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锁企业的购买势力是影响竞争行为与格局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三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对我国家电零售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上游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社会福利水平将会如何变化.研究发现,只要寡头连锁企业之间不存在横向的合谋,购买势力的存在并不会导致零售市场产品价格的升高;零售企业会向上游企业施加价格压力,但这种价格压力并不会必然会完全转化为零售企业的利润;只要市场的零售企业不是独断,适度追求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会提高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有益于产业健康发展.但是,过度追求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最终会导致恶性竞争,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17,(29):78-79
刚刚过去的8月15日,零售界发生了又一个重磅事件一由联华华商打造的新零售业态“世纪联华·鲸选会员店”正式开业。这是一家定位于“90后”年轻消费群体,聚焦“一日三餐”家庭客群兼顾上班族、情侣,融黑科技、美食娱乐、次世代购物于—体、线下体验线上服务的体验式新零售实体店。  相似文献   

3.
考虑港口的收费管制因素,建立了进出口贸易竞争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出口国和两个进口国组成,且各国都拥有一个港口,位于出口国的两家公司均向两个进口国销售商品,并在各个进口国展开市场竞争(古诺竞争或伯川德竞争),各贸易国的港口根据其是否存在价格管制确定港口收费。针对进出口公司的每种竞争模式,得到了不同的港口收费管制组合下各贸易国的港口收费、港口利润和社会福利,并将竞争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1)在进出口公司古诺竞争模式下,若三个贸易国的港口都无收费管制(有收费管制)且进出口产品的差异较大 (小)时,各贸易国的社会福利和港口利润均更高; (2)在进出口公司伯川德竞争模式下,若进出口产品的差异较大 (小),则出口国的港口利润主要取决于港口收费 (贸易量),而进口国恰好相反; (3)当进出口产品的差异较大 (小)时,进出口公司在古诺 (伯川德)竞争模式下各贸易国的社会福利、港口利润以及港口使用费都更高。  相似文献   

4.
滞留成本、竞争性定价歧视和定价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5.
■“上特产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解读中国。”语汇学家英威尔森女士如是说。 ■“在网言商。将中国特产推向全新的电子商务领域,起步就应有利润。”特产网的老总对此深信不疑。 ■“买特产,只有精品,没有假货。”一位旅游者的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壳”资源交易价格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股权协议转让或二级市场并购来实现买“壳”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理论界目前对于“壳”资源交易价格决定影响因素、不同交易方式对“壳”公司价值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两个不同的理论模型对二级市场并购和股权协议转让两种不同的“壳”资源交易方式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对企业价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并由此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霍特林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不同竞争环境下平台实行“独家交易”的动机和底层逻辑,以分析其对社会福利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高速成长阶段,平台出于扩大规模、扭亏为盈的考虑,一般不会实行“独家交易”。(2)在平稳成熟阶段,优势平台出于提升收益或扩大相对商户规模的目的,有动力单方面实行“独家交易”;而劣势平台出于持续盈利、平稳发展以及维持商户规模(或相对商户规模)的考虑,一般不会主动实行“独家交易”。(3)“独家交易”会损害消费者、商户的福利及社会总福利,并在竞争相对激烈时使劣势平台面临更高比例的商户流失并降低其收益。(4)在竞争相对缓和时,“独家交易”也可能在提升优势平台收益的同时,增加劣势平台收益和商户数量,防止市场格局由“垄断竞争”演变成“完全垄断”。监管部门应考察不同竞争环境下平台“独家交易”对社会福利的差异化影响,并据此完善监管理念、优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润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是西方经济学追求的最优境界,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追求目标,但阿罗不可能定量认为,由于无法由个人的偏好函数综合出社会福利函数,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机制下,“帕累托最优”形式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赫姆斯特姆不可能定理则认为,在一个“预算平衡”的团队中,“利润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是相矛盾的,经济与管理的实践也已经证实了这两个定理。作者试图提出一种通过对经济制度作出调整来解决这两个“不可能”问题的思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如何处理“效率”和“公正”的问题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溢出效应对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溢出效应较弱时,合作研发下的政府补贴率最高,但企业更愿意选择集中式决策;当溢出效应中等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合作研发并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政府补贴率;当溢出效应较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分散式决策,政府仍会为其设定最优补贴率。分散式决策与合作研发均能使研发投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维持在较高水平;集中式决策不仅会弱化企业的研发投资积极性,还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
就在前不久,“国内互联网第一股”网盛生意宝以1800万元全资收购浙江阅海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将浙江阅海控制的“中华纺织网”、“中华服装网”、“中华纺机网”、“中华家纺网”等四家专业网站一并收归旗下。这是网盛生意宝自去年并购“中国服装网”、参股“机械专家网”后的又一项重大资本运作。本次并购将四家专业网站和线下会展与纺织软件公司一次性全盘吸纳,  相似文献   

