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主要讲新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对人的行为的假设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新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论模式上,传统经济学是规范性的,新经济学是描述性的。最后,从研究目的来讲,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从根本上增加人的幸福,这里的幸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行为经济学表明,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选择会系统偏离理性。文章提出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个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人的选择。行为经济学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修正了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不仅仅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贡献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3.
博弈论在税收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博弈论(GameTheory)简介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从现代观点看,更为确切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可能是利己主义者,也可能是利他主义者。但无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理性人在最大化偏好时,需要相互合作,而合作中又存在冲突。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和有效地解决合作中的冲突,理性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价格制度,即市场制度是人们为达到合作和解决冲突所发明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就是以价格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其基本假定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来指这门科学研究的客体即经济行为,但由于人们的立场、方法、角度不同,对经济行为性质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长期未能达成共识。经济行为本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自然性、社会性、主观性这三重基本属性。广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价格行为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简言之,广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的三重性及其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价格的三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本经济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表明,一方面,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经济行为总是受“选择”背后的利益关系和制度结构的制约。如果不研究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研究就会背离经济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终尺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统一,强调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探讨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同时,从“经济关系人格化”出发,对人的动机和行为做出历史的具体的解释,从而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人本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 一切科学研究的都是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规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经济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运动趋势。但是,社会经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在人的参与下,由人们的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济学需要首先研究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利益、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 正确设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实证地研究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所谓设定公有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当然也就没有现代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心理学、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行为主体,经济学与管理学都要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必然也要研究人性。然而,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即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也是这两门不同学科的根本区别。经济学和管理学内部对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对这两门…  相似文献   

9.
环境道德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对环境道德的经济学分析,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理论、方法来探讨、研究环境道德。  相似文献   

10.
按照古典经济学假设,客户投保行为是遵照最大效用原则的理性行为。然而行为经济学大量的研究发现,投保行为不仅受人们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影响,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进行投保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投保客户往往由于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1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科学标准的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金沛  邢祖礼 《财经研究》2005,31(12):41-53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的运用历来都存在争议.文章在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区分的缘起、内容和产生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经济学研究中忽视甚至无视价值判断等一系列规范性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规范方法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实证主义经济学和规范主义经济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指导意义,西方经济学具有实用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先进的方法、观点、理论也是值得借鉴学习、吸收利用的。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谈谈比较两种不同类别的经济理论得到的启示,分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