC), socially supportive culture (SSC) and gender egalitarianism culture (GEC). Then, 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we explore the role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various facets of sustainability.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both PBC and GEC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wealth of a nation, i.e., GDP. GEC interacts with economic freedom in positively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GEC also positively influences human development as does GDP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Interaction effects are also explored. We finally summariz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imensions of culture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sustainability factor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是关系社会福利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但具体到地方官员施政中,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策略安排。文章首先基于博弈模型构建了一个官员竞争博弈场景,通过逻辑推导,证明官员在竞争博弈中的相对优劣状态差异是导致官员策略差异的原因。其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官员策略差异对辖区“经济福利”和“环境福利”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官员年龄差对环境治理会有不同影响;低于平均年龄的官员在FDI、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福利”指标上显著高于同级官员2.59万元、0.13万元和0.41万元;而高于平均年龄的官员比同级同行在“环境福利”上有更优秀的表现,在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同级官员的52吨、21吨和6吨。作为弥补,较年轻官员会采取“踩跷跷板”策略,在一些显性环境治理指标上“适度有为”,例如提高环保投入占比,以回应中央及公众的关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中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干部晋升考核体系中应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强化官员的全局意识,激励官员关注辖区非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