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是世界汽车制造大国,也是最早研发电动汽车的国家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政府为普及电动汽车制定的计划和出台的政策、日本汽车企业研发电动汽车的基本情况以及日本政府发展电动汽车的未来规划,从环保、能源等战略角度总结了日本普及电动汽车的过程和经验,供我国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21世纪汽车工业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上开发电动汽车已成趋势 最近,通用公司董事长瓦格纳披露,对开发电动汽车进行战略性调整。放缓纯电动车开发,全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2004年即打算生产100万辆,超过丰田原计划2005年生产30万辆的规模。福特公司董事会主席前不久也曾预计,2020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大约为340万辆。  相似文献   

3.
奇瑞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瑞麒MI-REEV纯电动汽车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上海汽车明年将推出一款基于荣威550平台的可插电混合动力轿车和一款纯电动微车;本田汽车计划2012年在中国生产电动车……从自主品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到跨国企业,无不觊觎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处女地一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企业和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也将此视为不容有失的企业战略。去年长安在北京启动建设高端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生产基地,现在距离该基地的纯电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已不到两个月。  相似文献   

4.
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分类,从全球汽车业的情况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小型的纯电动汽车更是发展迅速。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研发热潮,部分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汽车企业联合开  相似文献   

5.
康楠 《经济》2012,(12):43-45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而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介绍,目前国内运行的纯电动车只有4000多辆.2015年实现50万辆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汽车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汽车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这一矛盾。相对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在节约能源、提升动力、降低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差强人意,设计理念也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差距。本文从目前市场表现抢眼的特斯拉电动车入手,通过对使用成本、节约能源、市场表现等方面的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13,(8):71-71
无锡研发出国产电动汽车"最强心脏"无锡某公司近日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出的30kW到200kW功率动力总成系列,将打破国外大功率纯电动车动力总成对国内市场的垄断。这标志着我国纯电动汽车行业通过自主创新,终于有了一颗"最强心脏"。受限于国内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开发能力的欠缺,缺乏一颗强有力的"心脏",让我国的电动汽车不得不面对"小马拉大车"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国内外发展电动汽车的实践,根据SWOT分析方法,具体地分析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劣势以及成本,并提出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对策,并且提出了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缩小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专利信息视域下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声小等优点,是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相研发的技术。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优先权专利地区分布、主要国家专利布局、主要竞争对手研发力量与研发效率以及主要企业技术专利布局视角,结合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国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地位,可为我国产业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能源部称2015年前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无法实现。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计划由奥巴马于2008年竞选时提出,2009年启动,但效果不佳。2012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14,687辆,仅为全年汽车销售量的0.1%。产生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锂电池的技术进展缓慢。雪佛兰VOLT、菲斯克等领先厂商都发生过碰撞后电池起火事故,为消费者接受电动车直接蒙上了阴影,也为产业的发展招致质疑声。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言,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其发展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评价电动汽车对经济、能源、环境3E体系的影响,揭示了经济、能源、环境三位一体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以追求3E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和目的,提出了电动汽车的3E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专利、车型和销量着手,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进程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即纯电动汽车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步发展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竞相发展阶段、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行动者网络不同,关键行动者也不尽相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行动者网络主体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发展;②非人类行动者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是不同时期行动者网络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俄罗斯政府将航天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扶持和发展。通过采用有效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和策略,例如,对人才培养进行长远规划,采用专业导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改善人才队伍老龄化现状,提高薪酬待遇和改革分配制度等,俄罗斯航天产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开始提升,对航天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俄罗斯的航天产业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英国政府2012年1月推出了"氢流动"项目,2013年2月发布了该项目第一阶段执行情况报告概要,进一步推出英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对如何把英国打造成制造与使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s)及支持性基础设施的全球首批重要的国家之一进行了规划。氢流动路线图涉及的主要内容有:适时调研和把握消费者对FCEVs的需求,合理规划和运作加氢基础设施,确定一种有效的组合生产方法以有效降低CO_2排放量等。通过对该路线图的内容及出台背景进行解读和分析,希望能为国内跟踪和研究国际燃料电池汽车最新发展动态的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旧技术竞争过程中,传统企业会适时调整研发策略,以应对新技术进步对传统技术造成的冲击。然而,新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究竟表现为创新替代效应还是创新互补效应,至今依然没有得到确切结论。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种新旧技术的发展路径,并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汽车产业的三阶段演化模型。进一步基于1995—2021年省级专利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各阶段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对传统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导入期(1995—2008年),新技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促进传统技术发展;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范式构建期(2009—2021年),新技术依然对传统技术有显著推动作用,但仅通过工艺创新促进传统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失灵问题,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还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为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本文从单一政策效果、政策协同效果、中介效应等多角度分析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影响,并深入研究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政府购买都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人口越多、收入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的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越大;(3)政府购买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5)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区域性差异,在第一批试点城市,补贴政策的效果不再明显,甚至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中,补贴政策依然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6)补贴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表现出负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Alternative vehicles powered by electricity or hydrogen hold the potential to solve a number of challenges that relate to automobile use, such as climate change, deterioration of local air quality, security of energy supply, and high fuel price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as to how a transition to vehicles powered by hydrogen or electricity could take place. Recognizing that transitions result from joi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 co-evolutionary, multi-level perspective is adopted. The perspectiv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nd developments that put pressure on this relationship. Building on the analysis, two sets of scenarios for a transition to battery-electric and fuel cell vehicles are identified. In one set of scenarios, tightening emissions regulation stimulates carmakers to scale up 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ive vehicles, moving them in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phase. In the other set, rising fuel prices prompt carmakers to first extend their current product line-up with plug-in versions, and later with battery-electric and fuel cell vehicles. The two scenarios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actors involved and for the requisit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是俄罗斯新时期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的五大优先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俄罗斯政府制定并发布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该路线图在评析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3-2018年俄罗斯政府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具体实施措施,其重点任务是:加强人才培养、改善商业环境、扩大研究、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国际合作。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对我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Costs of car ownership for company cars drivers and private car owners are very different. Car use, car choice decisions and preferences for car characteristics may therefore differ substantially between these two marke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results of a study on the preferences of company car drivers for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ata from an online stated choice experiment in the Netherlands. Results show that, assuming current car characteristics,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nd for electric and fuel cell cars in particular, are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ose for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Limited driving ranges, long recharge/refuelling times and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refuelling opportunities, are to a large extent responsible for this.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increase considerably with improvements on these aspects, especially for the hybrid and flexifuel car. Under the current company car tax system in the Netherlands, which favours cleaner technologies, these two car types are even prefer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assuming equal catalogue prices and personal monthly cost contributions. Comparing results with those from a similar choice experiment among private car owners shows that willingness to pay patterns for AFV improvements regarding driving range, recharge and refuelling times, fuel availability and diversity in AFV supply, are considerably different for company car drivers than for private car owners. Company and private car drivers may therefore react (very) differently to future improvements in AFV technology and fuel availability. We finally show that preferences of company car drivers for fuel cell and electric cars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annual mileage. Market share simulations show that potential early adopters of electric and fuel cell cars can be found among people with a relatively low annual mileage.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密切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全面考量了影响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的因素,构建了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不同于基于传统评价方法得出的"非此即彼"的极端结论,本文将评价结论定量化,使得项目投资者可根据定量数值进行投资决策或项目调整。此外,由于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还试图通过建立电动汽车项目可行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