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监管存在问题,通过整合利用现有的外汇监管数据信息,探讨了构建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提高保税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税监管区域实行区别于境内区外的特殊外汇管理模式,随着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业务模式复杂多样化,现行对保税监管区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思路、管理手段无法满足贸易便利化目标,也难以有效监测跨境资金流动,同时部分区内企业外汇政策与区外政策不配套,对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实施改革日趋迫切。本文通过对银行、企业实地调研,从青岛地区保税监管区域贸易业务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外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重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框架、加强非现场监测的思路,以期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正红  张鲁  董鹏 《中国外汇》2011,(17):28-29
保税监管区域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功能整合和归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并辅以相关的研发、监测、维修以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因此,外汇管理法规的调整思路应以监管有效性为前提,提高保税监管区  相似文献   

4.
目前,相对区外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口核销改革、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转口贸易等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我国保税监管区的区内外汇管理政策却未能同步进行相应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策“剪刀差”,使区内外政策无法有效衔接,给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是经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基本符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活动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不断拓展,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政策暴露出一些与保税监管区域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需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出现监管空白。虽然现行外汇政策对区内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行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由于保税监管区域的贸易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6.
随着涉外经济主体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频率、结构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外汇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强化对经济主体跨境收支的监测分析,有效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成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外商投资企业跨境资金流动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探讨构建外商投资企业跨境资金流动非现场监管体系,以期形成丰富的监测内容、有效的监测手段、有序的监测流程、精确的预警提示、科学的防范措施等,达到对异常资金流动"精准定位、精密监测、精细分析、精确预警"的目标,进而提升资本项目非现场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7.
菅保华 《中国外汇》2006,(12):11-12
总体思路 建议以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为基础,建立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辅助系统,分别将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外汇账户统计和分析系统、银行结售汇统计系统、个人因私购汇系统的基础数据按照监管指标和具体要求进行归类整理,导入辅助系统。通过对非现场监管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比较分析,监测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发现异常和违规情况,完善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相对区外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口核销改革、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转口贸易等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我国保税监管区的区内外汇管理政策却未能同步进行相应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策剪刀差,使区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1.
建议一:非现场监管系统基础业务数据采集应以国际收支系统数据库为主,外汇账户系统为辅。随着国际收支核查力度的加大和申报时限的缩短,目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库的数据与外汇账户系统数据比较而言,更为准确和及时,能够真实准确反映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外汇收支行为,因此建议非现场监管系统业务数据采集应以国际收支系统数据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管理不均衡、非现场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重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框架,在法规制度、构建非现场监管系统、提高现场监管水平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监测指标“量出”异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汇局山东省分局多年来一直注重深入挖掘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功能,以此系统的开发应用为主要工具,在外汇非现场监测、外汇主体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而有效提高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水平,实现了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测,增强了对违规跨境资金的精准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管理》2011,(11):25-27
外汇局山东省分局多年来一直注重深入挖掘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功能,以此系统的开发应用为主要工具,在外汇非现场监测、外汇主体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而有效提高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水平,实现了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测,增强了对违规跨境资金的精准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银行的外汇收支不仅是社会其他成员外汇收支的全貌,更包括了银行自身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因此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在外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定位比较模糊。本文旨探讨建立一套对银行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与央对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监管相对接,弥合监管真空,另一方面也可为外汇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满洲里市服务贸易跨境资金规模不断攀升,服务贸易交易种类层出不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结束后的2011年,中俄贸易进出口呈现高增长态势,边贸结算稳中有升,在贸易进出口拉动下,满洲里地区服务贸易项下跨境收支增幅明显。但由于目前服务贸易监测方面仍不完善,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头和其多样性无疑增加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现结合满洲里市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运行特点,总结服务贸易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税监管区域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功能整合和归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并辅以相关的研发、监测、维修以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因此,外汇管理法规的调整思路应以监管有效性为前提,提高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的前瞻性,做到“松紧适度、宽严相济”,积极服务于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实现,提高区内企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非现场外汇监管的手段与目标:(一)充分利用好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资源,实现对银行、企业和个人办理外汇收支活动实施多方位有效监管。通过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可以实现对银行办理企业居民国际间外汇收支的全部内容进行监测,根据监管需要对外汇收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预测,查询所需信息。利用间接申报信息掌握银行办理每笔外汇收支业务的详细情况,可以达到对银行、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双重监管。一是对资本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二是对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三是对非贸易项下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多措并举推进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转变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方式具有诸多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定的制约,文章从提高人民币跨境收支监测能力、完善跨境贸易结算配套操作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出了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贸易跨境外汇收支监管方式发生改变,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A类企业的贸易收支给予极大便利,而对C类企业则实行严格监管。最近浙江外汇局辖内查处了一起外汇指定银行员工试图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掩盖其为C类企业办理收结汇业务的案件,值得各外汇指定银行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