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德云 《活力》2014,(9):35-35
本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中主要作用有平时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意学生的安全等职业素质的养成,学生实习时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强化教师及学生的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2.
尹锋 《价值工程》2013,(26):284-285
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为例,从顶岗实习运行过程入手,探讨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谢虎军 《物流科技》2015,(3):144-145,153
顶岗实习是确保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存在诸多的问题。根据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开展顶岗实习过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顶岗实习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职物流专业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为例,通过调研该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生"三赢的物流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职物流专业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为例,通过调研该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生"三赢的物流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君华 《价值工程》2011,30(26):250-250
要将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落到实处,最佳的做法就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合作,尤其应该抓紧学生顶岗实习这个阶段,学校和企业携手,培养与提高学生敬业协作的职业道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自主创新的核心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前景。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如何才能在顶岗实习阶段更好地培养并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校企合作,确保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2010级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习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专业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三年的不同阶段,针对学业规划、学习方式转换、学期项目、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等关键环节组建相应的导师团队进行专项指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显著增强,就业质量提高。实践证明导师制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形成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步骤,是高职学生更快更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真正实现"零适应期"的必要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本领与企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全面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冉欢 《中外企业家》2015,(2):189+219
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管理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顶岗实习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得出顶岗实习对于该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拟构建出一套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孙吉春  刘凤 《价值工程》2010,29(22):205-206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它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学生顺利地实现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焦娟 《价值工程》2014,33(33):279-280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法律职业的要求,这是我国法学教育的现实,也是我国与西方法学教育差距最明显的地方。面对就业和法学教育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明确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导向,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是大学法学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作为多年的一线教师,并结合律师工作实务,总结出数据库教学法,在提升法学学生法律职业能力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创业教育文献的总结,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补关系的角度,提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支撑框架。并且,根据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创业教育支撑框架,构建具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以期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朱英哲 《价值工程》2014,33(33):276-27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从事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因此在以培养高素质就业人员为目标的中职学校中,各个专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计算机基础训练,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通过加强计算机基础训练,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各个中职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职学校计算机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许程剑  李应彪  李疆 《价值工程》2011,30(7):249-250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全国相继有很多院校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质量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教学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针对食品质量管理学这门课程与实际案例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学法,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案例结果产生的原因;深入企业分析问题解决时适用的原理与方法,帮助同学们掌握课本知识加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赵晓雷  张娟莉 《价值工程》2011,30(15):208-208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体会及学院教学效果调查,从课程内容安排、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的培养、考核机制、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场管理》是很多高校管理专业、机械专业等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大量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内容,且具有较强的行业专业性。为增强课程的普遍适用性,文中提出将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在“观察能力”的塑造及“思考维度”构建这两方面,并在此目标指导下,系统设计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块。  相似文献   

18.
李萌 《价值工程》2011,30(17):260-26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性,更应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社团就是培养高职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质的重要舞台。学生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既培养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职业技能;又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9.
梅洁 《价值工程》2013,(29):257-259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对于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非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培养其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帮助其理解营销的基本原理,了解学科的体系框架以备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该专业的其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的能力,培养专业学生成为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素质的人才。本文主要就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切身感受给出一些叙述,旨在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网络广告设计和广告创意4门课程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