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晓琴 《发展》2009,(12):121-121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课余体育锻炼,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汉市部分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近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而,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十多年来持续下降,所以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激励全体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4.
单剑华 《黑河学刊》2008,(6):125-125
影响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心理、生理和环境影响三方面的因素。要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体育知识和体育专业技术的传授,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5.
黄光霞 《魅力中国》2011,(17):334-334
通过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初步探讨,发现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常识不准确,坚持锻炼的意志力不够。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中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志渊 《魅力中国》2013,(32):273-273
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质、锻炼意志力的过程,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育保健知识能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本文通过查找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希望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教育,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体育保健知识贯穿体育锻炼的始终,形成合理的健康意识,为今后奉献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桐 《魅力中国》2014,(17):229-229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的运动。强健的身体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生命力旺盛的重要体现。阳光体育运动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和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心情下参加体育运动。从而达到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吕世明 《东北之窗》2013,(19):28-29
残疾人不是“残废人”,他们的青春与梦想同样可以和社会衔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同样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无数残疾青年组织起来的力量,他们不再为一己的不幸而苦闷、彷徨,他们振作精神,鼓起勇气,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为社会贡献着力量。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老一代残青说过的话:“人和人比,比不出我是残疾;心与心比,我也有一颗跳动的心,我这‘半块砖’也要为人民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致远 《魅力中国》2010,(33):178-17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确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从激励学习动机、教与学、教学的艺术性及信息反馈等方面,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期能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刘健欣 《黑河学刊》2009,(4):100-100,103
体育活动对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明确体育教学对其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大力重视和支持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时要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原则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周中渝 《魅力中国》2011,(8):344-344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特征和影响高校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对如何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如何积极促进四川省高校学生深入开展体育锻炼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魅力中国》2013,(26):240-240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生活质量的涵义及所包含的内容,然后从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功能出发,重点论述了体育锻炼对提高锻炼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倡导人们多进行体育锻炼来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金晶 《魅力中国》2010,(6):235-23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从中体验到体育锻炼的愉悦感,能调节个人的情绪,缓解由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一切有利于积极主动学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资源都可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来达到体育锻炼目的。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武 《魅力中国》2009,(2):124-12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综述法对新安县城关二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关对策,以期对学生和学校领导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阳光体育”运动推出的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独立学院一名残疾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并以此为例,进行了工作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要努力消除残疾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建立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让残疾大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设立残疾学生专项奖学金,鼓励残疾学生奋发图强;切实创造条件,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元 《魅力中国》2010,(30):154-154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要培养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反过来,运用心理规律进行体育,也会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