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东南亚金融风暴擦肩而过,但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必须反身自省,未雨绸缪。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企业一直在谈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西方的、巴西的、日本的、韩国的等等。中国人强烈希望中国大地上跑着中国产的汽车,也坚信能够进入中国家庭的汽车必定是中国产的汽车。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偏爱韩国模式。羡慕韩国汽车企业得到那么多的政府支持。欣赏韩国官员全都开国产车,甚至闻听韩国百姓对拥有外国车的韩国富豪施以白眼,也觉得很对胃口。在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依靠国家支持发展。过去有石油会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与企业国际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与出路在国际汽车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货车,一直以来很少能看到中国制造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中国制造的汽车几乎悉数销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国外生产基地也屈指可数。相比之下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口比重很高,根据CSM的数据,去年日本、韩国和德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工业经济》1996,(5):41-46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国家质量战略课题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38年的历程,相对日本、韩国、巴西等世界汽车工业后发国家来说,时间不算短,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却越来越大。汽车工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落后。中国汽车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社会》2012,(32):38-43
中韩几乎同时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汽车工业,韩国真正发展起自己的汽车工业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到如今韩国已经发展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出口大国、汽车工业强国。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却一直在缓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外推进器     
当产能过剩,中国汽车工业再次扩张的机会在哪里?中国能否像日本、韩国那样拥有"海外市场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13日,历时8天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落下了帷幕。同时它又揭示着一个新起点:中国百姓正以盛夏火一样的热情迎接着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 日本将汽车持续年增长25%—30%的起始年叫做“汽车元年”,美国、德国、韩国都有依靠汽车工业带动经济发达的历史。中国2002年的头5个月,汽车销售持续以25%的比例增长,这是汽  相似文献   

7.
我国“复关”在即,这意味着我国汽车工业将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走向统一国际市场。但是我国现行汽车工业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那么,如何使其在这次冲击中抵御住挑战,由被迫加入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调整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一、统一认识,不能把汽车工业作为幼稚产业加从保护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已有40余年的历史了。40年,对日本的汽车工业来说,已使其从婴孩成长为巨人;就韩国的汽车工业而论,已使其从零跃升为韩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那么,我们发展了40年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阶段的头一年,也可能是加入WTO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日益严峻,同时也为快速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在这关键时刻,了解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和企业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加快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无裨益。 近日,我们搜集了国内主要汽车企业集团,国外汽车跨国集团和韩国,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历史,对其产量递增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快速发展阶段的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抓住机遇和开发新车是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抓住机遇是快速发展的基础 机遇就是机会,是一个国家或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抬眼可见2000年路标的时候.市场将迫使中国汽车大拐弯。换言之,中国汽车将要驶上同以前有本质区别的发展之路。纵览中国汽车四十余年来留给历史的轮辙,我们不难看到汽车人奋斗之艰辛和计划经济带给汽车业的一串串沉重。这些年来中国汽车已经不再津津有味地“纵比”,陶醉于国产汽车年产量从零增到160万辆;很多文章说日本、道韩国、谈巴西,自由而公开地把中国汽车工业放到世界舞台上作了一连串的“横比”。恰好这时中国农用车飞速崛起似一面镜子,汽车界对镜一照,无法不汗颜。农用车的市场表现和汽车圈内因外舆论,使得世纪末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中,“韩国模式”曾 创造过辉煌;备受世人瞩目。 在欧美汽车工业已相当发达全球汽车生产能力开始过剩的情况下,韩国汽车工业在80年代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0年时,韩国汽车产量仅有10 多万辆 1988年就越过百万大关、至1997年汽车总产量达到韩国历史上最高水平281.8万辆(其中轿车产量230.8万辆),全球排名第五位、汽车出口131.7万辆,世界排名第四位。创造了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对韩国经济迅速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汽车工业发展的“韩国模式”,引起…  相似文献   

11.
八月榜     
8月关键词机遇如果我们说能源危机是汽车业的机遇,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既然前两次能源危机成就了日本汽车、韩国汽车,为什么这一次的能源危机不能成就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从最初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的闭门造车,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在生产领域向外资敞开大门。从用高关税等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再到加入WTO后市场逐渐放开,中国汽车自主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行生产方式和产品开发技术战略,从中归纳出韩国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经验,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从韩国汽车业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政府战略规划和政策保护都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始终在汽车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扶持和主导角色。有国家宏观调控,汽车行业发展才会健康、快速。1962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汽车工业保护法”,大幅提高进口汽车关税,直到1985年韩国汽车工业基本成熟后,才在其它国家的要求和压力下,开始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炼油工业只有31年的历史,但在日益繁荣的韩国经济的带动下,炼油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年前,韩国炼油能力超过新加坡,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和中国的第三大炼油国。目前,韩国炼油工业拥有一次加工能力9500万吨/年,比60年代炼油工业发展初期扩大了约20倍。到明年年底前,韩国炼油能力将增加到1.32亿吨/年,不仅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将把过剩油品出口到邻国,进而使韩国成为亚洲地区的油品出口国。中国对进口油品需求的增加和运输成本上的优势,将成为韩国出口油品的主要销售对象。韩国炼油能力的扩大和日本油品市场的解控,将给东亚地区的油品贸易格局带来变化。  相似文献   

15.
5月11日下午,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和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的相关代表共六十余人齐聚一堂,举行兄弟公司向史家胡同小学赠送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的仪式。此次活动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牵头组织,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向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无偿赠送十台NV30型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用于史家胡同小学开设家用缝纫机手工教育课。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缝纫设备事业部事业部长长谷川泰  相似文献   

16.
如何转变重整车辆零部件叽会,着力真地汽车零部件大公司支票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林车工业的坚类基础,这是当前打开“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一项至关重要和紧追的课题。现在就此岚谈几点初步思考意见。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差距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权资力度和隼中友。日本和欧美的汽车工业,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I,甚至3:Z。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3%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  相似文献   

17.
为汽车工业腾飞助燃张华建,崔殿满自1956年第一台解放牌汽车出厂到现在,我国汽于工业发展已有40年历史。4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与韩国相比差距仍比较大。如何振兴我国汽车厂业发展,是国家和关心汽车厂业发展的有识之士一直在研...  相似文献   

18.
本建议所提超微车就是日本的轻四轮车,超微车法将以日本轻四轮车法为基础而制定。西欧各国在二次大战后10年中通过开发廉价的微型汽车来重建汽车工业当今的世界名厂如雷诺、雪铁龙、标致、大众、欧宝、菲亚特都是在50年代生产微型汽车发的家。日本政府在研究了西欧重建汽车工业的经验后,决定用政府法规来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西欧微型汽车是企业求生存而自发的产物,日本政府改用政府法规来推动,效果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本的轻四轮车,后来居上,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国。日本政府在1956年公布的轻四轮车…  相似文献   

19.
在成就了日本汽车、韩国汽车之后,能源危机或许是中国汽车千成难逢的机遇。从“草莽英雄”到“乱世英雄”,中国汽车还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现代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过程的战略重点。这些世界汽车工业的后起国家最初几乎都是从建立装配工业起步的,他们的道路是:来件组装生产—→国产化—→扩大出口。但是,大多数国家至今仍停留在第二阶段甚至第一阶段,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以韩国和墨西哥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本文拟以这两个国家汽车工业成长过程及其政策为研究对象,比较、探索后起国家现代产业的发展道路与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