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2,(4):122-128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政府审计事业的迅猛发展,政府审计理论研究,特别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景象。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理论,一方面能够对中国政府审计的特色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通过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构建,能够指导政府审计更好地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服务。政府审计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认为,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结合是中国审计实务和理论界对政府审计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5.
完善国家审计跟踪问责制度是构建不敢腐社会的应有举措.从国家审计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和国家审计跟踪现状,试图针对审计跟踪问责制度欠缺的问题,构建预防腐败的有效路径.国家审计和政府跟踪问责制度关系密切,国家审计是政府实施问责程序之前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可以为政府实施问责程序出具必须的线索和证据,同时,跟踪问责制度是国家审计功能的纵向延伸,有利于增强国家审计对腐败行为的打击程度,又能加强国家审计的震慑力.主张:加强和完善跟踪制度和问责制度建立,这将有利于国家审计发挥腐败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型政府-分权压力型体制"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探讨了国家审计促进地方政府实现良治的作用与路径。分析认为,国家审计应当通过事前的考核指标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事中的考核指标分配、事后的评价活动以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改进。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强化预算的监督与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工作、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以及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还对未来"服务型政府-民主合作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下国家审计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转型国家创建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后华盛顿共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转型国家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本文对东欧转型国家公司治理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特别关注产权变革、股权结构演进以及制度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探讨了东欧转型国家公司治理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蔷  胡晓莲 《经济师》2003,(6):208-209
制度基础审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审计的抽样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支持 ,相应地审计抽样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审计重要性水平被称为制度基础审计三大基石 ,三大基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 ,审计理论与技术的进步而进一步演进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的追求是实现国家良治,促进国家良治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国家治理需要审计监督机制,国家审计的产生源于国家治理,国家审计的业务类型取决于国家治理的需要,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作用是建设,具体表现为监督权力运行、保证廉洁行政、提高政府效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最终推动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状况、模式特点与成因,并对中国未来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取向进行探讨。中国在生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安排特点、治理权力分配与规制政策工具等四个层面。这种制度模式的形成与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公民社会发展程度及政府激励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及市场机制在推动生态现代化中的作用,形成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市场与行政共同协调治理生态环境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美英国家政府审计外部监督机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审计独立性直接关系到政府审计监督权威和政府治理效果。对美英两国政府审计外部监督机制进行引介和解读,希望对我国政府审计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政府审计功能与公共治理存在密切联系.基于公共治理理论视角,我国需要从四个方面对政府审计功能进行重新审视与构建.新时期下,应以建设有效政府为目标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增值功能;以建设有限政府为目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审计对宏观调控的保证功能;以建设授权与分权政府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功能;以建设透明政府为目标完善审计公告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实现政府审计功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了应对外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多重压力对农业升级与发展的影响,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本文从政府干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两种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重点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参与公司外部治理这两者所发挥的不同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一致。政府补助产生替代效应,税费返还则产生互补效应。第二,持股监督(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能增强政府补助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能增强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第三,审计监督(社会审计事务机构的审计意见)会减弱政府补助支持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减弱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合理发挥持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内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陆秋婷 《时代经贸》2014,(4):251-252,254
随着国家治理免疫论的提出,公共政策审计作为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一种新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系统、完整的相关理论框架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审计实践也是屈指可数。本文在阐释公共政策审计的含义、本质、立项依据、服务国家治理依据和审计机关权力边界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出公共政策审计的内容框架,并就我国公共政策审计的三阶段发展规划作出关于阶段审计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何青  徐新华 《经济经纬》2006,8(4):90-93
意大利公司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完全不同于英美、德日典型的治理模式。其治理机制的形成和演化受政治、经济和商业习惯深刻的影响。虽然意政府对公司治理政策方面表现出“不作为”,但其积极干预经济的其他政策产生的溢出效应,却是推动意大利公司治理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给区域智造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以珠海、深圳临港经济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73家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2015-2017年政府治理创新前后的工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SIENA模型,从动态演化视角对大数据监管下的政府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大数据监管创新政府治理对区域智造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且在发展周期上表现为治理创新、工业经济发展与地方社会贡献的协同演化稳定性。据此,给出有利于政府现代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的现代国家结构需要简约的治理机制。依据国家治理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可以确立国家简约治理的两个相关准则:一是国家治理的以简驭繁定理,确认国家结构上国家一社会一市场的三分结构,建立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架构,确定国家治理的政治、法律与管理方略;二是国家治理删繁就简的改革选择,力求将国家权力加以规范,避免国家成为吞噬市场和社会的大政府,杜绝国家成为将所有社会资源吸纳其中的超级政府,并以此为原则进行有效的政府改革,使政府确切定位为有限有效政府。凡是不符合国家简约治理两项基本原则的,均应使用奥卡姆剃刀加以剔除。国家筒约治理的绩效,已经得到国家运作长程历史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引入在促进污染治理专业化的同时,引发相关利益主体关系扭曲,因而厘清各主体关系有助于解决土壤污染整治的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其博弈均衡和演化趋势,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罚款数额和监管成本、寻租成本和治理费用、政府奖励和寻租收益是分别影响政府、土壤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稳定策略的关键因素;在各主体博弈中,政府能够以行政管制遏制污染企业违法行为,第三方治理企业严格治理会改变污染企业理性预期,以期共同打造“政府尽责、企业担责和第三方治理主体负责”的理想演化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创造利润,使投资者获得回报,是资本市场铁的定律。因此,完善上市公司的结构治理,深化发展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保障中小投资者资本安全,已成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针对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状况,阐述了如何应用现代审计技术以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The "middle income trap" is a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the "middle income trap" and ways to avoid it. It reveals that the inner nature of the "middle income trap" lies i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dilemma, which results essentially from a lack of reasonable and clear definitions of governance boundari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s well a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is lack of boundaries causes coexistent and interrelated government inefficiency, market distortion/failure and social anomie, leading to a stagnant transition from a factor-driven to an efficiency-driven and further 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Moreover,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proper way to avoid the "trap" can be foun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governance mode, that is, to transition from a development-oriented and omnipotent government to a public service-oriented and limited government, from factor-driven to efficiency-driven and furthe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to a modem civil society through defining reasonable and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s well a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us, reconstruction can establish a state public governance mode featuring the interactive role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nd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systems and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