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增长目标越来越高和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的激烈冲突中 ,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关键时刻 ,如何化解人口增长的压力、松弛资源存量的约束和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 ,以确保我国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地发展 ,从而使社会、生态与环境持续发展 ,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农业和农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出路究竟在哪里 ?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罗必良、李大胜、王玉蓉等多位专家集体撰写、山西经济出版社 2 0 0 0年 8月出版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趋势、机理及对策》一书 ,对此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采用熵值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5个方面31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评价浙江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研究结果: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经济、社会呈可持续发展趋势,资源子系统呈非可持续利用态势,环境子系统呈不稳定态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处于非协调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金湖县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适当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价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建设的绩效 ,是生态示范区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为例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计算分析金湖县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且应用系统协调度等 ,分析金湖县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 :1 999年以前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系统协调度较差 ;2 0 0 1年以后 ,生态示范区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环境进入中等水平协调 ,生态示范区资源与生态安全指数稳步提高 ,表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较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情况,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经济协调力3个角度切入,对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科学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保障河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基于生态承载力构建农业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标准差化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状态空间法计算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指数。[结果]河套地区不同区域间的生态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弱。2000—2017年河套地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经济协调力指数都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2017年研究数据表明不同地区都基本达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整体上农业生态环境处于较安全级别。[结论]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已基本达到可持续状态,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方式逐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目前整体生态安全级别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保监督工作,进一步落实生态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其应用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以期对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广西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以2007—2016年广西农业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其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1)2007—2016年广西耕地和林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赤字;(2)广西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生态足迹持续上升,耕地和林地生态盈余能力逐渐减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草地和水域生态赤字现象逐年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结论]目前广西农业生态承载力已经或将要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政府给予一定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提出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包括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经济战略和人口战略;战略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以科技促发展原则和外部环境促进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指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社会指标、指出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能值分析是指通过能值相关理论及原理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借此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更好的发展农村解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国内农村生态系统能值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针对国内农业生态经济进步的现状客观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业生态发展迅速,但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方面,在资料收集、理论不足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并提出严控人口数量、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改善土地运用构成、增强可更新环境资源运用效率等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社会经济的全方位进步及农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全面分析福建省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收集了2011~2012年福建省农业基础数据,结合福建省省情,构建福建省67个县域单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确定评价体系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农业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综合指标的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空间分布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结果]结果表明:2011~2012年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从总体上看,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东地区的农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较高。[结论]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东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尚杰教授(博士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农业生态经济学》已于 2000年 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约 30万字,共分 14章,全面论述了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和评价,农田、森林、水域、草原生态经济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管理,以及新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该书为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经济的全国统编教材。 该书书号为: ISBN7- 109- 06539- 1/S· 4314《农业生态经济学》出版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人口、制度等因素制约,为避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寻找出适合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亟需建立较全面的、准确的关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河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量依据。文章在明确影响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前提下,从农村人口发展水平、农业经济生产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科技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完善相关法律、建立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对策措施,以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大力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理论出发点,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角度切入,围绕上海农业农村政策多元供给、资源要素匹配、生态价值挖掘、激活集体经济等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作出上海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于1999年8月7日至11日在吉林省敦化市召开六届二次理事会。并就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经济问题举行学术讨论会,现将与会专家和学者发表的学术观点归纳如下:一、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根据1991年“丹波宣言”的界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保护资源、优化环境;二是实行技术和体制两方面的创新;三是满足当代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四是确保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其中,前两项是途径和手段,后两项是目的。因此,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生态足迹模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标尺,主要反映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强度。研究采取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数理模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生态足迹模型为评价手段,通过对2000~2013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山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3.662 2hm2/人增至2013年的7.709 4hm2/人,而2013年生态赤字率更是高达1709%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了山东省严重生态赤字产生的原因主要为5点:一是人口的大量增加,从1980年到2013年,山东省人口增加了近2 500万;二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生产相互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耕作制度的改变、重用轻养和环境污染等造成地力、肥力下降迅速;四是水资源匮乏的加剧与地下水污染加重并存;五是人类活动干扰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由此提出应对措施,要改变山东省目前面临的生态状况,推进山东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性约束条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五化同步发展步骤,建立健全法制约束机制,以五化协同为最终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对维护农业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以农业生态安全为主题的22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学界对于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农业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农业产品的安全性研究以及农业生态保护的现代化探索。而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加强耕地资源安全保护研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发展以及推进农业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江苏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主线。全省各地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提高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能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之路。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以节约农业投入品和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协调水平研究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以"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框架模型构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2005—2015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农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近10年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其中农业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是2005—2010年经历了一个滞后型的发展过程;农业人口、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下降,2011—2015年处于滞后型发展阶段。甘肃省农业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耦合、轻度失调阶段;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性及协调性呈现出阶段性和"剪刀差"的分异特征。[结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持续提升,但农业系统总体耦合协调性仍处于欠佳局面,农业人口和环境困境逐渐成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学农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在甘肃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现状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低劣的资源环境条件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科技转化层的瓶颈、低素质的家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执行者与高新技术应用的矛盾;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三年,我国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全面持续疲软,各地普遍反映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对这种局面,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一致判断是: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与以前历次农业结构调整相比较,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到底有什么不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到底应当从何入手?为确保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需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本文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