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世界金融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因汇率和利率而引发的金融波动,不断找寻可以降低金融风险的措施方法,最后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来降低金融风险,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由此可知,金融衍生品交易在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危机。所以,本文将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对于我国银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文红  贾君怡 《金融研究》2018,452(2):45-60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影子银行由于缺乏监管、信息不透明、资本覆盖和流动性储备不足,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协调合作,制定了加强影子银行监测和监管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针对证券融资交易的流动性风险、杠杆风险、交叉传染风险和顺周期效应,提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建议,旨在防范证券融资交易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我国在证券融资交易方面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但近期发生的“国海证券”等事件也暴露出部分证券融资交易行为不规范、反复开展证券融资交易产生流动性错配和杠杆风险、监管框架不够系统完整等问题,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论述了危机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提出的证券融资交易监管框架,结合我国业务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融资业务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发展迅猛,商业银行交易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交易业务结构日趋复杂。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交易业务,特别是复杂衍生品交易,导致部分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成为危机爆发的重要导火索,并显著扩大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巴塞尔委员会从根本上反思和完善市场风险资本监管制度,并大幅度提高了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标准。相对而言,国内金融市场的规模、产品种类、投资者群体等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内银行交易业务整体规模较小,交易产品简单,因此在本轮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很小。  相似文献   

4.
场外衍生交易清算机构高度集中了场外衍生交易的交易对手风险和操作风险,若丧失清偿能力可能引发或加剧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在衍生交易清算机构的成员资格、风险管理、违约管理等方面对其加强风险监管。监管机构应在清算机构公平公开的成员准入要求与控制成员对清算机构和其他成员带来风险之间实现平衡,对同时参加若干清算机构的成员施加较高的最低资本要求;加强清算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投资风险监管,要求清算机构建立危机后业务恢复、清算持续机制;在违约管理制度设计中应避免追加保证金要求引发成员的流动性危机乃至加剧金融系统内流动性危机,以及因非违约成员对违约基金增加出资限额不明确而产生的成员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5.
林欣 《新金融》2012,(9):26-30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危机前后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立法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前美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不予监管,危机发生后,美国进行了立法改革,消除了监管机构的重叠,对场外交易建立了相应的交易制度和监管标准,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中美金融衍生品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当吸取美国在危机前后的教训和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  相似文献   

7.
危机后美欧均将加强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2014年以来纷纷加快了改革进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美欧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改革的政策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分析了其在加强集中清算、严格风险防控措施、强制信息列报等方面的主要监管要求,并探讨了其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衍生品业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文蔚 《会计师》2014,(5X):40-4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汇改的推进,汇率的波动给有大量外币交易业务的跨国公司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如交易风险、外币折算风险、经济风险等外汇风险。本文简述了近5年来美元汇率波动现状,及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交易风险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跨国公司在面对汇率交易风险时采用银行推出的跨境增值通产品、远期结售汇、外币借款、跨国公司内部套期保值等方法,来降低公司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4,(1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汇改的推进,汇率的波动给有大量外币交易业务的跨国公司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如交易风险、外币折算风险、经济风险等外汇风险。本文简述了近5年来美元汇率波动现状,及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交易风险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跨国公司在面对汇率交易风险时采用银行推出的跨境增值通产品、远期结售汇、外币借款、跨国公司内部套期保值等方法,来降低公司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朱永利  王婧 《新金融》2012,(6):49-54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而监管规定相当薄弱,没有对关联交易进行范围界定,更不用说提出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虽然关联交易有时有积极作用,但不当关联交易存在巨大风险,实施监管很有必要.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以及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建议建立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