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6月起,我国开始实施GB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有限,只适用于直接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的样品,而对于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样品,则需要经过稀释后再进行测定,增加了工作量。经过实践,扩展了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适合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样品,曲线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个体健康息息相关。本文测定了市售的5种品牌的饮用水中开启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并研究了煮沸后放置不同时间、煮沸次数对自来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品牌的饮用水在刚开启时和开启当天均未检出亚硝酸盐,隔夜和1周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自来水煮沸后放置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喊来那个越高。  相似文献   

3.
按照分光光度法测得酱鸭腿中亚硝酸盐含量,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影响酱鸭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钠质量、测量重复性、样液体积、样品称量和分光光度计,将这些变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出酱鸭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其不确定度报告为酱鸭腿中亚硝酸盐含量(1.23±0.11)mg/k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4.
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食品检测中常用的亚硝酸盐检测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检测5种酱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在538 nm有最大吸收峰,加标回收率为92.5%,5种酱腌菜的亚硝酸盐报出值分别为2.1 mg/kg、1.1 mg/kg、1.3 mg/kg、2.4 mg/kg和1.3 mg/kg,该方法检出限为1 mg/kg,标准要求≤20 mg/kg。因此,单项判断为合格。  相似文献   

5.
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食品检测中常用的亚硝酸盐检测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检测5种酱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在538 nm有最大吸收峰,加标回收率为92.5%,5种酱腌菜的亚硝酸盐报出值分别为2.1 mg/kg、1.1 mg/kg、1.3 mg/kg、2.4 mg/kg和1.3 mg/kg,该方法检出限为1 mg/kg,标准要求≤20 mg/kg.因此,单项判断为合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经过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后的总黄酮、总多酚及亚硝酸盐含量,并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经高温烹饪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普遍有所增加,油炒后增加最显著,而多酚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下降,焯制后下降最多,叶菜因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烹饪处理对其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GB 5009.33-2010第二法分光光度法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具体研究了对氨基苯磺酸添加量及盐酸萘乙二胺添加量等对亚硝酸盐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检测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显色剂反应时间和对氨基苯磺酸添加量对亚硝酸盐的检出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亚硝酸盐检出量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对氨基苯磺酸添加量显色剂反应时间盐酸萘乙二胺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以市场上销售的畜禽类制品为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利用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的化合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紫色化合物制作快速测定用的试纸和标准色卡,对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快速测定,通过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前者的精密度比后者高,但实验步骤相对比较复杂,后者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实验检测了昆明市呈贡地区种植的大白菜、青菜、芹菜和韭菜4种具有代表性的叶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这四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排序为大白菜芹菜青菜韭菜。韭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是0.992 mg·kg~(-1),大白菜中亚硝酸盐最高是1.21 mg·kg~(-1),样本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4 mg·kg~(-1)范围内。炒制蔬菜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蔬菜加工过程中炒制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但变化的比例不高;炒熟的叶菜类蔬菜低温密封保存48 h时,亚硝酸盐含量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4 mg·kg。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添加剂。亚硝酸盐虽然能够让肉制品保持良好的色泽,避免出现异味,具有抑制细菌和防腐的作用,但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将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在近几年肉制品检测中较为常见,且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采取快检技术进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对保证肉制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具体分析了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状况和快检技术,避免因亚硝酸盐超标而诱发肉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