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改革40年历程发现,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出现了一个中周期和三个短周期。改革周期性变化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作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运动规律,再加之我国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这就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具有了阶段性特征,并引起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形成了改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高度吻合。改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恰是改革最佳窗口期;改革进入新周期,才能孕育经济运行新周期;激发人民的改革激情与活力,才能推动改革周期性运动;加强顶层设计,才能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2.
季红 《经济导刊》2006,(7):26-33
28年来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重塑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对改革各方面的争议,存在一种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为此,我们访问了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尚全,他从始至终参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非常熟悉。他曾经说过,有很多人认为历史上改革都没有好下场,但必须坚持改革,否则中国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3.
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工作。本文提出企业改革的理论依据;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分析了企业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论述了深化企业改革,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企业改革被提到重要位置。党的十五届国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各地广泛开展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目前看,企业改革还存在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今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针对企业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对近3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最新经验做了科学精辟的总结,明确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原则,对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支付改革成本,推动企业转制:思路和初步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历史包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制约作用,政府在解除历史包袱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支付改革成本的理由和内涵,强调支付改革成本一定要有相应的改革成果,要有一揽子改革方案的配合,最后讨论了改革成本费用的筹措和使用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为探索改革的目标模式就花了14年,可见改革之艰难。在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改革的步子加快了,但改革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目前还是一种实践中的理论模式,要建立这样一种经济...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改革沸沸扬扬地进行十多年,这当中既有成功和喜悦,也有经验和教训,现在到了必须进行全面彻底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误区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那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克服“国有制必须占主导”的传统观念,走出“产权制度改革包治百病”的理论误区,针对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选择适当的渐进措施,抓住重点和难点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近期财政部推出了较大力度的公共财政体制模式的改革,扛开了我国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序幕,也加快了财政改革的步伐。那么,这次财政改革究竟是在原有理论和体上的修补即改良式的改革,还是对原有理论和体制的变革即革命式的改革?文章从现有理论出发,结合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文章论述阐明了我国的财政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革命,而非改良。  相似文献   

10.
对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但是在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肯定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提出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就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体制演进的方式,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哪里有改革,哪里就会呈现勃勃生机。今年以来,中央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为河北广电系统的全面改革送来了东风。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  相似文献   

13.
补正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郝英奇 《广东经济》2013,(12):33-33
三中全会是经济改革的里程碑,透过历届三中全会可以看出中国改革的哲学脉络,明晰改革的大方向,使得“过河”不再“摸石头”。三中全会是经济改革的甩程碑,透过历届三中全会可以看出中固改革的哲学脉络,明确改革的大方向,使得“过河”不再“摸石头”。十一届三中伞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向经济建设,率先启动了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拿会,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  相似文献   

15.
王平 《时代经贸》2012,(22):199-199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30年前,一场发轫于农村的经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起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帷幕。30年问,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姚莉从70年代开始,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金融改革,从结果看,有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速度过快、过急,最终导致了金融出现混乱,政府被迫重新进行金融管制。而有些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之时,没有进行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业税取消之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浪潮。在此种情况下,结合中央、国务院乡镇机构改革精神和M镇机构改革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民族地区乡镇机构改革效果的探讨,认为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乡镇机构的工作难度加大,乡镇机构改革有一定空间,至少还可以从收缩权力、扩大服务和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机制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九届人大正式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因此揭开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做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必须适应这一改革潮流,投身于改革之中。首先我们必须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后才能适应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而行政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行政改革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越南有关方面的邀请,常修泽教授出席了2004年5月在河内举办的“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作为论坛的主题报告,本文从总结我国改革经验和中越改革的比较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六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结合会议和座谈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分析了我国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选择的思考。对比中越改革进程,重新反思我国改革过程中某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对我们深化改革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