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音·数字     
引全球人才发无锡财2010年是无锡市新兴产业培育年,力争传感网、新能源、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4大国际级产业基地和生物、新材料、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是人才,2010年全市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无锡高新区被授予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正式挂牌的全国五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和江苏省惟一的挂牌基地。这是多年来无锡高新区把引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园区的关键举措的结晶。目前,高新区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有高层次人才1.3万人,院士及国家级专家19人,硕士、博士6800多人,  相似文献   

3.
“千人计划”是2008年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署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在于从国外引进高层次的学者,以期大幅度提升国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以来,浙江省各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用“保姆式”服务引进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419名。据媒体报道,这些人才回国后,或创办公司,或开发研究,为浙江创造至少1印多亿元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前年底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前不久.又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形势下推进人才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  相似文献   

5.
2008年底,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按照规划,国家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吸引千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并建立40至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6.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008年度引进人员名单揭晓,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在园企业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洪流博士、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洪博士,清华科技园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榜上有名。这次北京市入选的创业人才共四人,海淀区风光无限。独占三人。海淀创业园更是独占鳌头,二人入选。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7.
一是培育壮大两大创新群体。科技人才群体,计划五年投入2.8亿元,重点引进国家级"千人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力争5年内市级以上"千人计划"人才突破100人,海外人才突破1000人;研发中心群体,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创新载体,今年争取新建企业研发机构100家以上。二是打造两大科技创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自此拉开序幕,是为广为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千人计划"。作为目前我国级别最高的人才引进工程,"千人计划"自实施伊始就引起大批海外人才的强烈兴趣和广泛关注,同时在国内,它也带动了各地人才招引和激励的高潮迭起。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该规划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9.
正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才资源更为重要。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近日,济南高新区高起点搭建政策平台,相继出台《济南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扶持计划实施办法》、《济南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给予扶持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扶持计划"通过引才和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利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重点引进上百名能够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创新创业,加速人才聚集、引领产业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人才特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125"计划.5年内,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领域和困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1000名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其中2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50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 第二章 适用对象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高层次人才是指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或在海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引领高新区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企业     
《中国高新区》2013,(7):14-14
襄阳高新区启动“521人才计划” 6月18日,襄阳高新区宣布,该区史上最优厚人才计划——“521人才计划”正式启动。未来5年内,将通过资金奖励、政策扶持和平台建设等措施,投入不少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引进1000名左右掌握国内外领先技术,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无锡高新区地处高校科教资源相对不足的二线城市,却创造了世界半导体建设的“无锡速度”,缔造了中国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尚德神话”,开创了“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国首批“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无锡高新区率先实现了由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的成功转型,绘就了一条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螺旋上升的发展路线图。截止2010年底,  相似文献   

13.
到2016年,集聚各类企业600家以上,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其中文创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实现翻一番。培育年营业额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以上企业10家,1000万以上企业30家,500万以上企业50家。集聚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以上,省千人或市3315人才10人以上,海外高层次创业团队2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企业100家以上,大专以上人才就业20000名以上……“600家”、“30亿”、“20亿”、“翻一番”……这些只是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制定的2014年至2016年具体目标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苏南人才争夺战,越来越激烈。苏州的“千人计划”,直接拼杀无锡的“530计划”。与此同时,同处苏南的常州也推出各种举措,吸引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5.
“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从2008年起在全省科技系统全面启动。文章从院士江苏创业行动计划、外籍科学家江苏发展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计划、科研创新学者攀登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企业博士创新启动计划等6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的主要内容,并且讨论了其支撑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底,中国出台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千人计划”。2010年初,中国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通过了我国第一个人才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今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厦门等城市相继开建“人才特区”,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汇聚人才资源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这标志着政府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正日渐重视全球人才战争。  相似文献   

17.
3816号提案主题词:人才提案内容摘编自2008年"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踊跃回国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引进方式、评审制度方面尚有欠缺,存在人才浪费现象、人才利用率亟待提高,各地政策不平衡、海归人才分布不均衡,注重引进海归人才数量、忽视"存活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加快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对于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陕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以前,一提到无锡高新区,“日资高地”、“韩资板块”、“传统制造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代名词。而今,“530”计划、“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名词却成为无锡高新区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20.
强劲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深圳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重视,但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全球人才竞争格局,目前深圳面临外籍人才吸引力弱、引才主体和渠道单一、评价机制不尽合理、认定标准过于局限、企业引才激励不足等困境.应当积极借鉴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全球先进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优化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打造配套"软环境";发挥政府、市场双重引才作用,突出产业界、学术界引才主体地位;强化用人主体自主权,重构"能力+业绩"分类评价体系;设置具有深圳特色的认定标准体系;增加企业引才补贴,加大人才引进激励,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不断提供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