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土地供给的新产权体系。改革思路是以现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为制度框架,以强化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权能为核心,以土地公有私用、保护私用为重点,以有利于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为目标,通过增设城市地上权、城市地役权和土地发展权,构建城市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新土地产权体系.同时,还必须与土地供给管理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重构,是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并用的法律基础,它更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的不可分共同共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用物权制度规范土地权利,应当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目前要做到: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健全行使共有财产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权利行使方式,限定集体土地的公法义务,改革土地法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本文从产权视角透视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实质上以“多样化的土地制度”为变革目标的土地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本文从产权视角透视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实质上以“多样化的土地制度”为变革目标的土地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基本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但没有终极的个人所有权,以致越来越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办法,是在社区人均耕地的范围内给农民以个人终极所有权;由于土地流转等客观原因,农地户均失衡在所难免。为使每个农民永远拥有一份赖以生存的土地,必须每隔一较长的时间(例如30年)搞一次“微调”,将每户超过人均耕地的部分重新分配,因而还应有少量的集体所有权相辅助,形成一种“个人所有权为主,集体所有权为辅”的农地产权制度,或称“有限制的农地私有制”。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一面是连年不断、刻骨铭心的征地拆迁之痛,另一面却是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盛宴。土地收入占比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普遍认为“土地财政”的危害性极大,应该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强制性降温。“土地财政”的形成,既反映出观行征地制度引发的政府牟利动机,也彰显了现行财税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此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实在不可小视。本文拟对“土地财政”的八个方面的危害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弊端。有必要从土地征用制度设计欠缺公平、宪法立法存在矛盾、公共利益模糊、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补偿标准偏低、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六个方面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而政府应转变观念,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土地供应制度,还应从公共利益界定、正当法律程序完善以及提高征地补偿门槛等方面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土地“招拍挂”简单讲就是土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出让土地的有效制度。赤壁市是湖北省率先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的县(市)之一。在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中,靠严格的制度作保障,靠到位的监督“唱主角”,靠优质的行业服务开拓市场,使经营性用地在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作,实现了由“用土地找市长”到“用土地找市场”的转变,有效遏止了土地腐败现象的发生,奏响了土地资产收益歌。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来 ,中国政府一方面强调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长期稳定 ,一方面鼓励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创新 ,因而中国农地使用制度呈现出“两田制”、“规模规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态。而“土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对上述中国农地使用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强化处置闲置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置地是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闲置地弊端甚多,严重地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闲置地本质上是二元土地制度的产物,也是投机因素作祟的结果。强化闲置地的处置须从改革土地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无偿收回闲置地、健全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20多年的时间里,由"三农问题"引发的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研究和关注,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成为学界和一般民众抨击的焦点。因此,以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为目标的改革,不能不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革开始。虽然学界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缺陷及变革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应如何改革却存在多种不同观点。从现实出发,以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和意愿为依据,并运用马克思关于所有权"两权分离"的理论,提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方向应是土地"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一直在“集体所有-私有”之间展开争论,其实契约性集体与身份性“集体”的区别远远大于个人与集体之别,如果是契约性的,那么村集体对上可以制约官权、对下可以保障农民个人权益;如果是身份性的,那么“村集体”就是对下制约民权、对上依附官权的国家权力末梢,很可能形成先用强权“化(民)私为公”、再用强权“化公为(官)私”的中转站,最终不管是农民个人利益还是真正的村集体利益,都成为权力刀俎上的鱼肉。目前的体制下,不管是中央“放任”地方的“土地协议批租制”,还是中央“管制”地方的“土地公开拍卖制”,首先都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不管是中央政府权力还是地方政府权力)”为前提,否则只会陷入“国进民退-国退民退官进”的传统怪圈。农业税废除以后,政府对农民的索取仍然超过市民、而对农民的保护仍然弱于市民,以后改革的方向也不仅仅是让农民向“市民”看齐,更重要的是农民应该与“市民”一起争取基本的公民权利:在“无代表不纳税”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在“无公开不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体化。要求地权属于农民的消极权利,要求社保属于农民的积极权利,不管是“用土地替代社保”还是“以土地‘交换’社保”,本质上都是对上述两种公民权利的侵犯。即使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优先考虑城市人,最后考虑农民”的做法也是不能被任何现代文明所容许的。目前乡村内生性的自组织资源极度缺乏,原子化的农户在与组织化的其他群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方。要走出这种困境,首先就应该尊重农民的自组织权利,不论是血缘化、伦理性的宗族权利,  相似文献   

13.
农村进城买房家庭是农民中比较有条件脱离农村的群体,依据政策规定他们在退出农业户口和农村土地时可以选择全部退出、部分退出、全部不退出三种,因此有多种退出组合可以选择。理论分析认为非农业户口在就业、子女教育、生活环境方面有优势而农业户口在增收方面有优势,因此选择退出部分户口和部分土地等六种情况是较好的决策,而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进城买房家庭选择退出农业户口或退出农村土地的比例只有近30%。建议政府优先引导在城镇有住房和稳定工作的群体退出农业户口和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不仅是经济管理问题,也是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更是政治制度的直接体现。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管理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概括了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法律制度、政府管理体制和农村土地管理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改善政府行政体制、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改革征地制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科学的征地制度应具备两项基本功能,即保障农民权益的功能和具备控制耕地非农化趋势的功能。改革现行征地制度的总体思路是:核心是要导入市场机制,承认集体土地的商品属性,最终以市场交易制取代强制性征地制;前提是要确立全新的耕地价值论,耕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性,还包括生态和社会性,及其价值的趋大性;关键是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需要在制度研究上进行理论创新,在问题研究上进行方法抉择。在制度创新方面,要根据新时期我国农民的分化的现状及其特征,构建以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和本土农民的不同群体社保模式。在问题研究方面,需要选择不同学科的方法,特别是融合多学科的方法于一体,创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不可能不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起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土地制度改革聚焦于广袤辽阔的农村集体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钢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核心应是重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重点应是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使用权改革,突破口应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要保障依上述思路进行的这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必须构建起和谐统一的集体土地制度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弱化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对集体土地的监管和调控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单一依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显然是有缺陷的。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倡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第三方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需洽谈制度,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听证制度等方法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四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大体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但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法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对补偿金数额不满意;公正、合理是制定补偿标准最需要考虑的因素;补偿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金归属问题令人担忧;补偿中的法规、政策等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公共利益名誉掩盖下的政府利益本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背离市场基本价值规律.因此,要从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二是科学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三是增设集体土地产权出让制度;四是公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程序信息;五是转变政府职能,依靠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