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丽娟 《数据》2013,(7):62-65
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以首都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核心,通过首都资源与周边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形成的紧密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2010年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行政资源整合的重大决策。两区深度融合,统称新区(大兴—开发区)。本文结合首都经济圈的范围和功能等相关理论,重点分析新区(大兴—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对新区在首都经济圈中的发展方向和功能进行定位,探索新区在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如何与周边地区加强产业转移和对接,助力新区高端产业发展,促进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进程加快,在经济圈逐步形成的基础上,首都经济圈区域人才高地,人才聚集与流动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本文主要分析了首都经济圈的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本身具有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增长速度快的特性,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张家口市成为首都北京建设发展的辐射带动区域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如何让文化产业成为张家口市借力北京、优化结构、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在首都经济圈视域下,张家口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体制与机制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缺陷引致诸如"廊坊分歧"以及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难以实现等诸多问题。因此,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启动需要京津冀两市一省区域合作体制与机制的顶层设计。河北省作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应积极探索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基于此,本文从健全区域管治机制、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和提高规划实施效能三个层面,提出河北省融合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转型与体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策     
正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规划正在编制4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在内。规划将根据编制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出台。这是在近段时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话题大热后官方的首次表态。发改委表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全国发展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打造"首都经济圈"已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与北京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对接和功能衔接;河北提出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通过对接融入首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挥首都创新资源优势,加强首都经济圈区域创新合作,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首都经济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概述了首都经济圈创新合作现状及存在的市场化创新合作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应构建跨区域、多层次、网络状的首都经济圈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跨区域技术创新联盟、飞地经济、总部经济等多种新的区域创新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因此,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同城化还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9.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成都城市经济圈,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阎金明 《经济界》2014,(4):10-13
进一步推动京、津两市的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对于增强首都经济圈功能,实现京、津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乃至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一体化面临的现实挑战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打造首都经济圈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首都经济圈建设中需重点突破的几个关键点,并探讨了创新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促进首都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联动发展、发挥北京的要素集散和创新引领作用等区域合作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在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承担着先行示范作用,近年来通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在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当前,首都经济发展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未来发展应以解决城市空间结构矛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推动首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要以中关村为龙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经济布局优化带动空间结构调整,同时加快发展符合世界城市功能的总部经济及金融、文化等优势产业,并在首都经济圈范围内谋划首都科学发展,增强首都经济长远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构建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199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且区位差异显著,沿海省份间的差异逐步扩大,山东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问题突出,河北省、辽宁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有逐步减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目前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也启动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进展及其核算体系框架,分析了核算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SEEA2003的差异,指出了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作为一条覆盖11个省市的经济带,采用“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论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以及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概念框架的梳理,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陶硕 《价值工程》2022,41(8):25-28
文章以中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考虑指标偏好的广义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较好.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平均效率值差距相对较小,地区差异不明显.③从地区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差异很小;中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对于促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其对于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然而资金短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资金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如果一家企业想要得以存续,充足的资本是其支柱。论文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了重要的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转换,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开发区传统的发展理念、产业战略和管理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面临着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急迫需求和重大挑战。通过总结知名工业开发区与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家开发区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是永恒主题,金融监管必须建立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时,金融监管应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文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反思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改革金融监管的框架设想,并对如何构建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