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三讲”要不要经常讲,反复讲,是“三讲”集中教育告一段落之后摆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三讲”的创造性实践证明了它在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三讲”的成功经验已成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财富,“三讲”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而日益显现。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讲”教育的经常和深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必须有更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  相似文献   

2.
储瑞耕 《理论信息》2000,(10):34-36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在全党范围开展以来,对于干部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对于反腐倡廉的正义事业,对于提高党政机关的效率,对于实际的各项改革、建设和各项工作、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通过四个“紧密结合”去深入思考“三个代表”,本文试图从深入思考必须把握几个问题的角度,谈几点看法。一、“三个代表”讲的是一个根本问题“三个代表”讲的是一个根本问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不是讲具体事情或分割成三个问题。1、解决根本问题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把生产力、文化、人民利益有机地统一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代表”?代表是表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真抓实干、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00,(6):1-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搞好“三讲” 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开展 的“三讲”教育和“回头看”活动中, 务必深入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应把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三讲”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始终成为“三个代 表”的自觉性。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 实际、深入研究如何体现好、贯彻 好、落实好“三个代表”的历史经验 和现实经验,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认识;又要用 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影响本…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级部署要求,“三讲”教育正自上而下逐步展开。如何把“三讲”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认为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在内容设置上,防止“重整改,轻学习”的倾向,把解决理论武装问题作为落实“三讲”教育的根本 “三讲”教育,首先是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大家对开展“三讲”教育的认识着,普遍偏重于对照检查和整改,很容易产生“重整改、轻学习”的倾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把学习理论作为整改的思想准备,又要把学习理论情况作为整改的重要内容。一是从认识上把“讲学习”作为解决…  相似文献   

7.
王梦奎 《生产力研究》2005,(11):120-121
总的看,“十五”时期发展和改革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不错。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概括的讲,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在加快。这“四化”,也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从总体上把握,“十一五”时期的任务,仍然是十六大所  相似文献   

8.
在以前的教学中,有不少同行认为,在教学中讲授的知识点越多越深越广,教学的质量也就会越高越好,多讲一点要比少讲一点强,少讲一点总比不讲好。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以上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多”与“少”并不能从表面上去看,而应当辨证地去看去分析,有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来“多”而实际上却是“少”,有的内容从表面上似乎很“少”但实际上却比表面内容“多”得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干部和研究人员较系统地了解广州,推动对广州的历史、现状的研究,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于今年五月开始,举办“广州知识讲座”,邀请对广州的历史,现状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授,现已讲了两课。第一课请市规划局规划室主任莫俊英同志讲《广州城历史沿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6,(9):7-13
要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容 从我们企业这个角度理解,品牌就是产品和企业两者的形象。从产品角度讲就是企业到底是做什么产品,这个产品的系列怎么样,价格怎么样,产品商标的知名度怎么样,这些是具体的;从企业形象讲,有两块:一块是企业的宣传、包装、VI系统,还有一块是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的企业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讲,当企业经营能力较高,而市场对其预期的波动率却很低时,重组的决策考虑目标应该是取险暴露,即扩展业务,吸收更多的不确定性来增加盈利机会,但这次决策层选择的都是“稳定”的重组对象,显然不符合市场预期。是否能够形成竞争局面,很多学者对此都有疑虑。  相似文献   

12.
殷辂 《江南论坛》2011,(10):62-62
某学者不相信古人所说的"义",认为"义"只是社会设置的游戏规则而已,因为内化于人才被说成是"义"。他举例说:"只有一块烧饼,几个人都要吃,怎么解决?"意思是争夺是必然的,要么强力争夺,要么制定争夺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公”和“私”在政治伦理中是两个相对的范畴。从一般意义上讲,公与私的所指是完全相反的,二者的关系是全体与个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公”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全体成员的利益,集中体现公众的整体意志;“私”是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代名词。如何处理公私关系,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政治伦理和政治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处理公私关系的时候,往往会采取迥然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公与私的具体内涵和实现途径,会因不同的政治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完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讲不讲道德?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是争论颇多。1998年,樊纲在《读书》上一篇《“不道德”的经济学》将这种争论推向了高潮。樊纲明确指出:“经济学的价值判断离不开道德,但是经济学本身却并不研究道德问题。”后来,这种观点得到了众多经济学者的赞同,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是不可调和的,提出“道德是经济学的黑洞”,主张经济学应当远离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所要涉及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请走好,当心经济全球化的“陷阱”。这似乎是盛世危言、不合时宜的,但亚洲金融危机的事实却印证了这个道理,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亚洲金融危机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扮演了“萧何”的角色。农民问题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扮演了“萧何”的角色。立足这一角色,重点阐述农民问题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登峰 《经济师》2006,(8):197-198
文章对“联合确定基数法”的主要内容、作用机理以及系数关系的经济含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对策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市场社会主义学者罗默所设计的“息票经济”模式与 2 0世纪 90年代初俄罗斯的“证券私有化”实践有相似之处 ,“息票经济”模式包含了来自俄罗斯私有化的反思 ,而俄罗斯的“证券私有化”实践也反映了“息票经济”模式的某些设计。但二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目标上有本质区别 ,并且在具体操作上也有很大不同。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 ,但基本原则是要在社会主义价值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加以改造 ,只保留或利用它的监督机制的外壳。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第一个金秋十月,酝酿两载、凝聚百位学者心血智慧的“大北京”经济圈概念一亮相,就十分抢眼,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经济界人士、学者专家、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眼球。很快,经济学界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的新亮点在“大北京”经济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