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其中品牌竞争更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较多的自主品牌,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各国都在积极的推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建设。本文在对自主品牌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并针对我国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其中品牌竞争更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较多的自主品牌,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各国都在积极的推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建设。本文在对自主品牌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并针对我国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利润低下的现状和增强企业知名度,我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进行自主品牌建设,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由于中小企业力量薄弱,资源、经验缺乏,在自主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外部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阶段问题的分析,构建了价值链视角下政府应该如何对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进行帮扶的框架,为政府了解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现状和问题提出支持办法和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明 《现代商业》2008,(3):59-59
本文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提出自主品牌产业发展现状,利用SWOT方法对自主品牌产业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在深沪上市自主品牌整车汽车企业存在的主要营销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成长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深沪上市自主品牌整车汽车的营销数据,并从财务和非财务双重视角探讨营销突出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促进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品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汽车企业不仅在竞争力上存在着较弱的问题,在汽车的性能方面也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等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阎婧  徐晓星 《江苏商论》2012,(2):69-70,85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一汽创立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因其性价比高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势头迅猛。自主品牌企业也不负重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加强产品品质,以尽量缩小和外资品牌的差距。在自主品牌企业苦修内功的同时,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偏见依旧存在,尤其在中档车市场上,消费者还没有完全接受该品牌。本文拟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品牌发展落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营销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4)
在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薄弱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抓住电动汽车的发展机遇从而提升、壮大国内电动汽车的自主品牌。本文对我国自主品牌的现状作分析,提出我国自主企业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跨境电商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服务模式和跨境电商自主品牌营销面临的困境,并对跨境电商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TRIPS协定下商标注册包含的使用要求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这也是美国商标法的直接体现。其中,TRIPS协定第15条第3款是对WTO成员国内立法的妥协,体现为一项选择性义务。TRIPS协定第15条第1款还包含了通过使用获得商标注册的显著性要求的规定,第16条第1款包含了对在先使用商标的特别保护要求。我国在商标注册使用要求方面不抵触TRIPS协定最低义务要求,但在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时应谨慎对未驰名商标保护给予扩大保护。  相似文献   

12.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国际条约和我国国内法上没有直接的规定。我国司法机关早期以商标权地域性为基础,认为受托方加工相同产品、贴附相同商标并交付至境外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后来逐渐转变态度,认定受托方的行为属于“非商标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非商标使用”虽然为认定受托方不构成商标侵权提供了理论便利,但与常识相悖,也难以自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涉外定牌加工案件时,以该理论全面替代混淆性判断,无法精细平衡涉外定牌加工委托方和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我国法院近年考察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的必要审查注意义务,则是将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定位为商标侵权的帮助者,这与其倡导的“非商标使用”思路自相矛盾,进一步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应限制“非商标使用”理论的适用,回归传统的商标侵权认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实际案件出发,通过对该类纠纷中认定构成侵权的主要案例及主要理由、不认定侵权的主要理由及规定和区别情况加以认定的主要观点的研究,着重分析商标侵权认定的实质要件、"商标使用"含义的理解等法律问题,同时对于商标侵权纠纷中的利益主体、商标地域性及国际贸易分工合作等进行综合考量,提出对该类纠纷的法律适用应当考虑3个方面,包括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合理解释、工商海关部门行政查处与司法衔接以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在我国比较特殊的品牌生态环境下,企业重品牌创立轻品牌管理,品牌衰退、品牌非正常死亡现象异常突出。针对问题品牌可以采用刷新策略,通过对品牌信息的重新构建和传播途径的取舍,支持强化品牌目标,进而强化或改变原有品牌形象,以新的品牌信息刷新旧有品牌形象,激活品牌联想,使原有品牌形象清晰化、丰富化,直至强大。文章提出,差异点和活力点是进行品牌刷新强有力的工具,能够改善、提升或强化目标品牌,但在选取差异点或活力点并实施品牌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优先性、投入及隐身和现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驰名商标保护与中国名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品牌培育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驰名商标认定,二是中国名牌产品评定。中国名牌产品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难以得到像驰名商标那样的法律保护,而驰名商标乃是无可非议的名牌。文章提出,为促进中国名牌的发展,应将驰名商标保护与中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行政资源的优势;同时全面利用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等法律武器,加强驰名商标保护,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国际通行的品牌培育模式,即以驰名商标保护为核心,以中国名牌战略为契机,实施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Composed of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resellers,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gray market surreptitiously, but legally, acquire genuinely branded goods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remarket them throughout the globe in competition with channels authorized by trademark owners. These owners charge that this practice of global arbitrage unfairly damages the value of their brands and channel relationships and seek government protection against these imports under national trademark laws. Because of the sensitivity of gray market activities, evidence of harm to authorized channel members is difficult to verify. This paper turns to a modeling approach to disentangle the web of relationships and identif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gray market trading. The model views the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rm managing its independent channel members in two countries and confronted with a gray market that will engage in arbitrage given sufficient incen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ough the global gray markets can make channel management a painful exercise, the damage is insufficient to warrant prohibition by public agency.  相似文献   

17.
iEthics     
Nike. McDonald’s Apple. These companies and many others invest millions of dollars each year protecting that one thing that distinguishes them in the marketplace – a trademark. A company’s trademark is the symbol that allows consumers to know that they are dealing with a particular compan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some companies will go to obtain and protect a trademark. Specifically, it will address the fight between Cisco and Apple over the iPhone trademark, as both companies took questionable step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to obtain rights to the iPhone mark. In addition, the basics of trademark law and ethical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demark law will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8.
TR IPS协定与所纳入的巴黎公约文本条款中包含了成员可以拒绝商标注册的多种理由。综合拨款法案进一步确定了成员以国内法上的理由拒绝履行商标注册义务的适用条件。相比于TRIPS协定义务的要求,我国在商标立法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设置拒绝商标注册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商标战略的引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商标战略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把商标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企业提高商品制造、研发、运用能力,培育商标的独特性,形成品牌互动,提高商标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提高商标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优势,重组、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构建以商标注册人自我保护为主体,行政和司法保护相结合,社会公众参与的商标权益保护体系,加大商标专用权行政执法力度,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论商标法对公共利益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标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属性。商标法是一个激励竞争、鼓励执法、制裁违法、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它通过对商标权人"专用权性使用权"的保护和对公众"参照性使用权"的保护纠正了市场失灵,保护了消费者权益,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有序竞争,并增加了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