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资源紧缺、实验设备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首先以实际实验教学设备为基础,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具有与实物设备同样功能、属性的虚拟教学设备的机械结构及检测装置,其次通过连接物理PLC控制实验教学系统接口及编程环境,最后实现了虚拟教学设备与现实控制系统的结合。设计结果表明,平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实验设备机械执行部分在编程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可验证性、容错能力及安全性,降低了实验设备采购及维护成本,提供了系统的VR仿真的运行环境,学生获得了真实的实验教学体验。所设计的机电系统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可应用在高校机械相关专业的实验与实训课程中,所利用的虚拟建模技术可为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实验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431ME是一种综合性的通用型汽车电控系统检测设备,由431ME主机、各种测试接头、辅助测试线、测试卡和传感器模拟/测试仪等五部分组成.431ME主机采用ATMEL89C52 FLASH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内有8K的程序存储器,驻留着系统基本监控程序,监控程序控制着主机的工作模式(编程模式和测试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小型随车起重机出厂起重性能测试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依照随车起重机自身的车载吊臂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液压试验平台检测设备。根据随车起重机在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动作和性能参数要求,设计了平台的电-液控制系统,描述了液压试验平台结合多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与PLC进行RS485通信的过程,并对液压系统中电磁阀电信号进行调控,以此检测随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状况。结果表明:应用设计的液压试验台对2 t和3.5 t小型随车起重机进行起重性能测试,其结果符合厂家设定的起重机性能参数范围。研制的液压检测设备采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系统运行平稳,既保证了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又可以有效缩短检测周期,提高了出厂性能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掌握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这就需要做好设备的可靠性检测工作。着重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确保PM测试的一致性,是加快研发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此,企业应着重研发排放敏感性比较大的零部件,同时对测试设备进行相应的标定。还要尽量通过台架比对,排除台架之间的不一致性。除了PM测试的一致性,SCR系统与整车的一致性也不可忽视。发动机企业应从系统角度进行零部件的选型和设计,零部件要尽量符合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便于系统集成和布置。同时,与整车厂的沟通与协作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 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由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研制。通过该测试平台,可以测量和控制反廊气体的质量流量、压力、温度、相对湿度,电堆的工作温度、电流,冷却水的温度、流量。通过对发动机系统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找出零部件与系统的最佳匹配工作特性;通过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寻找其最佳工况点;通过模拟发动机各种进气状态,评价其在不同进气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制是软件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完善测试平台,规范测试步骤,具有完整的测试大纲及用例集,对测试的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基于SAC型电液控制系统的测试用例集的构建方法和测试内容展开研究,介绍了SAC型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阐述了基于此系统的测试平台的搭建、测试流程中的主要步骤并举例说明以及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控制炉顶温度、改善炉况顺行的需求,首钢京唐2~#高炉设计采用炉顶喷雾降温系统。系统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对泵、喷枪结构、分流柜检测与保温及管道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机旁控制、自动连锁、主控室远程控制,具备数据监测预警及故障诊断报警功能,满足了炉顶温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套基于PLC为检测控制核心、KingView软件组态的矿用水泵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设备选型和软件设计,还对设计的测试系统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矿用水泵自动测试系统操作方便,抗干扰能力较强,测试精度和可靠性较高,满足水泵性能试验国家2级精度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处理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经济成本投入以及对应技术工作效率的重视,保障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采集技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进行系统软件设计和系统连接设计时,还要重视人机界面和设计模式以及采样方式。对此展开详细分析,为我国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处理技术整体实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直流GCU作为直流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装机前检测和故障发生时的故障点判断尤其重要。传统的检测手段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复杂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效率低下,对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错误。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设计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测试设备,很好解决了由人工操作的测试设备所带来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施工企业管理》2014,(8):63-63
远东建设三大平台梯级展开,为客户持续发展提供引擎.通过三大平台的运作,来实现远东宏信金融产业加综合产业运营服务的愿景(见图1).资金类平台远东建设提供全产业链的融资服务.在产业创新方面,从最早的新设备租赁、售后回租赁,到2012年为解决高端客户轻资产化无设备融资或脱表需求而开发的保理业务,远东建设在产品方向快速突破,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1.故障现象乐普科Protomat S103机械刻板机上电后,摄像头下部二极管红色照明灯不亮(正常情况下灯亮),开启控制电脑与设备主板上的通信模块进行通连时,始终无法连接,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亦表现为全黑。在电脑控制软件界面中,轴控制等多数按键均为灰色,无法激活。由于该设备保修期内曾经出现设备与电脑无法连接的故障,售后人员对设备电路板重新写入固件后,即可进行相应设置并恢复正常。因此重新刷机并尝试连接,故障依旧。2.故障处理S103机械制版机采用单张高集成度的多层主板设计,整台设备的电源分配、信号的通信转换与处理、伺服电机的驱动等功  相似文献   

14.
正伺服传动机构是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伺服系统产品特性。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开展了面向型号需求的伺服传动机构研究,尤其是针对一直被国外垄断、需要进口的行星滚柱丝杠产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开展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中,研究所以工程中心为研发平台开展工作,组织了超强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09,(12):39-39
由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与中石油下属西部钻探钻井工艺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垂直钻井系统,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进行的第一阶段入井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以单片机AT89S52作为检测控制核心的某专用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随机的系统重启故障而导致严重影响使用。从基本定义、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决随机重启故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应用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技术手段,就要明确设备安装的环节以及技术要点,综合实际系统安装的需求。针对在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及重视设备安装关键技术上,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设备矫正、装备放松、键链接装配、滑动轴承安装等环节的控制,重点进行管道安装管理,通过设备试运行检测等方式,保障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故障预报技术是保障机电设备在健康状态下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新技术工程应用,介绍一种设备运行状态健康监测系统集成平台装备,利用该平台装备提高系列运行状态健康监测系统集成水平、研发效率以及扩展适用范围,以适应具有高技术、多品种、小批量特点的系列安全监测仪器产品的系统集成研发;介绍若干面向多类型设备的系列运行状态健康监测系统、设备群远程网络监测中心及其应用领域,工程应用案例表明:新系统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稳定产品质量、优化运行状态、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工作条件、实行科学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维护费用及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打破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众多行业协会、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努力攻克的课题,让供需之间无障碍地进行信息沟通,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纺织企业来说,了解纺机创新情况,必然会对企业的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提供重要支撑,让企业的选择更高效。而对于设备企业来说,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找到其需求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新机研发或对已有设备升级,结果一定都是事半功倍。
  7月下旬,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以“挖掘存量设备潜能高效改造提升效率”为主题的2016棉纺设备技术升级研讨会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可以说为纺机企业与纺织企业的深度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供需双方在“主机与纺织”和“专件器材与纺织”两个方面展开对话,释放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铁路基压实工程为例,围绕连续压实工艺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介绍项目应用的压实检测系统基本组成,从设备安装与调试、填料质量控制、路基网格化划分与分解、网格精准定位及相邻网格搭接处理等步骤,分析工艺要点,总结施工注意事项及控制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