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003年12月31日,是首钢转债上市首日.首钢转债收盘时报102.20元,实际上,首钢股份2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力捧,瑞士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两家QFII的身影赫然闪现于其中.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31日,是首钢转债上市首日.首钢转债收盘时报102.20元,实际上,首钢股份2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力捧,瑞士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两家QFII的身影赫然闪现于其中.……  相似文献   

3.
政策信息窗     
为使有限的新股发行额度能满足愈来愈多的国有企业的上市需求,只能在发行H股、A股或B股中选择其一,以免同一企业挤占过多额度。由于新股发行额度有限,有关部门就过去允许一家企业可同时发行A股、B股及H股这“身兼多股”的做法,转为只准业选择发行其中一类股票,以允许更多企业上市。从产业政策角度考虑,股票发行工作仍是重点支持农业、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多的关联方交易,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特殊情况有关.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改制主要有部分改组和整体改组两种形式,但由于以下原因,使得采用部分改组形式占绝大多数:一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企业内部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宾馆等机构,在改制时必须将其剥离,否则就与股份制改组的初衷相背离,而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职工及其家属又要享受这些服务;二是我国大多国企整体效益不佳,按照公司法及证券法的要求,若采取整体改组,绝大多数企业将很难上市,为了能够上市,许多企业不得不将那些效益不好的资产剥离出去;三是在原有股票发行模式下,股票发行额度有限,这就决定了一家大型企业不可能将所有资产纳入上市公司,它只能将一家公司的某一个或几个分支机构纳入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5.
以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间上市发行股票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定价分析,以新股发行定价类型,首日发行抑价率正负进行分类.选取折价发行且上市首日"破发"(即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公司样本,将其与溢价发行且上市首日未"破发"公司样本,按照"行业-收入规模"标准进行样本配对,计算两组公司上市后1~5年买入与持有收益(BHAR)并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新股上市后前三年均表现不佳,折价发行且首日"破发"的股票在上市后前两年表现更差.这为新股定价与长期表现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24日正式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首批五家企业七只短期融资券已于近日成功发行并于5月30日正式上市流通。由于短期融资券与当前货币市场中流通的央行票据在期限上相似,在信用级别和流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高超普遍以同期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水平作为基准并向上浮动,以此来对短期融资券进行定价。从首批七只融资券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7.
<正>众多学者基于我国特有的制度和市场背景对于我国长期居高不下的IPO上市首日高抑价现象提出了各种观点。新股发行定价的理论及方法探讨在我国已逐步兴起,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较短,研究文献较少,系统性不强。国内关于公司的新股发行定价的文献较少,尤其针对本文所涉及的最新发行体制改革后的新股定价研究,尚无其他专门性的文献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前的发行机制及存在问题我国IPO定价制度在2005年询价机制改革前曾走过4个阶段:第一阶段:固定市盈率定价(90年代初期)公司在股票发行的数量、发行价格和市盈率方面完全没有决定权,基本上由管理层确定,大部分采用固定价格方式定价。第二阶段:相对市盈率定价(1996~1999年)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脱节,造成股票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新股上市当天有50~250%的涨幅,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三阶段:累计投标定价(1997年~2001年下半年)2001年下半年,股市大幅下挫,上半年所有按市场定价发行的新股几乎都跌破…  相似文献   

9.
余松 《投资与合作》2014,(1):344-344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即IPO定价,是指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将股票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所采取的价格。本文是对定价制度的一个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询价制以及抑价现象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停滞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正式重肩,首轮上市的48只新股也没有让期待已久的投资者失望,上市首日均表现不俗,平均涨幅为42.75%,并曾一度遭遇“秒停”,打新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证监会近日表态,从今年6月份到年底,计划批准约100只新股上市发行,低于此前市场对新股批最上市的预期。由于新股年内上市数目有限,新股资源依然是市场的抢手货,因此在新的打新规则下,斩获新股依然意味着大概率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  相似文献   

11.
估值是定价的基础,新兴产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估值和定价发行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对新兴产业的估值与定价问题展开研究,对现在市场主流的估值方法进行了对比,结合新兴产业估值特点,在传统PEG模型基础上发展出风险调整PEG模型,也即PEGX。它比PEG指标更全面地反映新兴行业企业的成长性和风险性。文章结合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更适用于对我国的新兴产业进行估值。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与PE模型及其他绝对估值模型结合,使用该模型对新股上市定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由于PEGX模型更加强调新兴产业的风险性,用该模型进行定价分析时,可以有效缓解对高增长企业给予盲目的高估值定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影响拟上市企业IPO定价的若干因素,发现决定IPO价格形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三种:企业自身因素、市场供求因素和投行发行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公司价值、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三个方面分析企业IPO的价格形成机制,并借鉴中国信达的上市经验,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境外IPO定价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奇 《云南金融》2011,(6X):154-154
关于IPO抑价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然而,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极为频繁。由于新股定价及其上市后的价格表现,关系着发行公司、政府、承销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因此,本文从发行公司、政府、承销商、投资者四个维度去探究本轮新股破发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奇 《时代金融》2011,(18):154
关于IPO抑价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然而,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极为频繁。由于新股定价及其上市后的价格表现,关系着发行公司、政府、承销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因此,本文从发行公司、政府、承销商、投资者四个维度去探究本轮新股破发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股发行定价是股票发行的核心环节,定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各国的研究表明,新股超额收益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作为新兴市场,超额收益更是惊人.本文选取2009年3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上司公司上市前公司财务指标能否有效地拟合创业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来探索我国目前创业板IPO效率高低,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管征 《金融纵横》2005,(8):55-58
新股发行定价一直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成功的定价就是发行人能够以投资者可容忍的最高价格顺利发行,而发行失败或以过低价格发行则意味着定价的失败。在我国,新股发行定价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新股发行定价中主观因素影响的成分大,其科学性、规范性要差很多。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新股发行定价理论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今后新股发行科学定价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的一种表现,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大幅度上扬,超出流通价格15到30倍以上,上市首日即可获得丰厚的回报。IPO抑价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但在我国抑价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IPO抑价产生的原因,以及IPO抑价产生的弊端,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一些控制IPO抑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基础性制度重大创新的载体,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在陆家嘴论坛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企业正式挂牌上市,这预示着我国第一个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体制正式落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工行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创了A股和H股同步发行上市的历史先河,真正做到了两地"同时发行、统一定价和同日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工行首次公开发行在当时创造了众多的历史纪录,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  相似文献   

20.
我国IPO定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IPO, Initial PublicOffering)定价是股票发行业务中的核心环节,定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发行人、投资者与承销商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判断发行定价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发行价的确定是否以预期的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低估现象(Underpricing),一般证券市场上都存在这一现象,根据一个对32个国家(地区)样本区间的统计,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达27.86%,这说明新股发行价格和新股上市价格本身还是有所不同。从统计数据看,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新股发行抑价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