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国有林区改革模式对比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活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目前针对国有林区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正在探索之中。文章综合对比了目前国有林区改革的主要模式,深入分析了各改革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国有林区改革应该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并共同承担改革成本,最终建立中央直管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逐步理顺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及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及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伴随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开展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设备有偿转让、木材生产招投标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主体精干、辅业兴旺的目标,加快了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推动了企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施天保工程前,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面临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职工月工资仅180~220元。天保工程实施后,经过一系列改革,目前清河林业局已成为全省森工系统所属40个林业局中经济状况最好的林业局。其具体改革措施:创新森林保护发展机制,采集林副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创新林区产业发展机制,构建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人事用工和劳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全面实行养老保险政策;创新林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林区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创新林区小城镇建设机制,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清河经验留给我们深层次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林业乃至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正处于重要的攻坚阶段,重点是要破除体制和机制尚存在的障碍。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重,成本高,风险大。必须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力争在产权制度、林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现代林业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扶持一批严格自律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建立运转高效的林区政府。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是一个曾经陷入两危困境的林业局,经过8年持续不断的改革,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对于尚未走出困境的其他林业局而言,清河的经验可以复制。清河改革把握的根本是富民、强企、兴林,关键是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清河的改革是从森林承包管护经营开始,逐步扩展为林区发展的综合改革。改革是成功的,应该到清河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治本之策是政企分开,当前进行的改革包括4种模式,即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改革模式,清河林业局和十八站林业局改革模式,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模式。改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改革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内部政企分开"的渐进型改革已经在实践上有了尝试,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将森工企业承担的政府职能和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职能移交给由原森工企业人员组成的新的政府职能部门,学界目前对此认为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9.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对影响国有林业企业“两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也分析探讨了国有林区出现的各种改革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作用。指出,在国有林区,国有加工业改制进展迅速,家庭式经营管理和市场化手段成为森林资源管护和经营基本制度要素,许多新做法提高了森林培育、采伐和经营的效率,但社会保障体制严重缺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利润分成机制、企业社会负担对企业创收存在过强激励,是森林资源破坏的根源。分析结果不支持农业生产等同于毁林的判断。改革方向是建立地方公有林体系,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将精力集中于公共物品提供方面。深化改革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使之规范化,催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十八站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为目标,重点推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和经营利用分开、政府社会事务管理与林业企业分开、社会事业发展与企业经营分开,理顺林区管理体制,加强生态建设,转换林区管理职能,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实现林区体制架构社会化、管理理念现代化、接续产业市场化、职工身份合同化、分配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森林资源型企业的狭义概念,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具有"三重性"、长寿性、管理体制的政企合一性等特殊性;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素质和活力、资源以及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现实发展中的困境,结果表明: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合理开发、经济素质和管理体制的提高以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据此,提出了促进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科学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增强企业素质和活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技术创新;实施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现存管理体制下政企不分,管资源与砍树木同出一家及其带来的问题,介绍了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2007年底以来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初步理顺森工与政府的关系,强化了林管局的林业生态建设管理职能和国有森工企业的经营职能,优化了生产关系和发展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关键是强化林管局职能,在剥离企业社会职能的同时,赋予林管局林业行政许可权。  相似文献   

13.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以林业总产值、森林管护面积、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作为衡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产生抑制效应;林业财政投资额对林业总产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对森林管护面积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业工作站数量对森林管护面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工作顺利进展,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法测量了黑龙江省森工40个林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利用Panel-Data模型找出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归结为林区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技术因素和营林投资比重对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存在负向影响,而劳动投入和天保工程(政策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鼓励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投资结构、加强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和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森林认证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起步态势,通过构建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量化分析模型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综合效益的均衡值是存在的,森林认证机构、政府及林业行政部门应加快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在开发中必须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好森林资源开发的经济阈值和生态阈值,进一步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生态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东北国有林区改革的评价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森工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探讨了改革的趋势。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四权合一"与"两权分离",探索了委托经营、承包经营,但改革尚未全面推进。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集团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效率评价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森工企业的投资完成额、年末在岗职工和林业总产值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DEA模型,通过测算、评价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基于效率视角探索国有林区济转型发展动力。结果表明: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总体林业生产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规模效率不足和纯技术效率消极变动是影响林区综合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期"天保"政策对改善林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论启示,重点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改善森工企业间相对经济效率3个方面构建旨在提高林区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