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应甫 《魅力中国》2010,(31):67-6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徐文明 《魅力中国》2011,(7):189-19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高度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中职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中职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中职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从而获得对中职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渭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凡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6.
何道明 《魅力中国》2013,(8):250-250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人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  相似文献   

7.
谢丽培 《魅力中国》2013,(23):160-16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反映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的规律。而高中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蚋、演绎等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部的规律。本文就高中数学思堆障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云东 《魅力中国》2011,(15):213-213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杨强 《魅力中国》2010,(11):249-250
数学问题大多是研究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它是研究代数,几何等诸多问题的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高中数学来讲,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的,要提高这个能力,这样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直接关系到高中数学教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程焰华 《魅力中国》2014,(20):203-203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可谓是一件较为辛苦而且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多数学生感觉数学枯燥,而且学起来很困难,因此从内心里对数学感兴趣、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实在太少太少。正是因为许多学生都缺乏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造成了如今高中数学教学的尴尬局面。为了突破这种教学困境。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八手。本文正是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展开肤浅的论述。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安娟娟 《魅力中国》2014,(6):242-242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数学作为现在高考的重要科目,是高中生必需认真学习的一门学科。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许多高中数学的课程理念又发生了比较大的政变,同学们在学习数学方面就更加的困难了。  相似文献   

12.
廖敏 《魅力中国》2013,(5):227-227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之间,从思维深度、思维难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先初中数学成绩的好的,升入高中以后,因为不适应这些改变,数学成绩一再下滑。甚至一些在初中学习不错的同学,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很吃力。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成熟,为思维逻辑的建立打下了稳定的基础;高中数学较之初中数学难度提高,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建立学生严谨数学思维逻辑的重要时期。高中数学的思维逻辑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甚至是特定领域。数学和金融的关系十分紧密,探究高中数学思维逻辑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延伸,对金融领域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4.
所谓高中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高中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孔东华 《魅力中国》2010,(31):316-316
数学过程不同于教学过程,它是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与方法,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要经历的思维活动过程,包括概念形成、结论探讨、问题解决等基本要素。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过程,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训练,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竞赛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维在竞赛辅导中表现为:创新思维的养成,观察、归纳和猜想,具备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及其对已有经验和方法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郭超全 《魅力中国》2013,(5):283-283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都是以计算为主,这就给人以假象,似乎高中数学没有什么文化元素可讲。其实,高中数学中的数学史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应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之中。“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对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教育部将数学史正式列入高中数学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9.
段廉洁 《魅力中国》2014,(2):209-209
数学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思维成分。它是人们对数学问题的间接概括过程。数学教师非常看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数学问题的概念、原理、解决方法等相关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加工和重新概括是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而且也为完善其他思维奠下基础。近年来,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启发和培养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目光。本文阐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郑丽 《魅力中国》2011,(1):266-266
一、培养学生思维动机、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与需要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