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工作特征理论,将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引入分析框架中,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任务重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跨层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13家企业、74个团队的401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共享领导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心理所有权在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任务重要性增强共享领导对心理所有权的正向作用,并正向调节共享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共享领导的跨层研究,同时通过关注员工个体心理感受,丰富了共享领导对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并对员工创造力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7,(2):66-72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详细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各维度是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心理所有权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正向影响促进性建言行为;关系透明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都有促进作用;员工心理所有权在自我意识、关系透明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在关系透明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传导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并拓展了领导风格和员工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企业管理中应注意发现及培养真实型领导、着重培养领导者的自我意识和关系透明特质、重视员工心理所有权的提升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但关于员工不同的人力资源归因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人力资源归因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对642份配对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人力资源归因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这对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引导员工更多地为组织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员工的建言与智慧贡献对企业的组织发展和创新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上级信任、组织信任、同事信任对建言行为也有正向影响,且上级信任、组织信任和同事信任在变革型领导与建言行为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认为可以从塑造变革型领导风格、加强员工对上级和同事的信任、营造建言氛围搭建多样化的建言平台等方面来促进员工向企业建言,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员工建言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已有研究认为组织领导力是影响员工建言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研究都与自上而下的领导范式相关,而关于领导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却鲜有讨论。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原则,从上下级双向反馈视角出发,考察主管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317份上级-下属有效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主管发展性反馈有助于促进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建言行为;(2)工作激情高昂的员工会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建言行为,并且工作激情在主管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工作场所压力下的三维度,即工作层面压力、组织层面压力和社会层面压力则在主管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分别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本文以自我损耗为中介变量,以人际敏感特质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以中国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306名员工及其直属领导为研究对象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下,工作场所无礼行为负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2)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自我损耗的直接关系;(3)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员工建言行为的间接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扩展无礼行为和建言行为的研究视野,同时对于促进企业领导者减少组织中无礼行为的发生、提升员工建言的积极性、提高决策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8,(3):102-109
基于社会交换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265个员工及其主管配对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促进性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员工心理安全感起中介作用,员工调节焦点特征不仅调节了心理安全感中介作用,而且调节了心理安全感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塑造管理者悖论式领导风格、注重员工心理安全感建设、主动识别员工调节焦点特征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等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46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心理安全感和集体主义倾向在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分别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关怀型、规则型伦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心理安全感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工具型伦理氛围对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没有显著影响;集体主义倾向在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女性管理者主导决策并承担组织发展责任的视角,以团队氛围为中介变量,揭示互联网时代女性领导力特质对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领导力特质对团队氛围和员工绩效具有正向的支持作用,能够促进良好团队氛围的形成,并且最终通过团队氛围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绩效,这对企业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培育员工的组织忠诚度和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组织架构日趋网格化和组织管理社群化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内多家企业的149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组织结构和支持性组织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的集权化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负向作用,对抑制性建言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正规化有利于员工的抑制性建言,对促进性建言的正向影响则相对较小;支持性建言氛围中的同事支持对抑制性建言有显著正向作用,上司支持感对抑制性和促进性建言都有显著正向作用;支持性建言氛围在组织结构和员工建言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具有正向领导力的管理者能够凝聚和整合组织的各种力量,带领组织和员工共同成长。为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打造卓越高效组织,引入了正向领导力的概念,深入阐述正向领导力的内涵、行为与应用实践,重点研究正向领导力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具体运用,并提出员工转变模型及正向领导力3C模型,丰富了正向领导力理论,并为正向领导力理论在运用实践中的作用原理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
员工建言对组织决策乃至长远发展都至关重要.文章首次将心理可得性、差错反感文化纳入工作自主性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进行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等,探讨了心理可得性作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新疆、河南、上海等地246份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心理可得性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在两者间起负向调节作用.这对企业员工工作自主性的形成、心理可得性的培养、良好组织文化的建立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员工建言行为与其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建言采纳和工作自我效能感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考察员工建言行为与建言采纳的交互作用如何通过工作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绩效.以273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结果发现:(1)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与工作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2)建言采纳正向调节促进性建言和工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3)工作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促进性建言和建言采纳的交互项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员工建言行为影响工作绩效的内部机制和权变条件,对员工建言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295名企业员工样本,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谦逊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谦逊领导和领导言行一致都对员工建言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另外,领导言行一致还会调节谦逊领导对员工建言的效应,当领导言行一致较高时,谦逊领导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较强.最后,员工心理安全感部分中介谦逊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完全中介谦逊领导和领导言行一致的交互项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拓展了我们对谦逊领导与员工建言间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非工作时间利用电子通讯工具进行工作沟通已成为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可能与组织的初心背道而驰。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耗竭和自我牺牲型领导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383名员工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牺牲型领导负向调节了情绪耗竭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正向影响,并弱化了情绪耗竭在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与员工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同时为企业减少员工时间侵占行为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视角,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通过调研256名中高层企业管理者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提升数字平台能力进而推动组织创新;环境竞争性不仅正向调节数字化领导力与数字平台能力间的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数字化领导力与组织创新间的关系,即企业外部环境的竞争性越强,数字化领导力对数字平台能力和组织创新的正向作用也越强;环境竞争性对数字平台能力的中介作用具有促进效应,即环境竞争性越强,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提升数字平台能力对组织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也越强。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先前对领导风格和沉默行为关系的研究,聚焦于领导容错的负面效应,对员工的沉默行为具体化,关注员工对环保问题保持沉默的绿色沉默行为,并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切入,考察领导容错和员工绿色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容错对绿色沉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和道德解脱在领导容错和绿色沉默行为关系中起平行中介作用,领导容错对绿色沉默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7,(9):106-11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建立雇员敌意、差错沟通、情绪管理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雇员敌意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差错沟通在雇员敌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起着中介作用;情绪管理正向调节雇员敌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负向关系,情绪管理通过抑制雇员敌意对差错沟通的负向效应进而弱化雇员敌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向效应。因此,为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企业应重视增强员工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加强引导,并积极营造正向的差错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建言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15家中小制造企业的231名下属及其直接领导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是通过员工的建言效能感发生的;(3)领导-部属交换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即对那些与领导有高质量交换关系的员工来说,真实型领导对建言效能感有相对较强的影响,进而对建言行为有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意见,鼓励员工发言.但是建言具有挑战性和人际风险性,尤其当员工面临一定工作压力时,员工建言需要更多的认知过程.目前有关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仍存在分歧.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根据资源守恒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理论,提出了建言价值认知和建言成本认知两个中介变量来构建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假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关系不同.通过对国内三家大型企业260名员工的调查,对以上假设及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对建言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不同,挑战性压力促进建言行为,阻碍性压力抑制建言行为;员工会通过对比建言的价值和成本来决定是否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