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教师文化责任担当关系到大学教师成为一名怎样的文化传递者,更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内核发展。大学教师文化责任担当的教育和引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教育部门以及教师本身的共同参与来完成,同时,它又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不断的探索。通过对北方某市3所高校150名大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大学教师在文化责任担当方面存在着知易行难、知行不一,认识不足;大学教师文化责任担当存在名实分离;文化责任担当行为具有功利性和自私性;文化目标模糊,存在得过且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1998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过7万家,职工总数330万人,全年科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上缴税金260亿元,出口创汇近1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盛夏酷暑季节,汽车市场正在出售两种畅销产品:TDT—116/117汽车电动风凉椅垫,深受广大无空调车司机的欢迎。 TDT-116型:零售价230元 TDT-117型:零售价260元  相似文献   

4.
张智利 《经济师》2006,(9):113-114
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深化改革的任务,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随着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正式颁布,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任务,落在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肩上。因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尤为重要。文章以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为切入点,着重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发布了最新的教师经济状况年度报告,考察美国衰退对大学教师收入的后续影响,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性别的大学教师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关注这份报告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研究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专业组织形式的,更重要的是唤起国内大众关注教师的生存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大学内部组织特性及其柔性化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高深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组织是柔性化的组织,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交叉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职能的糅合性,掌握高深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对象的“人本性”;现代大学组织柔性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大学文化和发展战略柔性。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实现“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已有文献和调查问卷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满意度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低等;并认为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论(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自身需求和专业特色,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可以解析为5个主体、3个子系统和3个网络;其耗散结构的特点在其外部功能上体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某些可能性;进而又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动力机制,将其区分为大学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3种形式。最后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政府与政策方面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三重螺旋”驱动的被(他)组织;朝向自组织方向发展乃是大学技术转移未来长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提高课《英语电影赏析》存在普遍性问题。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即教师主导性发挥不够;在回归教师主导性前提下,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立大学英语提高课《英语电影赏析》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式教学,多样化教学策略,改变《英语电影赏析》教学现状,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智慧生成,是以项目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品性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校内校外联通,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大学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技术员双重指导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项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认知学徒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有机融合,对当今大学教学如何落实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品格陶冶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通过项目引领,实现主体创造与学术创新有机统一以及构建促进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交往—合作学习文化等有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沙德春  荆晶 《技术经济》2019,38(10):88-94
大学科技园是通过集聚大学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服务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velopment analysis,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2014—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平均效率较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多数省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建立课堂组织教学的督导机制时,应把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纳入对教师教学评价内容。我们要努力建立课堂提问平等参与的氛围,注意显性提问与隐性提问的选择,实现由单一性问题提出向复合型问题提出转变。教学技术设备和手段的变化对大学课堂提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情境选择提问方式,是教师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推进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发挥了主导作用哟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究竟应如何抓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确定,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应如何改革,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思考和处理,并将提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议程.如何转变观念,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情景式、交互式、反馈式教学方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群体“工作倦怠”的心理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倦怠”现象正袭扰着当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学教师群体也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应针对大学教师工作性质和特点具体分析其“工作倦怠”的种种表现,从教师管理角度,在大学教师工作设计、职业生涯、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方面全面看待这一问题,除了教师个体调节之外,力求从外部客观上来逐步消除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技术经济》2018,(1):44-49
基于简历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大学教师的大数据简历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中国"工科类"大学教师的流动规模和流动规律。研究发现:在总体流动频率方面,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流动频率总体偏低,有流动经历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占据了有流动经历的大学教师总样本的"半壁江山",且"工科类"大学教师相比其他学科的大学教师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在区域分布方面,中国"工科类"大学教师更多在东部地区流动,且表现出更大比例的东部地区内部流动——这与传统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掠夺式获得人才的刻板印象不符;在宏观影响因素方面,"工科类"大学教师的流动规模与高校所在地的总体发展水平紧密关联,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也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位教师的视角出发,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领导和广大师生共同来关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文艳  周晔馨  于洪霞 《经济研究》2019,54(11):133-148
本文考察了高校近亲繁殖所构建的强关系社会资本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背后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对近亲教师学术产出的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机构近亲繁殖率与机构层面的中文学术产出质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且对近亲教师个体的学术产出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近亲教师学术社会关系网络较为单一,而后者对学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学术产出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这造成近亲教师学术产出的质量显著低于非近亲教师。本文为"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创新和大学治理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串联课堂的纽带,在大学,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水平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带来较大影响。大学教师应该加强课堂语言的锤炼,提高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带动学生乐于沟通,培养学生善于沟通,让课堂成为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9.
张双娜 《时代经贸》2010,(18):18-18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风建设决不能单凭教师的号召力和学生的自觉性,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搞好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高校教师用人制度、考试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为建设真正一流的大学,培养出具备高素质、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将制度建设放在学风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推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奥斯卡·兰格(Oskan Lange 1904—1965)是波兰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先后担任过中央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并曾在国内和美国的大学里任教,讲授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