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新乔 《经济学》2004,3(2):387-388
过去20年里,契约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各自在相对独立的领域内发展着,研究契约、动力与承诺,往往没有将它们放入市场一般均衡的框架里加以内生化。这种状态在近来有了改变。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契约期限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契约期限概念的演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看做是一种契约关系,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范畴。在古典契约理论向新古典契约理论再向现代契约理论的变化过程中,研究范畴扩展到现代企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金融契约,各种经济组织以至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最近20多年兴起的不完全契约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7,(3):136-150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引导企业有序进入新行业,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和进入决策,进而决定市场竞争程度。本文将不完全契约机制和古诺竞争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金融契约执行效率对企业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机制。此外,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契约执行效率越高的地区,企业进入激励越强、市场竞争越充分;从地区角度看,中部地区对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变动相对敏感;从行业角度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变动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由于构成铁矿石市场主体利润函数的各经济变量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因此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力求与交易对象达成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契约安排进而与交易对象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均可被解读为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了铁矿石进出口国的利润函数变量,进而均衡契约安排在频谱上的落点不断推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它使得铁矿石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成为一个连续变量。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铁矿石市场主体的利润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铁矿石买卖双方在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由于存在契约安排即价格决定方式,故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该理论能够解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晓宏 《财经研究》2004,30(9):124-134
文章从风险资本价格机制的研究角度,依据契约理论提出了风险资本契约价格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风险资本市场均衡过程中价格的微观作用机制(价格从非均衡趋向均衡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博弈)和宏观作用机制(不同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总收益的变动趋势).为参与主体面临市场现行价格采取主动应对策略及政府面对市场不同博弈状态制定旨在提高市场总体收益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政策制定了具体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Hart和Holmstrom,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Hart拓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权模型,突出了产权结构对契约制度安排的重要性.Holmstrom改进了委托一代理模型,提出信息原则,并将道德风险模型拓展到多维度.除契约理论外,Hart在产权理论、公司财务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领域,Holmstrom在激励理论、金融流动性和金融规制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有助于辨识契约的内在机制,并为政策和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层次契约的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员工在组织中的多层次需求,提出了基于组织与员工间多层次契约的激励机制,并对基于收益分享的经济契约,基于心理需求、期望和承诺的心理契约和基于行为规范的社会契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关系契约分析框架下,比较了单期和多期条件下"农户+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三种主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衍生模式的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产权、声誉、抵押和风险态度对最优农业契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在单期条件下,由于契约不完全和敲竹杠效应,所有模式都无法实现最优效率;在多期条件下,如果贴现率足够低,"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实现最优效率;如果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则"龙头企业+农场"模式优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我们还分析了农户的转售成本对契约效率的影响,并提供了支持本文结论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间金融契约治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民间金融不完备借贷契约下的高履约率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民间金融保持高履约率的"秘密"在于其高效的私人治理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与信任机制、重复博弈与声誉机制、灵活的抵押担保机制和多样的惩罚机制等。得出的结论是:农村民间金融具有自动履约的内在机制,当前应赋予农村民间金融合法的生存地位,并通过相关法律的完善促进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