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多年数据,考察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儿童患病就医性别差异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不同投入水平下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加对儿童就医概率性别差异的影响,而后通过实证比较不同时期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儿童患病就医影响的性别差异。文章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提高能缩小儿童患病就医的性别差距,而本世纪初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提高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儿童患病就医的性别差距。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在医疗条件改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可及性以及公平性反而下降。这可以解释我国现阶段卫生投入绝对量的不断增加与卫生产出的不尽如人意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卫生投入引向社区,在社区卫生机构具备提供基本医疗的条件之后,对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投入。  相似文献   

3.
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等现况做了综述。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现象远比当地户籍人口严重;流动人口中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以女性为主,多数选择宫内节育器和女性绝育方法;避孕知识缺乏;流动人口的婚恋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加之避孕知识少,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获得相关服务少,导致了较高的人工流产率。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计划生育现况不容乐观。以上问题可能与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缺乏、经济状况差以及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差等因素有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从供方角度探讨我国药品可及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供方角度指出了影响药品可及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到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市场的药品拥有程度,医疗机构的采购状况和医生的处方行为。卫生决策者应充分重视药品可及性问题,以促进我国人口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社区卫生服务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卫生服务研究定义为:卫生服务研究是系统开发和分析各种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重点研究覆盖面和服务可及性、医疗需求、卫生  相似文献   

6.
加强卫生舆论宣传,引导舆论趋势,关键在于掌握宣传工具。本文通过寻找卫生舆论宣传不到住的因素,提出主动加强卫生舆论宣传工作应该关注的三个关系,阐述了现阶段主动加强卫生舆论宣传的对策,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卫生工作成效,宣传医务人员良好医德,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构建和谐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肖娟 《经济论坛》2011,(10):69-7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地位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决定了社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绩效评价理论,对杭州市6大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效率、满意度和可持续性重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从第三方角度评价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结果表明杭州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为主题的卫生服务“二级网”模式已经形成,居民对医疗服务利用较充分,而对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和满意度仍存在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杨敬宇  李岳峰 《生产力研究》2007,(10):71-72,112
文章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及其失灵表现,提出了卫生体制改革不能弱化政府责任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9)
目的是通过调查社区居民,了解新医改背景下青岛市市南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方法是采用随机偶遇法,对青岛市市南区的700名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青岛市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5.66%,65岁以上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9.4%,社区居民总体慢性病患病情况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男性高于女性,并且患病率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社区居民当前的卫生服务需求主要为定期体检、慢性病监测与筛查、健康咨询、基本药品和家庭门诊等服务。结论:新医改背景下,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找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卫生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纳税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对纳税服务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各国纳税服务的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比较分析和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熠  陶旭辉  宗庆庆 《财经研究》2021,47(5):94-108
流动人口的储蓄率和劳动供给远超过非流动人口.文章利用理论模型和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落户意愿以及居住地资产情况对储蓄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落户意愿的流动人口会因考虑未来收入下降而储蓄率更多,劳动供给更高,这支持劳动跨期替代假说;而本地无房的流动人口储蓄率更高,劳动供给更多,这支持安家成本假说.流动人口的高储蓄率、高劳动供给行为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原因:子女、父母未随迁的家庭和相对低技能的流动人口之所以更努力工作和更少消费是基于跨期替代,而携子女、父母举家迁移的家庭和相对高技能者则是为了能够解决安家成本以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前者,政府可通过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积极促进返乡人员就近就业以及返乡创业,减弱跨期替代的影响;对于后者,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提高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可及性,降低落户限制,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当今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突出的问题,解决不好流动人口的问题,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服务为先的原则,提高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认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管理方式和手段,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智 《经贸实践》2016,(2):216-217
"互联网+"核心是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它具有社会治理效应.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未解的难题,应该依托"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创新优化.相关的地方实践已经展开.长远来看,应该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网络化模式,整体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互联网化,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增强流动人口获得感,幸福感,助推"互联网+"在社会治理其他领域的运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必须在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配合下,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对卫生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部门的卫生资源是社会总体卫生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卫生活动的基础。它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还有信息和技术等要素。社会对卫生服务的要求是无限的,而卫生资源却是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分配、利用是否合理,效益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我区总人口超过40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91%.是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各种原因,过去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上级要求有一定差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近年来,我局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逐步摸索出一套比较适合我区区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调查数据,运用面板随机Probit模型,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利用,政策实施效果良好。而且,其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具有全面和分层次促进的特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促进了全体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促进了弱势群体的门诊服务利用,显著提升了低健康群体的住院服务利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了低健康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合理增长,中高健康群体未出现过度利用医疗资源的问题,制度较好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促进保健、自我诊疗与门诊利用是未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优先投入方向。  相似文献   

18.
医疗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政府在统筹全盘之时,首先应该明确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边界。政府必须遵循经济学理论,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把可以由市场调节的事情交由市场去做。如果政府越位而为,则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如果政府缺位而不为,则会造成市场失灵。这一点在卫生服务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卫生体制改革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覆盖面,主要表现为“看病难”;二是如何遏制卫生服务费用的急剧  相似文献   

19.
一、国外"流动人口"的概念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流动人口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含义。对这种人口的流动,国际上更通用的称法是"迁移人口"(Migrant Population)。为此,在定义"流动人口"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外对"迁移人口"的定义。根据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编写的《多语种人口学辞典》(Multilingual Demographic Dictionary),"迁移"是指"空间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常住址的改变,并常跨越行政边界。这种常住址的改变可以是长期的,半长期的,甚至是短期的"。联合国迁移人口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毛泽东卫生思想的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以下诸方面:—关于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观念.这是毛泽东卫生思想的核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卫生工作的体现,具有很深的政治含义.毛泽东同志一向认为:卫生工作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大多数服务,是卫生工作的原则立场问题,卫生工作应坚持面向工农兵的方针.这一思想贯串于毛泽东同志在各个历史阶段对卫生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之中,是毛泽东卫生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它肯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服务方向,体现了医疗卫生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