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市化是兼具生产功能与分配功能的统一体。当前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过度重视城市的生产功能与财富扩张,而排斥了农民的主动参与和对城市化成果的分享;农民自主的城市化则是农民主动参与城市化并分享其成果的一种尝试。对于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应强化其利益分享机制,而对于农民自主的城市化则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歧视。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公平竞争,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蔓延式增长已成为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和蔓延造成诸如交通拥堵、耕地被占、绿地被蚕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自然、市场、政府、技术及社会价值等方面探索我国城市蔓延形成的动力,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制度环境变化对城市蔓延的影响,使我国城市化发展更具科学理性,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村民安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大转型背景下发生的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空间范围不断外延扩张,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那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被城市包围或者半包围,成为城中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数量越来越多,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并引起政府重视,开始对其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换兆  郝寿义 《经济地理》2008,28(3):419-424
我国自1996年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加速城市空间的扩大,大量占用非城市建设用地,而现有自然承载力的限制使得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的扩张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文章构建了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型,分析动态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提出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概念,以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众多因素在城市地理空间的历史变迁中发挥作用,但城市化进程只是在近现代才得以跳跃式发展。这并非只是巧合,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资本扩张产生的空间效应。资本必然要扩张,形成对空间和时间的无节制需求,从而激发一系列急剧膨胀的空间扩张链,而城市只是其最中意的舞台。然而,资本扩张动力既是城市规模、构造和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积极因素,也是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幕后黑手。这些负面,不仅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资本扩张本身的制约因素。该文通过对资本扩张与城市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的揭示,指出引导和利用资本、防止资本机制蔓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萍  杨钢桥 《经济地理》2005,25(1):109-112,116
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的必然性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对矛盾,在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显得尤为尖锐,如何实现城市居民居住质量的提高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城市住宅用地扩张的特点,从经济、制度、技术以及人为干预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对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严 《城市建设》2010,(2):12-12,14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中心,同时承载着多项城市功能。进入20世纪以来,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屡次冲破规划指标,城市问题凸现。北京要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对于城市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城市未来建设的合理规划是完成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但在城市外延扩张中,许多城市没能正确把握内涵和外延、极化和分工、核心和腹地的关系,以致城市中心区建设出现了规划混乱、布局分化、同构竞争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提升,也制约了区域城市化的进程。研究探索城市中心区发展思路,对提升城市能级、优化空间布局、加速区域城市  相似文献   

9.
现有城市空间下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使得大量的农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从中国的国情来看,通过城市空间的扩张来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条有效的路径。而从现有城市空间出发,分析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选择的影响,提高现有城市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充分提升现有城市空间的经济社会承载力,是解决中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土地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2012,32(6)
文章使用1990—2009年中国26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采用位序—规模法则、K值、GIS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点,并引入K'衡量城市空间扩张的效率。主要结论有:①城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因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2000年后城市发展趋向不均衡,城市体系发生动荡变化。这种变化应该高度重视。②城市空间规模变大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类型向更高级别推进,城市区域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市所在地区差异导致城市扩张进程分化,城市地位也随之变化。③各地区城市扩张速度有显著差异,省级中心城市的扩张前慢后快,城市扩张形成区域性集团。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不协调,且有拉大趋势,整体上城市空间扩张应当放缓。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效率有很大差异,扩张效率的高低提示各城市在城市扩张上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 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 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 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 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 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 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 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 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 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本文构建了新的城市规模综合度量方法,界定了城市扩张,并建立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城市扩张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第二,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存在“竞争向上”现象,且规模小的城市会对空间释放更强的竞争信号;第三,城市群对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有一定抑制作用;第四,省会及以上城市间的空间竞争强度与其他普通城市间的竞争强度无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完善城市扩张控制政策、改善城市扩张空间失衡格局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曙华  沈玉芳 《经济地理》2006,26(3):487-491
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安全规划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进行公共安全规划势在必行.文章从事故防御和事故应急诸方面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公共安全规划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公共安全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 China,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round city agglomerations increases rapidly. Rapid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oral land affects food supply, land value and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society. In China, the urban built-up area had increased by 40% from 1996 to 2003. This increase came predominantly from farmland surrounding the cities. How the ongoing urbanization of China affects its agricultural land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n current studies, we have found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urbanization degree and personal income ar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is, relation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o predict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urban area expansion in China in 2020.In 2020, the constructed urban area of China would be increased by 1.3 times compared wtth 2003. In 2020, this study anticipates the conversion of about 32,562 sq. kin. agricultural land of China for urban use.  相似文献   

16.
In China,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round city agglomerations increases rapidly. Rapid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ffects food supply, land value and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society. In China, the urban builtup area had increased by 40% from 1996 to 2003. This increase came predominantly from farmland surrounding the cities. How the ongoing urbanization of China affects its agricultural land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n current studies, we have found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urbanization degree and personal income ar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is, relation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o predict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urban area expansion in China in 2020. In 2020, the constructed urban area of China would be increased by 1.3 times compared with 2003. In 2020, this study anticipates the conversion of about 32, 562 sq. km. agricultural land of China for urban use.  相似文献   

17.
张有坤  樊杰 《经济地理》2012,32(6):53-58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8.
都市家庭农业:城市化危机、战略价值与支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家庭农业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城市食物供应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程度的大幅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助推了能源、食物和生态三大战略性危机。都市家庭农业以其多功能性在缓解这些危机方面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而推动我国都市家庭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以提供相关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企业为基石的具有高度集成性和便捷性的都市家庭农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莞  谢富纪 《技术经济》2010,29(10):38-43
技术进步与城市化、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是相互交织、相互触动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城市化对能源不断扩张的需求应逐步转变为对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推动。鉴于此,本文从"新兴技术管理"、"城市化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关系"两个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围绕"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空间演化"以及"新能源技术共享"三个相关主题提出了可继续深入探讨的命题,这对寻找城市化进程中区域能源消费的关键路径与可控制变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