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互助养老是当前应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无效或不足的创新路径。农村老人有向他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意愿是互助养老实现的前提。本文基于对陕西省农村老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村老人养老服务提供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农村老人养老服务提供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但网络异质性的增加则可以显著提升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意愿,与"弱关系"网络成员互动可以提高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意愿,而与"强关系"网络成员的互动则会降低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意愿;网络关系交往频率对农村老人养老服务提供意愿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改善信息获取状况和增进互惠机会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提供意愿。由此,本文提出聚焦村庄内生资源开发、推广"能人"带动型互助养老、加强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总体购买意愿一直偏低。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使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养老责任认知对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老年人的养老责任认知显著影响其对养老服务的购买意愿,倾向于认同社会化多元养老责任的老年人有更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此外,身体状况欠佳、受教育水平较高、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收入较高、使用互联网和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更有可能购买养老服务。建议从养老责任认知层面引导老年人转变养老服务消费观念,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权责框架,优化养老服务政策,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促进我国养老服务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养老意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一项关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在考虑个人基本特征和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老年人社会支持对社会养老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支持少的老年人相比社会支持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另外,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还受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5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全球价值链情境下的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知识距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Johnson Neyman法对知识距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知识距离情况下,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嵌入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在高知识距离下,结构性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关系性嵌入对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随着知识距离的降低,关系性嵌入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可见,知识距离在全球价值链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降低与全球价值链合作企业间的知识距离,可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天蔚  姜玉青 《新金融》2023,(6):41-46+67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对提升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践总体上不是很成功,这与老年群体的接受程度、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息息相关。为此,应通过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引导与金融机构的帮助来支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推广;应以稳健原则作为金融机构的根本遵循,审慎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业务;应及时完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规定,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施提供运行基础。进而充分发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激活老年群体固定资产、缓解我国养老“三支柱”保障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场舞风靡全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广场舞群体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广场舞群体的养老支持功能问题。研究发现,广场舞群体能够为参与广场舞老年人提供较多养老支持。其中,信息支持最多,其次是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支持,经济支持最少。参与社区内广场舞老年人比参与社区外广场舞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养老支持,自身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在广场舞老年人网络中获得的养老支持更多。此外,网络因素对老年人获得养老支持的影响并不一致。网络规模对老年人获得养老支持无显著影响;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类型和网络异质性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对其呈显著负向影响。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广场舞群体的养老支持功能,可以科学完善我国现有养老支持体系,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养老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为解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信息技术的嵌入改变了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之间的衔接问题,反而因协调性服务的缺乏而产生了新的供给问题。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破解之道在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政府监管和提供、云家庭服务中心协调、私商及其他社会生产组织生产、老年人群体消费并参与生产的协作性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8.
居民投资行为的老龄化影响是近年来经济学、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有效提高老龄人口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积极释放老年群体金融消费活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综合性社会互动指标;其次,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互动对老年群体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发现社会互动强度越高,老年人越倾向于参与正规风险金融市场;再次,通过逐步回归和KHB中介检验法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内生性互动能通过信息获得、情感认同以及社会规范三种渠道来部分影响老年人的正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研究结论为老年人参与金融市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据此,政府应充分关注社会互动这一非正式制度对于老年金融市场的效用,发挥内生互动机制在降低信息关注成本、提升金融素养与建立合理风险偏好上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家庭金融健康水平,改进投资策略、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资产收益、促进金融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石家庄市的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检验的列联表分析法以及Ordered 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得出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力很小;人际关系、生活状态、交通便利、对未来的预期及医疗设施不是影响主观满意度的因素。对家庭关系、身体状况、工作状态、自我满足感、自身价值实现、自身消费能力以及收入越满意的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信号传递模型和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自身特点,引入信用共享机制,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次贷款的利率越低,单次信贷额度越低,低收入消费者的伪装成本越高和对消费者违约的信用惩罚越重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使信用贷款流入高收入群体;而随着信息共享程度越深,消费金融服务的频次越高,由消费者主观意愿导致的道德风险就会越低,互联网消费金融活动开展就越顺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城市的养老服务需求工作开展不同步。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面向吉林市离退休职工,就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养老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对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管理机构、有持续资金投入的社区养老服务有较高需求,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强烈关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河南省六个地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社会保障对我国各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非一致,存在地区差异性。原因在于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的非均衡性及居民消费习惯等的差异。在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当地居民消费推动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对于我国大多数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因此要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预期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4.
瑞典作为斯堪的纳维亚福利体系的代表国家之一,其养老服务体系被打上了平等主义文化的烙印。瑞典平等主义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土地改革、贸易联盟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一系列事件。受到平等主义文化的影响,瑞典养老服务体系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1918年以前,瑞典以家庭养老服务为主,政府只为贫困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1918—1949年,以老年之家为代表的机构养老服务为主,覆盖全体老年人;1950—1989年,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瑞典最主要的养老服务方式;1990年至今,“消费者选择”提升了瑞典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政府成为养老服务的唯一责任主体。瑞典基于平等主义文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带来以下启示:大力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与养老服务津贴的全覆盖;以服务质量为导向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竞争;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为养老服务提供人员保障;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现代社会风险程度加剧,老年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供给严重不足、且老年残疾人对照料服务支付能力低下的基本国情下,家庭照护成为老年残疾人照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对于老年残疾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削弱。老年残疾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老年残疾加剧了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因此,如何完善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以提升家庭照料能力,完善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政策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从老年残疾人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 (eWOM) and conventional media on subjective norms and intention to purchase Sharia insurance in Indonesian Muslim society. The research data consisted of 458 Muslim clients who were members of an online community and also policy holders of Sharia insurance in the three largest cities in Indonesia: Jakarta, Semarang, and Surabaya.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eWOM and conventional media can affect subjective norms. Additionally, subjective norm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tention to purchase among Sharia insurance customers. This study valid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variables of eWOM and conventional media in influencing subjective norms and intention to purchase. For Sharia insurance company management,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very useful reference in drafting and formulating campaign strategies. This study also justifies the integr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WOM and conventional media with subjective norms and intention to purchase Sharia insurance.  相似文献   

17.
Using the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 we document the level and variability of quarterly consumption across the socio-economic distribution. While the measurement of well-being is focused on income, the secular and policy discourse prioritises income-adequacy to meet family needs. This concern over income-adequacy centres on the capacity of families to predictably consume minimally acceptable levels of basic need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mobility consequences of low consumption. Our results show a clear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gradient of lower consumption amid higher consumption variability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Food, entertainment, and personal care goods and services exhibit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consumption variability among low-income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乡消费差异的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考量1978~2010年间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大影响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对市民化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正向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率有正负双向冲击,短期对农民工市民化有负向冲击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效应逐渐显著。鉴于此,关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异,扩大农民工消费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首先,构建养老服务财政投入和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30个省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 DEA模型,对各省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测量及对比分析;其次,利用Tobit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剖析影响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养老服务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排序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无效很大程度上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决定的,提高总效率的策略在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城镇化水平对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自给能力、社会养老资源(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选好财政投入方向、不断优化财政投入方式等策略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