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城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落户难与不愿落户并存、城市选择性落户现象普遍、落户隐形门槛多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新增城镇人口来源分析、全国2.34万农民工问卷调查、全国690个城市落户门槛全景式调查、沿海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实地调研等综合分析,客观评估新时期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成效和突出问题。下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关键瓶颈和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城市落户门槛放开放宽,以存量带增量,加快推动存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协同有序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至今,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新政屡现。据初步统计,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等12省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各地改革措施不一,上海、深圳、济南等地相继推出居住证制度,部分城市推出购房落户政策,  相似文献   

4.
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在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上是划时代的一步,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中国户籍制度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提出地方政府应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将按新的思路进行实施。 一、取消户口按照商品粮为标准来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国内居民将以居住地和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二、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 三、逐步实现居民身份证、公民出生证为主的证件化管理,一人一证、一户一证、一户一本取代现有的以户口籍册证明身份的传统模式。 四、实现以住房、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同时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口迁移制度。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地不断有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好消息传来:北京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促进北京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长期在北京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并有突出贡献的私营企业主,可办理本人、配偶及一名子女的进京户口,并不受进京指标的限制。尽管可以操作的具体办法尚未制定出来,但这足以让那些“漂”在京城的人们看到希望。省会石家庄及一些中等城市如宁波、湖州的户籍改革更为彻底,这些城市规定,凡在城里有固定住所、有稳定工作并工作一段时间的外地人均可办理入市户口,还出台了非常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办法并开始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进程较慢,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在加快中国户籍改革上,当前主要存在四种障碍,即思想认识的障碍、制度配套的障碍、行政管理体制的障碍以及法律上的障碍。因此,中国政府应该继续解放思想,重新认识户籍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快启动户籍立法工作,废除户籍政策特区,用法律形式保护公民的迁徙落户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户籍改革相关的配套制度。具体在户籍改革上,应该严格以合法住所进行户口登记,简化和降低落户条件,根据居住面积和时间划分暂住和永住两种类型户口。  相似文献   

8.
中国户籍制度城乡福利分配职能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症结不在于从形式上将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而在于户籍制度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职能,使户口充当了城乡福利分配的工具。与现行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福利差异表现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以及住房等各个方面。这种以户籍形式分配社会福利的作法既违背公平也损害效率。要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必须在政府推动下有步骤地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市民福利,还户籍制度本原功能。  相似文献   

9.
农民如何看待买户口□王月霞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随着我国总体改革步伐的加快,近几年很多城镇实行了以“卖户口”(确切地说是缴纳“城市增容费”)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那么在这场改革中,作为改革对象的农民怎么看又怎么想,是我...  相似文献   

10.
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个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近年来,我国二元化的户籍制度越来越受社会各方的诟病,事实证明,老的户籍制度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政府适时进行户籍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二元化户籍制度都被视为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很多人因为户口种类不同,享受的公共资源也就不同。一般说来,非农户口人群可享用的公共资源要远胜于农业户口人群。这样的状况将在2014户籍制度改革后逐渐消除。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各方好评,很多人都把这次改革视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将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年猛 《经济论坛》2024,(4):52-60
户籍制度,即与户籍或户口登记、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律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不仅对中国的劳动力流动趋向、城镇化进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社会阶层分割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微观个体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收入甚至是婚姻等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稳定国内公共秩序、发展重工业等需要,我国建立了户籍制度,并在1959—1978年得到巩固与发展,导致城乡二元分割与逆城镇化。改革开放以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此开始倒逼户籍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情况下,中央政府将户籍制度改革权力下放,鼓励大中型城市进行自主探索。2012年以后,基于公平与正义的考量,中国政府开始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2.
刘飞 《经济研究导刊》2007,(11):187-190
在建国初期,我国的户籍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种将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贯穿着等级差别,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移,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不利于人口的统计与管理.因此,对这种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对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具体步骤则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逐步缩窄背景下,需要对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进行评估。通过构建一个劳动力多元化流动决策的分析框架,阐释户籍改革影响劳动力城乡再配置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一轮户籍改革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未放开户籍管制的城市相比,放开落户限制城市持有农业户口且在农村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减少了3.4%,该效应可进一步分解为持有非农户口劳动力比重增加1.9%,流动人口比重增加1.5%;户籍改革引致的落户门槛降低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降低迁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迁徙收益,促进了劳动力城乡间的再配置;城市财政压力、户籍所在地的农地价值、迁徙的心理与社会融入成本以及不稳定就业均会对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形成制约。拓展性分析表明,城市间落户政策差异引致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会进一步扩大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力资本差距。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一线城市落户门槛,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释放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南部十一个省份就业者基于户籍制度的收入差异。户口类型对于工资的影响可以被不同户口类型人群的教育回报差距所解释。不同户口类型人群间教育回报的差距随着教育年限的下降而显著扩大。这一结果支持了在解释基于户籍制度的工资歧视的合理性方面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国城乡间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引起了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回报差异,进而导致了基于户籍类型的工资歧视。  相似文献   

15.
户籍制度改革已由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次第推进。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改革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须从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强调,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户籍管理本质上属于民事登记和人口动态统计的一部分。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以严格限制公民自由迁移和设置城市准入资格为鲜明特征, 是政府发展经济和调控社会的政策手段。改革开放以后, 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迁移方面有所松动, 但户口归属仍然是城市外来人群的隐痛, 并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隐性力量。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一直与社会公共产品的分享体制有紧密的联系。户籍改革与社会公共产品分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户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有相应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户籍转变。尽管一些城市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差异,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  相似文献   

19.
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局面。目前我国各地正陆续推行新一轮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沿用多年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在许多地区已逐步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以条件准入方式、按实际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管理的新模式。如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从2006年9月起到2007年9月底,将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户口的农业、非农业之分,完全打破城乡分割,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上海、郑州、湖南、深圳等地也纷纷采取措施,实现户籍制度的一元化,这些都是十分可喜的进步。同时,户籍改革要想成功,必须与其…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也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约束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或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基于农民理性人的假设和对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分析,得出改革或取消户籍制度并不会引发预期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满足程度的改革才是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