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备方针.中部与基本法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燕尾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赵多平  林志慧 《经济地理》2012,32(11):143-148,161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1993—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两者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评。结果表明: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互动关系;南方地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北方地区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东部地带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中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凋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义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受到资本积累数量的影响,更受到资本匹配质量的制约。在拓展MRW模型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最优匹配存在性与高效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构建资本匹配程度与匹配质量通过创新力培育实现落后地区经济赶超,进而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传导路径,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最优比例关系,且资本匹配质量主要通过创新力培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资本匹配整体上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资本匹配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匹配通过组织创新效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解释程度最大,其次为技术创新效应,最后是产业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由此显示出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及“中部塌陷”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对于制定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泰尔(Theil)系数,对2001-2010年中国酒店业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及地带间差异的时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酒店业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地带内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国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分析,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空间格局.从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率上来看,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并且东部和中西部的贡献率差距较大,中部和西部差距较小,东部地区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和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由KQ(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的知识存量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产出均为正溢出;同时,在东部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溢出中,对中部的溢出相对于对西部地区的溢出而言,中部地区都明显地高于西部地区。此外,西部地区由KQ代表的技术产出对中部地区技术产出是负溢出的作用;而相反地,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技术溢出则为正值。因此毫无疑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大区域科技差异解析——基于回归分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间科技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1997-2007年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解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科技差异进行分解,量化了相关决定因素对空间科技差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科技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禀赋差异,而造成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科技水平差距的因素则由地区间禀赋差异和投入要素的边际影响共同决定;通过市场化调整促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对中部地区的效果较为明显,对西部地区则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2.
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唤起了中部地区超越发展的希望,完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至此,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导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然而,中部崛起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于中部地区的实际,从中部地区特点和优势出发,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形成不同的区域发展格局,才能真正实现中部崛起,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老工业基地和传统的粮食主产区众多,所有制结构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来的宏观数据显示:中部地区投资效益最好,西部地区投资效益次之,而东部地区投资效益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调整东部、建设中部、一切西部”时期。东中西部地区工推进协调发经跳跃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选择,更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投资效益更好,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建设投资,加快中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利用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率先发展并一路领先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正带动着西部经济快速崛起。进入 2 1世纪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特别是如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东部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一部系统研究中部经济发展战略的专著《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会给关注中部经济发展的人们以深深的启示。《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2004—2015年的人口、土地数据测算出各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协调度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速度最慢,区域间协调度差距也最大;(3)不管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都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促进效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4)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外,房地产经济其余相关变量对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同,对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严重,东部地区在全国地位继续下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效果明显;西部地区经济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区域经济开始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城乡收入差距从东到西逐步扩大。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更加关注区域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协调,重视问题区域的发展;完善区域政策调控手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是三大经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差异是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东部区域内差异,即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处于缩小趋势,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较为平稳;从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服务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