11.
企业差异化战略对价格和质量竞争博弈均衡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考虑商品价格而且还要考虑商品质量水平的需求市场,如果存在两寡头企业提供某商品,必然会导致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博弈。本文研究表明:为了达到纳什均衡状态,两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差异化策略。而且在均衡状态下,如果市场是价格敏感市场,企业的差异化程度越高,对企业和消费者都越有利;如果市场是质量敏感市场,当敏感程度相对很低时,企业的差异化程度越高,对企业和消费者也都越有利;当敏感程度一般时企业可选择适当的差异化程度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同时达到最大的均衡利润;但当敏感度非常高,企业差异化程度越高对企业的均衡利润越大,可对消费者的均衡利润却越小。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无论人们自觉还是不自觉,已开始对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家”这一概念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历史上的文学家、科学家、史学家、军事家等都是那么地受人称赞,而唯独“资本家”却遭到深恶痛绝呢?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对“资本家”作了如下定义:当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能够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它们的使用价值,与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时,货币才转  相似文献   

13.
时下 ,不少打算购买房子的人都认为 ,房子和其它商品一样 ,只要付了钱 ,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其实不然 ,只有合法进入市场的房产 ,才能进行交易。否则 ,在单位实物分房取消后 ,你用自己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货币资金 ,一不小心去买了一套不能作为商品的房屋 ,没有取得房屋的产权 ,就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为此 ,当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人向你推销以下“三种房子”的时候 ,你需慎之又慎。一是违规开发房。近几年因房地产开发较热 ,具备开发条件的搞房地产开发 ,不具备条件的也在搞 ,甚至有的单位随便弄来一块地就搞起开发来 ,成为空壳公司。这…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企业借日元升值和经济泡沫的叠加效应,大举向外扩张,并一度出现“购买全球”的势头.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并购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与当时日本企业的跨国并购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和研究日本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正确引导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家庭经济”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基本的消费单位,不能说任何家庭都是生产经营、投资单位。家庭内部也有经济行为,如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智力投资等,但家庭经济行为决不能搞“利润最大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天然感情的溶合性,不是商品货币关系。家庭不是“市场”,不存在“家内交换价值”,我们应该从家庭美德、家庭文化的高度去审视家庭消费、家庭经济,使家庭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当一些中国商品在国外降价竞销、“自相残杀”,损害民族经济、国家利益的时候,被称为“简单的两根东西”的筷子,率先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迈出了堪称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主并方为多方的合作并购是一种新的企业并购形式,当外部潜在收益作用于合作并购联盟时,主并方的合作并购联盟稳定性会受到威胁。从不完全信息角度分析了合作并购中关系契约作为正式合作契约补充的必要性,进而系统地分析了关系契约中并购促成者和并购经营者的最优努力与最优转移支付的选择问题,并给出了并购经营者与并购促成者关系契约的达成条件及相关贴现值的选择准则。研究结论表明,关系契约中,并购经营者努力程度受到并购经营者转移支付的正向影响,而最优转移支付又取决于并购成功概率下的级差收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纵向关联市场结构下博弈模型,探讨下游市场特性如何影响上游污染企业环境税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下游市场最终产品差异性与上游企业环境税的征收起点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下游企业同时进入市场时,上游企业最优环境税低于“庇古税”.而当下游企业依次进入最终产品市场时,最优环境税与“庇古税”的关系则取决于污染排放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当污染对社会福利损害比较小(大)时,最优环境税低(高)于“庇古税”.  相似文献   

19.
“土匪”阿文 和阿文相识是在一个简陋、极其不起眼的地方,认识他之前所有的朋友都叫他“土匪”,我甚是诧异,一个长相斯文,彬彬有礼的大男生怎么会和“土匪”一词联系在一起呢?当我真正踏进他的店——“土匪吧”时,才了解了这两个字的真正韵味。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与晏智杰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分析商品价值不存在所谓三个暗含的前提条件。1、商品价值是在交换中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自发地形成的。没有价格波动就没有价值;价值只能形成于价格波动中。所以实际交换的条件不可能分析商品价值,只有发展了商品经济才是马克思分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创造价值的前提是创造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使用价值是人的劳动创造的。先进的生产设备不过提高人生产使用价值时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生产资料因此也会创造使用价值。由于生产资料不会创造使用价值,所以它不可能创造价值和利润,从而不存在马克思对生产资料所谓“不必付出代价“的假定;3、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它只是量的差别,不存在质的差别,所以抽象劳动本来就没有科技含量。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与价值论无关,但劳动价值论可以正确说明这个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