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将碳关税作为新型贸易壁垒的手段,对进口产品中碳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产品征收关税,来弥补其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缺失。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出口产品众多,其工业生产模式具有高排放、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特征。如果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政策,将会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评估碳关税对辽宁省钢材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碳关税”渐行渐近中国外贸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从自身比较优势及国家利益出发,正寻求以征收“碳关税”的形式来改变目前全球的气候变暖及减排问题。与欧洲、日本、美国等相比,我国在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领域并不占有技术优势,出口产品大多为低端产品,碳含量相对较高。那么一旦各国都开始借“绿色”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开始征收“碳关税”,这必将对我国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出口造成严重打击,大幅提高其出口成本。  相似文献   

3.
沈黄煜 《现代商业》2014,(20):38-39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成为气象学界的研究课题,也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的砝码。本文在分析碳关税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对外贸易、碳消耗的前提下,利用关税理论评估碳关税可能造成的冲击程度,进而深入挖掘碳关税理论背后的不合理之处,分析表明,碳关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应对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组织、各国政府利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纷纷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良性的增长模式。各国根据自身利益,借助各自国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开始酝酿以征收"碳关税"的形式来调整污染物排放量,从而缓解全球变暖。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特点,研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总额、高碳产业、制造业和外贸出口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过渡碳排放,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征收碳关税。我国纸质品产业虽起步较早,但是产品科技水平偏低,设备落后,碳排放量较高,且出口市场较集中,对发达国家市场有较高的依赖性。由此,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纸制品出口贸易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碳关税征收对我国纸制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实行"碳关税"政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制造业出口大国将面临严峻挑战。碳关税实质上是一种借"环境保护"之名构筑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影响我国高碳制造业产品的出口规模,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碳关税的实施在长期内能够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外贸企业转型,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我国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低碳技术研发;积极参与有关国际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扩大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在国内开征碳税,建立绿色政策法规体系;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碳关税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高耗能产品设置的特别关税。作为新型贸易壁垒,碳关税政策势必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造成冲击,因此充分了解碳关税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对我国机电产品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碳关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化石能源出现危机的背景下诞生的。碳关税的提出有其政治和经济双重考量。碳关税征收面临着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争议,征收的技术标准难以确定,其征收时候会实现减排目标尚未可知,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增加了征收的不确定性。但当前不少国家又成功承受碳税的先例,国际社会亦在不断努力推动减排目标的落实,发达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动碳关税的实施,碳关税的开征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在不断地探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治理协作的长效机制,其中碳关税的征收问题备受关注。碳关税的征收从短期上会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出口成本,抬高出口产品价格;但从长远上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和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低碳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转型被认为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以环境保护为由,开始应用“碳足迹”标签、征收“碳关税”等措施,对外构筑绿色堡垒,行贸易保护之实,使我国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国外低碳贸易新壁垒,是我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项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时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贸易保护目的,提出征收“碳关税”利益诉求,开始新一轮的低碳贸易壁垒,挤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空间。机电产品作为高耗能产品之一,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重点支柱产业,一旦开征“碳关税”,这将给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重大影响。从短期看,征收“碳关税”将给我国机电企业造成抑制效应;从长远看,“碳关税”将给我国机电产业产生积极效应。本文立足辨证统一视角,分析碳关税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的双重效应,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尽可能降低“碳关税”对我国机电行业带来的冲击,以维护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以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为由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议题,并且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碳关税问题的由来。其次通过整合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数据总结出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最后分析了碳关税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并针对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以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为由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议题,并且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碳关税问题的由来。其次通过整合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数据总结出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最后分析了碳关税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并针对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的名义率先提出对高碳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无疑会影响我国高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分析我国高碳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参与国际碳规则的制定和讨论,促进高碳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旨在促进我国高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令昆 《致富时代》2011,(5):177-178
在全球气候危机大背景下,世界着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各国拟实行的碳税政策,在引发贸易争论的同时,也给国内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该文研究分析国内外环境,论述什么是“碳关税”,“碳关税”的产生及其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碳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以期找出应对碳关税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式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及我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寻求征收碳关税的形式来改变目前全球变暖及减排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碳关税一旦实施,将成为某些国家狙击"中国制造"的利器.中国应未雨绸缪,提早制定相关应对策略,迎接碳关税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以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为现实背景,建立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重点探讨了当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时,发展中国家出口补贴、技术研发补贴等贸易激励政策的选择及其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文章认为,出口补贴能够提高本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最优出口补贴率随着发达国家碳关税的增加而增加;当政府对国内垄断厂商研发进行补贴时,国内垄断厂商的最优研发投入、最优产量以及最大化利润等变量都随着政府研发补贴率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18.
碳关税政策作为一项边界调节机制,其目的是弥补因二氧化碳减排对本国生产的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造成的损失。碳关税政策违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基本原则和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但可能适用WTO/GATT的一般例外条款。本文在分析中国工业品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碳关税对中国工业生产、出口和就业的可能影响。本文模型的评估结果表明,每吨碳30美元或60美元的关税率可能使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下降0.62%~1.22%,使工业品出口量分别下降3.53%和6.95%,同时使工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减少1.22%和2.39%,而且以上冲击可能在5~7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产生持续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被认为不属于能源密集型或碳密集型行业的机械制造业出口和就业可能面临较大冲击。针对碳关税政策可能对中国工业生产、出口、就业等各方面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冲击,本文提出了几条缓解碳关税冲击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针对碳关税政策的反制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微分博弈原理,构建了全球福利最大化下的两国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碳税、碳关税、碳减排合作三种气候政策对全球福利和全球碳排放的影响。运用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分别求得了静态线性Markov完美纳什均衡的最优碳税和碳关税水平。研究发现,在给定的碳排放水平下,全球福利在单边碳税政策下最小,碳关税次之,碳减排合作政策下最大;但碳排放存量则以单边碳税政策的最大,碳关税政策的次之,碳减排合作政策的最小;就全球碳减排效应而言,碳减排合作政策是最优的,碳关税政策次之,单边碳税政策最差。这主要是由于单边碳税存在"碳泄漏"现象和"免费搭车效应",使执行相对宽松环境标准的国家从中受益,同时严格的气候政策将有利于气候宽松政策国家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即存在"租金转移效应"。碳关税和碳减排合作政策则可以部分或完全消除这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兰 《致富时代》2011,(10):167-167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本国国内征收碳税的同时,并在这些多边环境协定的基础上积极提倡征收碳关税。该文将针对中国如何应对碳关税带来的争议运用国际法的原理详细分析,以此揭示碳关税与WTO规则的不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