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多重的和不确定的,与环境标准、企业的贸易依存度、企业产品的品质、企业的规模和生产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短期来看,环境成本内部化因为增加了企业成本倾向于削弱企业竞争力,但从长期看来,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企业维持和提升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是相一致的。最后,本文针对中国企业给出了若干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各国以比较优势生产产品进行贸易,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分配。随着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世界贸易以空前的规模急剧扩大。然而世界环境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环境保护主义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认为自由贸易是破坏环境最主要的因素,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生原因,重点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也日益严峻。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指明了一条道路。环境成本内部化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必然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各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所以发生冲突,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成本外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的失灵,纠正外部性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但由于技术和政策等原因,各国的环境标准不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同,由此导致的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解决贸易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环境关税作为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其实质是借助价格机制使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实现利用关税手段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条件恶化效应、贸易歧视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优势效应.当前中国应研究和制定环境关税制度,既要加强环境关税的相关立法工作,也要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国际规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性生产模式下的企业成本概念以及环境成本提出的背景,进而阐释了线性生产、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模式下的企业环境成本的不同内容;究其本质,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是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应是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必须坚持的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加入WTO后将处于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对外经贸将获得空前发展,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商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畅行无阻。关税壁垒趋弱,但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特别是绿色技术壁垒日趋发展强化。应对该壁垒之策是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此为基建立统一的价格机制,从而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优化资源分配。但环境成本内部化后不同国家相同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改变,形成有别于传统的新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出口的影响一直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且观点不统一.本文在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经济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污水排放强度作为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指标,选取出口量大且污染程度较高的15个制造业,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这些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电气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而纺织品及有关产品制造业等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不利于该行业出口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玉娟 《经济师》2005,(5):86-87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之一。但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国际贸易,而是由于环境的外部性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失灵,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环境成本内部化。  相似文献   

10.
环境成本内部化在短期内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但是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成为企业转变竞争战略、改善管理和公众形象的契机,在长期内有利于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从企业角度提出了一些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约束下如何提高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倩 《生产力研究》2014,(11):86-88
针对油气矿区环境问题,提出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解决对策,探析油气矿区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深层次原因,在明晰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实施油气矿区环境成本内部化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探寻为实现油气矿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目标,各级政府以及油气矿区内企业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外贸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外贸总量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看出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及制度的欠缺乏等,改变此种局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技术进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建立并强化进出口的环境准入制度;加强环保国际合作等政策是当前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与环境税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环境成本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而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污染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因而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还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目前的税制在保护环境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有必要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环境税制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与环境税制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环境成本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而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污染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因而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还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目前的税制在保护环境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有必要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环境税制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成本内部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协调好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而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说明:随着理论前提的不同和经济现实的发展,贸易利益的内涵也会不同。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追求狭义的经济贸易利益,而未考虑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等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利益的影响;贸易和环境冲突范式下,南北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而产生迥然不同的贸易利益观;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来协调贸易和环境间的冲突,方能使南北双方贸易利益的不平衡状态回归到双赢状态。进而提出,在贸易和环境协调前提下,用绿色贸易结构合理度和绿色收入贸易条件来衡量低碳经济环境下真实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环境税这个税收杠杆调节企业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企业是环境税的主要承担者,环境税的开征能使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环境成本控制,制约和遏制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假设并构建一个区域环境规制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了在"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背景下省际贸易成本降低对区域环境规制力度差异的影响,并基于1998~2013年中国"省份-省份"地区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现行体制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必然会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2)随着地区间贸易成本逐渐减低,发达地区会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欠发达地区则会采取更为宽松的环境保护政策,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会扩大;(3)环境规制竞争政策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效应。要改变这一困局,则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增长竞争为核心的官员考核体系,并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系统的垂直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污染而导致的环境外部性如果未计入生产成本将使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发生扭曲。但由于技术和政策等原因,各国的环境标准不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同,由于导致的绿色贸易壁垒对自由贸易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从社会经济剩余的角度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也逐渐显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环境与贸易冲突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拟就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